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19.05

“我的爸爸是波塞冬”

来源:清新时报 作者:陈善炜


还记得曾经有人傲气的说:“我爸是李刚”——李刚不过一个凡人,然而仅凭此人便能掀起轩然大波;如果有谁的父亲是神,那怕是会山崩地裂,天塌海啸了。波西杰克逊的爸爸就是神,而且是真的能让山崩地裂,天塌海啸的神。他的爸爸是波塞冬。

波赛东(Poseidon),希腊神话中一位手持鱼叉、蓄着长须的男神,司管着海洋。他喜欢留情人间,不小心又相中了一位凡界的美人儿,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波西杰克逊。魔幻系列小说《波西杰克逊》正是以这样的背景展开的。

以神话故事为底本进行拓展的小说并不少见,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游记》,就是吸收道教、佛教故事的神魔传奇。《波西杰克逊》则选取了希腊神话的世界,结合现代背景,生发出了全新的冒险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英雄大多是神和凡人的子嗣。盗取金羊毛的伊阿宋,解救普罗米修斯的赫拉克勒斯,打败米诺陶诺斯的忒修斯,即便不熟悉故事的内容,也或多或少曾经听说过他们的事迹。其中不少人的名字,在如今的某些语言体系中,甚至拥有特殊的指代性,足见英雄故事影响之大。

这些英雄故事吸引人的地方,首先在于英雄们充满离奇色彩的冒险。斗恶龙、战海怪不过是基础操作,走迷宫、破谜语也不在话下,现在那些烂俗的勇者历险,有大半是几千年前人家就玩腻了的梗。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拓展了故事的宽度,而各具性格的英雄人物和他们迥异的命运则挖掘了故事的深度。英雄们个性十足,既有果断勇敢、力大无穷的型男,也有温柔细腻、一往情深的暖男;他们或许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慢慢老去,或许遭人嫉恨、被人陷害、英年早逝。英雄之所以是英雄,除了他们异于常人的天赋,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有生老病死。他们是神界和人间的纽带,他们的故事,将遥不可及的神台降低了高度,让普通人可以窥见神的生活;又让神可以透视尘世的风云。而正是英雄们带有双重性的身份,铺就了他们丰富的命运轨迹。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故事,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淳朴欲望,同时折射出世间的种种悲喜。

希腊神话中贯穿着各种各样晦涩的神谕和预言。无论大事小情,都可以去阿波罗的神殿里,向神谕传达官咨问成败。这些昭示着命运的预言,从神谕传达官口中悠悠的传出之时,就已经决定了事情的绝对走向。在希腊神话中,任何想要颠覆预言的努力,到最后都被证实是白白浪费。神谕只是一段文字,看起来毫无力量,却大写出英雄、城邦乃至神自己的未来,看似儿戏,可事实对预言在这戏谑而精准的验证中,隐隐透露出令人心酸的无力和无奈。

现在,《波西杰克逊》的剧情就很好理解了:远古的邪恶力量复苏,阴谋推翻众神的王座,神谕显示一位英雄会终结这场战争,结局也正是这样。不难看到,小说剧情的安排完全的遵循了希腊神话的世界观,而且其中出现的神祇、恶魔、巨人等等,大多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本尊,加上精巧的剧情设置和鲜明的性格塑造,既吸引了希腊神话故事的爱好者,也招徕了不少萌新粉丝。

当然,作为一本魔幻小说,作者不可能只借旧事。比如,众神现在的据点奥林匹斯上位于美国帝国大厦600层,因为他们会将据点选址在世界发达的顶峰;阿瑞斯的座驾是一辆马力十足的哈雷摩托;酒神狄俄倪索斯只能喝健怡可乐(他被他的父亲宙斯惩罚不能喝酒)。与现代社会的熟悉、与神和英雄的陌生形成了值得玩味的反差,时常在跌宕的剧情中创造出让人会心一笑的美式幽默,大大增加了阅读趣味。

