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2017.12

非遗进清华:捧颗匠心返江湖

来源:原创稿件 作者:赵晋乙  陈雨萌

从清华回到陕西,武麦花连家门都没进,就一头扎进了乡下,寻找散落在民间的澄城刺绣。她两次拜访了一位八十高龄的老绣娘。第一次上门,老人还能兴致勃勃地给武麦花描绘刺绣图案;第二次,老绣娘已经瘫痪在床,呜咽着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原本,武麦花只是模仿“非遗研修班”的老师们,去下乡采风,收集民间艺术。但和时间赛跑是残酷的。当这幅景象赤裸裸地呈现在她的眼前时,武麦花突然意识到,如果再不赶紧寻访老绣娘,“老人们不在了,这个东西也就不在了”

澄城刺绣传承人武麦花及其刺绣作品(图片由武麦花提供)

传承:工匠艺术与农民艺术

2013年,在澄城刺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陕西省澄城县成立了澄城刺绣协会。县政府也面向社会开设了澄城刺绣培训班,聘请专业教师,常年免费招募学员。

从陕西澄城老年大学绘画班转到刺绣班的第二天,武麦花无意中听到同桌绣娘的抱怨。因为要离家一个多月,同桌拒绝了去陕西美院研修的机会,武麦花动了心思。一下课,她便托老师去文化馆找人,自告奋勇前去研修。她以为自己只是要参加一个“高级的刺绣班”。

在这之前,武麦花从小跟着妈妈、姥姥学习刺绣,并将刺绣运用到自己经营的服装上,服装店一开就是20多年。2004年,因为颈椎患有严重疾病,武麦花放下了绣花针,直到2013年颈椎好些,她才重拾刺绣。但没想到机会就这样砸中了她。

令武麦花感到意外的是,开学时,她收到的通知书并非来自陕西美院,而是来自清华大学。至今她都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她想,“管他呢,去就去吧”,于是坐了五个小时的高铁来到北京。就这样,50多岁的“澄城刺绣爱好者”武麦花成为了清华非遗研修班的首期学员。

“非遗研培计划”全称是“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由文化部、教育部组织推动,分为研修、研习和培训三种类型,清华承办的是面向高水平传统工艺从业者的研修、研习项目。2015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为了非遗研修的首批试点院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系主任陈岸瑛记得,为了将清华拉入非遗研培的试点院校,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曾专程带队来到美术学院与相关负责人会谈,确定了研培试点的合作意向。之后,艺术史论系被委托牵头做组织策划工作,实施研培计划。

2016年3月28日,清华非遗研培试点成果汇报展,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副部长项兆伦及非遗司领导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在茶具展区交流(图片由陈岸瑛提供)

截至2017年11月,清华非遗培训班已经进行了九期,每期培训班都有不同的主题。第一、第二期的综合性研修班之后,清华美院逐步探索出了专题性和整建制的培训班,前者以传统工艺的门类划分,如第六期的漆器专题班和第七期的青瓷专题班;后者以地区进行划分,如第五期的佛山地区班和第九期的玉树地区班。

研修班的学员由文化部推荐选派,每期20人左右。传承人在清华学习传统工艺相关的理论课程,参加讲座、论坛、展演、参观等交流活动;两周之后,传承人分组进入工作坊,在导师带领下进行结业创作构思;研修结束后回家完成作品,三个月以后进行结业展示。

“从整体上看传承人的情况,凡是以手工艺为职业的,所处地区、产区不错的,收入都还可以;但如果生活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属于农副业性质,通常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陈岸瑛说,这两类传承人在中国古代就有着相应的类型,一种是职业工匠群体,多半聚集在城镇;一种是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生产,多半在农村、牧区。但非遗研修班希望通过加强传承人的能力建设,使“本来不好的活得好,本来发展不错的活得更好”。

澄城刺绣渗透着陕西农村地区浓厚的民俗,直至今天,澄城妇女依然会给孩子穿绣着花儿的虎头鞋;也会在农忙之余,给自己的男人纳一双原汁原味的民俗鞋垫。而来自西藏拉萨的普次仁则出生于一个世代生产锻铜佛像的工匠之家。从十三岁起,他便开始在家庭作坊里学习锻铜佛像的生产手艺。在映衬着布达拉宫的蓝天白云之下,普次仁手中拿着刻刀,专心致志地刻出佛像上蜿蜒的美丽花纹。一个做工精致、镶嵌着红珊瑚和绿松石的佛像,能卖到五、六万元。

锻铜佛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普次仁是清华非遗研培班第八期学员。“我和我的哥哥弟弟是家庭的传承人,(小时候)其他小孩儿在玩儿,我们还是要学。”普次仁说。2010年,普次仁的哥哥罗布占堆成立了西藏罗占民族手工艺发展有限公司,将家庭作坊变成了工厂。工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机械化批量生产现代工艺品的厂区,另一部分是纯手工打造非遗佛像的厂区。2010年开厂当年,公司年收入即达400多万元;罗布占堆也被评为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目前,普次仁家的工厂招收了35个学徒,其中有一半人在传统工厂中学习非遗技艺,在家族传承之外,进一步扩大了传承范围。

