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5.08

向海图强 赤诚永继 | 清华国新师生探索古今海上丝路

来源:清新国新 作者:赵怡霖

7月25日,清华国新师生继续在泉州的旅程。上午,清华国新师生前往位于泉州湾东南部的石湖港区。石湖港区是泉州港中心港区,为国家一类口岸,由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运营。石湖港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我国内贸南北集装箱干线必经之地,航线辐射国内各沿海港口和东南亚主要港口。港区主营集装箱业务和散杂货业务,集装箱年处理能力达300万标箱,散杂货年处理能力超300万吨。

师生在石湖港区合影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石湖港区延续古代泉州港作为“东方第一大港”的优良传统,在巩固发展内贸业务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国际集装箱业务,全面对接RCEP航线,进一步促进全球贸易联通,重振刺桐古港雄风。

“海,闽人之田也”,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总监黄景生说,“福建有句老话,叫‘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十二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十分之一是田地,因此福建人向海而生,泉州以港兴市。很多人认为中国没有海洋文化,以黄河文明、中原文明来概括中国,这是不全面的,福建的海洋文化是根深蒂固的。”

黄景升总监为师生介绍港区情况

目睹了泉州现代化港口的建设成就,师生又前往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回溯千年古港与陆海丝路的辉煌历史。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于2021年正式对外开放,由世茂集团所打造,并得到了故宫博物馆的大力支持。

师生首先参观了“穿越丝路之旅——《丝路山水地图》数字艺术展”。该展览以明代中后期绢本设色画《丝路山水地图》为主题,以嘉峪关、沙州(今敦煌)、撒马爾罕城(今撒马尔罕)、黒楼城(今赫拉特)、天方国(今麦加)等五座丝路古城为线索,带游客领略古丝绸之路的魅力。展览借助数字多媒体技术进行呈现,叙事生动有趣,师生得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到欧亚大陆各国的多元文化,感受到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文明的繁盛交融。

随后,师生参观了“船行看潮生——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展”。泉州港又称刺桐港,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上最大的港口之一,曾有“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之盛景。在展览中,师生亲眼领略了古代中国出口海外的丝绸、瓷器等旷世奇珍,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福船、妈祖等海丝印记背后的文化底蕴。24级国新硕士杨思博表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人与外国人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和平与友谊始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旋律,这种精神在当下也应得到传承。

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一角

下午,师生离开泉州,驱车前往龙岩。在龙岩市上杭县的福建古田干部学院,师生参观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展”。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闽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曾赢得“二十年红旗不倒”的赞誉,古田更是中国共产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在此进行党性党风党纪学习具有独特意义。

福建古田干部学院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通过展览,师生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立规明纪与监督执纪的苏区经验,以及闽西客家文化中立德树人、立志敬业的优良传统,深刻体会到全面从严治党、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性。24级国新硕士田丰玮说:“老一辈领导人艰苦朴素的作风令我深受感动,我们今天也应继续传承这种优良作风,不论以后从事何种工作,都应保持自己的纯洁性。”

师生认真参观展览

明天,师生将深入探索龙岩市古田镇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瞻仰毛主席纪念园、古田会议会址,参观古田会议纪念馆,了解福建的红色基因。


文字、排版 | 赵怡霖

图片 | 王韵众




编辑:liu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