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2020.11

曝光校园抑郁的灯,慢一点亮

来源:清新时报 作者:程雨祺

9月11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在青少年群体方面,《方案》计划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高等院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指导学生科学认识抑郁症,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等;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但是,恰恰这样的“重点关照”下潜藏着“区别对待”的可能,这又引发人们对于政策具体执行的担忧。

首先,重点关照潜在抑郁患者,是因为对于危机干预,事前预防比事后补救更重要。这类疾病的防治工作,首要在于建立一系列预警指标,对风险人群进行预防性的持续观察。青少年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忽视,并且这一群体的抑郁倾向也很难被察觉。因此, 《方案》的出台是必要的,具体内容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然而,在自我认知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被筛查出存在抑郁倾向的学生却可能受到潜在“区别对待”的不良影响。首先,用作筛查测试的PHQ-9量表需要学生配合如实填写,得到的结果不能代替专业诊断。如果学生对此缺乏了解,可能直接给自己贴上抑郁症的标签,想象严重后果,造成恐慌;持续“被重点关注”的感受也会成为这一想法的不断强化。其次,如果抑郁倾向结果被同学得知,很大概率会产生歧视、过度关心等“另眼相待”的想法,给人造成困扰;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一旦被用人单位等得知,抑郁倾向将成为个人评价的负面指标,降低就业竞争力。

比起有益的心理干预,这些不良影响“起效”似乎更快。这会导致在抑郁倾向还没有得到缓解时,学生可能会受到二次伤害;同时,如果没有及时的解决方案,这会造成学生对心理体检的抵触心理,从而不能如实填写量表,反过来降低筛查的准确性。现在一个呼声较高的补充办法是建立完善的隐私保密体系,但学校心理咨询员兼有咨询员和学校老师的双重身份,面对同事和领导的询问时,做到隐私保密比一般的心理咨询师更加困难。

学校开展抑郁防治工作,在“谁能做心理老师”的问题上会存在两种极端。第一种是“谁都能做心理老师”,这是因为“思想工作”和“心理工作”通常被混为一谈。只要是老师长辈,能从事教育工作,就能做思想工作也就是心理工作,这大概是普遍误解。当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时,缺少心理知识的教育者不容易寻求专业干预,因为这证明“思想工作没做好”。第二种是“没有人能做心理老师”,这是因为如今国家已经取消二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和认定,并且没有出台进一步的政策;同时心理咨询的行业标准也尚待完善。这意味着国内心理咨询行业处于暂时的真空地带,而客观上讲,国内心理咨询师专业水平也良莠不齐。倘若因政策要求,学校对心理老师的需求在短时间内激增,社会能否提供足够的专业性人才?对这两个问题的共同解决方法是加强心理知识在教育系统中的普及,创造有专业心理人才、支持专业心理工作的健康环境。

目前,大众对抑郁症尚且存在误解,患者自己也有一定的“病耻感”,将患者过多地曝光在受歧视的环境中或许还会加重问题。尽管《方案》把加强防治知识宣教列为第一条重点任务,但观念的改变需要时间,对抑郁症的预防性筛查还将在一段时间里与社会对抑郁的偏见长期共存。不论是对青少年群体还是更广泛的人群来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开展抑郁症筛查和防治工作,必然需要探索一个以最小伤害为原则的过渡期解决方案。让这盏曝光校园抑郁的灯,慢一点亮。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wu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