14

2018.03

若科学不进步,则缅怀无意义

来源:原创稿件 作者:陈芳婷


北京时间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去世,享年76岁。

对于大部分人与霍金交集甚少的人而言,他的死亡是一件没有实感的事,但所有人都知道(虽然不一定理解)这个时刻的重要。一时之间,世界被哀悼刷屏。

然而,如果诸多巨人的离去,留给众人的只有短暂的哀痛“狂欢”;而对其思想成果的研究赞叹,却如流星般划过天空地局限于小部分学术人群——这恐怕非其期望。

霍金的时代影响力来源于高精尖的科学家、普罗大众的科普者与身患重病的病人三重身份融为一体。缺少任何一个,今天的朋友圈都不可能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缅怀。在这三个维度上,霍金把研究意义上的科学领域和普通人对科学的认知连接起来,使科学同时充满专业和美学上的魅力。

科学成就上,抛开是不是当代爱因斯坦等争论,霍金在广义相对论框架内构建的“彭罗斯–霍金奇性定理”“霍金辐射”等理论,使他在物理界的地位毋庸置疑。

回顾历史,自几千年前的泰勒斯起,人类就试图更深地理解自身所处的世界。泰勒斯提出的观点“万物始于水”在今日不过是对世界简单而理想的猜测,在历史上却是人类理解世界的宝贵一步。

时至今日,马克思、爱因斯坦、霍金们的努力,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努力从新的角度理解世界。从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从牛顿体系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霍金的“宇宙观”,人类对世界理解的纵向演进从未停止。

离开象牙塔和物理爱好者,大众对霍金的印象来自那些虽然简化了理论却也依旧有些艰深的科普读物《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等,以及他对在民众间推动科学的热情。同样也来大众传媒的“文化霍金”构建。

21岁,霍金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在我21岁时,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My expectations were reduced to zero when I was 21. Everything since then has been a bonus.)” 他让他的“额外津贴”载入了史册,成为全世界的宝藏。

今日的刷屏,缅怀更多地集中在“网红科学家去世”或是“励志科学家去世”,而非“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去世”。究其原因,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难以确切理解霍金在物理学界的地位,更不用说理解其物理理论的精髓。

如何才能避免让伟人沦为网红,一瞬即逝?这似乎是一个悖论:情感的爆发从来是一瞬,遑论大众一致的缅怀。那我们又应该以何种姿态来缅怀伟人的逝世?

霍金离开,从“科学”的角度而言,留给我们的是他未竟的两个事业,一是如何拓展科学新的边界,二是如何看待科学。

对物理界而言,是以其对待物理的精神研究理论物理,去发现“多重宇宙”与平行宇宙中的霍金;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对科学长久怀抱着敬畏之心和不断提升的个人科学素养。

若科学不进步,则缅怀无意义。

杨晨晞 苗培壮 朱虹旭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gengzi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