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19.03

文化素质课并非本科生的必需品

来源:清新时报 作者:谢譞


为了开展本科生通识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为本科生开设了许多文化素质课程,并要求修满13学分的文化素质课程才能毕业。此举固然有利于提升综合素养和丰富本专业外的知识储备,但在政策具体落实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的限制,必须修满13学分的要求却与学校初衷的背道而驰


首先,在学生每学期总学分平均在25-35学分的情况下 ,专业课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将文化素质课程看成一种“副科”。在文化素质课上,写作业、看书,甚至休息娱乐的情形屡见不鲜。“学有余力,则以学文”,当学生把文化素质课当成一种专业课之外用来凑学分的额外负担时,对通识知识的兴趣就会消退。并非每个本科生都有精力在学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兼顾其他领域,强行要求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能力,实则造成了许多学生的抗拒心理。


在追求自主发展的本科教育阶段,不仅在文化素质课程所涵盖的内容本身要兼顾不同的兴趣,更应该看到,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能力、发展方向、兴趣上的不同。与其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学而不精的“百科全书式人才”,不如给学生自己选择的余地,潜心科研者可以花更多时间钻研本专业的知识,兴趣广泛且学有余力者可以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扩展知识面。


春季学期的部分文核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在选课时各专业开设的任选课往往因为有了文素或文核的标签而人满为患,其中那些广为流传的“水课”更是用第一志愿都很难抢到,学生选修文化素质课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凑够学分要求,而不是真正对这门课感兴趣。在文化素质课课容量和学生选课的需求不相匹配的情况下,选上课的同学可能只是为了水学分,而真正对这门课感兴趣、有研究的同学却被阻挡在课容量之外,很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的窘境不仅使老师讲课时的反馈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且给文化素质课的学分注入了水分。


在我看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前提就是培养兴趣,取消文化素质课的学分限制,在选课时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少,更能让真正感兴趣的同学各得其所,在课程的讲授中老师也不需要兼顾基础相差悬殊的同学而从最基本的知识讲起,可以有所提升。


通识教育固然必不可少,但是不该和“水课”划等号,综合素养也并非强求每个人的“均衡发展”。每个学生需要通过课程形式接受多少通识教育的熏陶,学习什么方面的知识无疑是因人而异的。因此,13学分的文化素质课并非统一分配的必需品,而应该实行各取所需、“愿者上钩”的“市场经济”。


注: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qx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