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2024.06

“公园20分钟”:当打工人试图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来源:清新时报 作者:卢一飞

近日,上海徐汇区云锦路下沉广场的一块草坪走红网络,阶梯状的设计狠狠戳中了当代年轻人的“心巴”。周围许多上班族会在休息时间走出公司大门,来这片“露天躺椅”上睡觉、晒太阳,这块草坪也因此被网友们称为“打工人午休圣地”。不少人表示,躺草坪是想“散散班味儿”“治好我的精神内耗”。

图片

上海云锦路的“打工人午休圣地”

图源:上游新闻

这让人不由得想起自今年春天开始便日渐普及于互联网的一个概念——“公园20分钟”理论。这一理论产生于两篇发表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上的文章——“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immediately after urban park visit”(游览城市公园后主观幸福感立即发生变化的相关因素)与“Changes in cortisol and dehydroepiandrosterone levels immediately after urban park visits”(游览城市公园后皮质醇和脱氢表雄酮水平的变化)。通过让被试佩戴计步器以跟踪身体活动水平、在游览前后分别填写问卷以测量主观幸福感(SWB)以及检测被试游览前后唾液样本中皮质醇等的水平的变化等实验手段,两份不完全相同的研究最终得出一致的结论:游览公园20分钟(哪怕只是在公园中“停留”)可以显著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云锦路草坪的走红,为“公园20分钟”打下了生动注脚。

而即便没有专业的数据支持与科学的实验过程,“公园20分钟”后身体上最朴素与直观的感受——惬意、开心、舒服、治愈等——也已经告诉了人们答案。比如,清华大学数学系2019级博士生刘通就对“公园20分钟”深有体会,今年四月,他在准备毕业论文材料的时候“没头绪,脑袋大”,于是他选择下楼去清华园里散散步,没想到效果比预料中还要好,“溜达一圈会让自己舒服很多,可以先把烦人的事情抛在一边,给自己减减压。”

图片

微博上近30天“公园20分钟”的话题词云图

图源:新浪微博·微博智搜

图片

刘通散步时拍摄的清华一角

与此同时,在生理变化(如皮质醇水平的降低)导向的幸福感之外,“公园20分钟”也从心理层面提升了打工人们的幸福指数,这主要来源于其“Free”的特性。

自由的

公园是一处敞开的公共空间,打工人们来去自由,没有太多的规则限制,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觉得舒服的“游览姿势”——可以奔跑,可以漫步,可以站着、坐着、躺着、趴着。

免费的

公园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工人们能够免费享受阳光、空气与绿地,极低的成本、极大的成效,在公园草坪上小憩也因此被称为“最有性价比的放松方式”。

可触达的

出于生活与工作场所的限制及通勤考虑,打工人们的“公园20分钟”大多发生在家或者公司周围的绿地草坪和“口袋公园”,这些地方小而美,便捷且可触达。

以上三点特性,都指向了对生活的掌控感,而这往往正是打工人日常所缺失的。

移动互联网时代,工作时间和个人生活的界限日渐模糊,“居家办公”“线上会议”已成常态,“996”“007”也从某些特定行业内部的无奈调侃发展为打工人的一种更为广泛的生存困境。凌晨两点的工作电话,不可掌控的下班时间,正用电脑改着第六版方案,屏幕上的蓝色软件又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视频会议。

这种“不可控”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对打工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罗技中国发布的《2021职场白领健康图鉴》中显示,94%的打工人面临着健康困扰,平均每人存在5.4种健康问题,在不同年龄段(80后、85后、90后与95后)的职场白领中,拥有失眠问题的人数均超过了六成。其中,中年人是“睡不着”,而年轻人则更多是“不想睡”——白天个人时间被剥夺后的“报复性熬夜”。

图片

图源:CBNData《2021职场白领健康图鉴》

《2018年度全球幸福度报告》把“人生抉择自由”作为影响国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2019年度全球幸福度报告》则指出,提升个体控制感是增加生活满意度的六大关键因素之一。“公园20分钟”正是打工人们留给自己的“乌托邦时间”。在这“20分钟”里,打工人们更多会选择看书、遛狗、散步、听音乐等放松方式,又或者只是单纯地晒晒太阳、小睡一会儿。这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时间,他们短暂地逃离了无孔不入的互联网与繁琐的工作事务,将身心放置于自然,完成了一场短暂却高质量的休息,用阳光、绿色与微风(以及可能有的流水与鸟鸣)给自己“充了会儿电”。即便离开“公园”后,又将面对上不完的班、做不完的工作,但打工人们的精神状态也依然能够因为这“20分钟”而短暂进入“the next level”。

或许,“‘公园20分钟’效应是真的”这句话背后,隐藏的是打工人们难以宣之于口的愿望——可控的个人生活。

参考资料:

[1]刘秦春. 散“班味儿”、治内耗……“公园20分钟效应”,真的能拯救疲惫打工人吗?. 青春上海·青年报. 2024.4.16

https://mp.weixin.qq.com/s/hTZUYLFA-DrthEbwjYQ1IQ

[2]Hon K Yuen, Gavin R Jenkin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immediately after urban park visi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 2020, 4.

DOI: 10.1080/09603123.2019.1577368

[3]Jie Gao, Gibran C Mancus, Hon K Yuen, James H Watson, Menesha L Lake, Gavin R Jenkins. Changes in cortisol and dehydroepiandrosterone levels immediately after urban park visi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 2023, 2.

DOI: 10.1080/09603123.2021.2013454

[4]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超九成白领存在健康问题,打工人的健康由谁来守护?|CBNData报告. 腾讯新闻. 2021.4.13

[5]卢柳柳,季艳芳. 自主选择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控制感的中介作用. 心理月刊. 2023.6

DOI:10.19738/j.cnki.psy.2023.12.004


编辑: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