英雄是肉胎凡身,所以英雄只有现世的。主角波西,是一个有着海草一样凌乱的黑发的青春期少年,继承了父亲波塞东宝石一样蓝绿色的眼睛;在凡人世界里,他似乎总会把事情搞坏,也因此常常被各种学校开除;他没有见过自己的生父,但幸运的是他有深爱他的母亲和继父;他有阅读障碍症,精神很难集中。这个角色就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他有很多我们能想到的典型特征,但这些典型特征组合起来,又成为他独特鲜活的个性。虽然对英雄的塑造是最有操作空间的部分,作者却选择创造了一个最不需要想象的人物——普普通通的少年;然而这是作者最高明的手段。与其做天赋异禀的半神、过顺风顺水的生活,接地气的人设、不尽人意的故事更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以往流传的英雄故事中,几乎没有关于女性英雄的记载,而女性出场的部分,有诸多不堪。有名的美女潘多拉,带来瘟疫灾难的宝盒,如今已经成为邪恶诱惑的带名词;蛇发女妖美杜莎,因看过她眼睛的人都会变成石头而出名,她原先有着倾国的容貌;据说是凡间最美的女人海伦,明明无心卷入天上女神的争执,却背上了引发特洛伊战争的骂名。当时希腊诸国女性地位普遍较低,这一点也曲折地体现在了神话故事中。

《波西杰克逊》中,作者尽力摆脱了传统的偏见,有意识地想要淡化男强女弱的刻板印象:小说女主角安娜贝斯,雅典娜的女儿,就是一个富有谋略又勇敢善战的英雄,执行任务时也有着不输波西的胆量和行动力。小说中宣扬了一种启蒙式的男女平等,也没有否认男女性别因为生理构造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无论男女读者都很难因此产生不快。

除了对性别的模糊处理,作者还尝试探讨了青少年共同面对的成长问题。因为英雄们身世的特殊性,几乎没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生父(母),在未知身世之前,他们难免困惑;成长到一定年纪,明了身世以后,又会在心里头酝酿出复杂的情感。文中不止一次写道,波西带着失落来到水边,对着平静的水面说话,希望自己的心声能被父亲听到。青春迷途的困扰、渴望被倾听的需要、难以捕捉的心思,正和其他年纪相仿的人儿一样,真实的骚动着。和父母亲关系的微妙,若即若离的相处方式,又让人无所适从。亲密朋友的背叛,懵懂的粉色的爱情,不谙世事的少年难以应付,这些细碎的烦恼,在作者对波西的刻画中一一展现。

传统英雄故事中,英雄总是忙着对付神给自己安排的任务,哪怕是无理的、随性的要求,也照样拼命完成。神的肆意而为,神的自私残忍,这些集权的弊端明明主角都看在眼里,却仍旧为神做事。究竟为什么他们这么坚持?是为了人间里神宣扬的正义,还是为了剪不断的亲缘关系?也许都不是。希腊神话中,人死后会沦为幽魂,在阴暗的长春化之地徘徊。他们不记得自己是谁,更没有任何幸福可言。英雄为神做事,却也逃不过这般命运。英雄活着时候的价值在于为神效劳,价值依托神来实现,这已经足够可悲;而神觉得理所应当,绝不感恩,顶多偶尔感动一下,英雄死后他们的功绩就全部忘掉,悲哀更加一层——谁来拯救英雄生命的价值?

好在这只是一部小说,而神话也不过是故事。作者雷克.莱尔顿写《波西杰克逊》的初衷也并不复杂:一次,他在两个孩子睡前将希腊神话故事,其中一位孩子问他为什么不把希腊神话作成小说,他的灵感瞬间迸发。这和风行全球的《哈利波特》的创作想法如出一辙。事实上,仔细研究两套小说的剧情安排,很容易发现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主角的设置都是两男一女;邪恶势力都在沉寂一段时间后慢慢复苏;都存在昭示结局的预言;故事中都存在有卧底和人物“善恶”属性的转变等等。两部小说各具特色,也各有优点,都值得魔幻小说迷阅读。不过《波西杰克逊》的名声大不如《哈利波特》,国内读者人数也远远少于“哈迷”,一方面是因为出版时间《哈利波特》要早于《波西杰克逊》;另一方面,《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十分成功,而《波西杰克逊》系列只上映过两部,而且拍摄技术和剧本改编很是失败。作为一枚“波迷”,自然希望《波西杰克逊》得到推广,满足更多人对想象和冒险的需要。



编辑:qx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