“1+1”:跨界碰撞,跨界融合

李迎军是清华大学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的副教授,也是武麦花的工作坊导师之一。来到清华培训之初,武麦花没想过自己能够做得像其他人一样好,毕竟前来培训的人当中不乏省级、甚至国家级传承人,而武麦花当时的身份仅仅是“刺绣爱好者”。因此,设计作品的时候,她“图案也没好好画,就想着应付一下就行了”。

然而,李迎军老师一下子就不高兴了,他对武麦花严厉说道:“你没有用心,根本就不认真。别忘了你的作品是清华大学出去的人做出来的东西!”

“清华大学”四个字像“多少根针扎着一样”,深深刺进了武麦花的心。当晚,她重新画图,第二天一早便拿给李迎军老师看,得到老师的肯定,随即上彩,定稿。这些作品是武麦花“猴年贺岁片”的最初版。回到家后,武麦花反复观看动漫《西游记》,琢磨猴子面部的形态和色彩搭配,在三个月中创作出了20款神态迥然、颜色各异的“猴年贺岁片”,结业展示的时候甚至超出了展柜的面积,艺惊四座。

“其实展览的东西是我做的第三遍,我每做一步就问李老师怎么做,老师给我进行指导,第一遍、第二遍都淘汰不要了。”武麦花说。

结业展还展示了李迎军和四位刺绣非遗传承人合作的时装系列,他将其命名为“如旧”。通过缂丝、潮绣、蜀绣、澄城刺绣等工艺,运用黑白灰这种比较内敛的、具备现代感的配色关系,李迎军将不同种类的刺绣分别融入现代服饰。

李迎军为潮绣传承人詹惠娜设计的图案是一把琵琶,其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飞天”。结合潮绣本身可以填充、有立体感的特点,李迎军将琵琶主体设计成立体造型,而平面的飘带则缠绕着琵琶,蜿蜒飘动,从衣服的右肩绕到背后,这样一来,平面和立体结合,动感十足。

然而,在技术层面,合作却遭遇挫折。詹惠娜将李迎军的图案一针一线地绣到服装上,但从架子上一拿下来,图案的周边却是皱的,最立体的部分皱得最厉害——潮绣需要厚的面料来支持它。李迎军说,这是传统工艺和现代材料结合时遇见的问题。他们反复和服装工艺师沟通,才把褶皱的地方修复平整。

潮绣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迎军说,他希望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培养传承人自己的“造血能力”,使他们拥有可再生的原创能力。“在沟通过程中,传承人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意识逐渐提升,能够产生传承人的专属作品,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导师与学员合作是非遗研修班中“1+1”活动的重要形态之一。“1+1”活动是非遗研修班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要求传承人把自己的传统工艺和另一种传统工艺结合起来,这种合作可以是传承人之间的、传承人和指导老师的,也可以是传承人和清华美院研究生的结合。在陈岸瑛看来,一方面,“1+1”有一定的帮扶作用,两种传统工艺合作,如果一方强一方弱,可以带动生存状况不佳的非遗工艺;另一方面,在地区班中,“1+1”模式“就像一颗种子”一样,使得过去没有合作过、甚至没有见过的传承人相互合作,形成一个合力,促进传统工艺的区域性振兴。

2017年2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建立了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美丽的玉树是镶嵌在青藏高原上的一颗美丽的明珠,这里每户藏式房屋都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每块嘛尼石都蕴藏着虔诚的民族信仰…”保护区成立后,玉树州文体广电局局长和玉树州州长拜访了清华美院,希望得到支持,这一请求得到了清华美院院长鲁晓波的高度重视,并给研培工作组布置了任务。

为了落实这项工作,陈岸瑛和李迎军在今年赛马节的时候,一起前往玉树考察,给当地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意见,为开办研修班做准备工作。“我们当时感觉可以以藏族服饰和藏餐为抓手,带动当地不同类别的文化发展。比如藏餐的传统工艺可以和黑陶结合,用黑陶包装藏餐,餐厅软装可以整合各种藏族传统工艺。”陈岸瑛说。

清华非遗研修班合影:曹氏宣纸 曹立+ 开封木版年画 李力(图片来源于陈岸瑛博客)

非遗研修班为地区间、传承人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这样的平台。2017年11月18日,第八期、第九期非遗研修班结束时,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承人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离开的时候“哭哭啼啼”的,大家在微信群中纷纷表达不舍之情。

来自湖南省的大布江拼布绣传承人何娟打算制作一个“一带一路”长卷,离开清华时,她向在研修班里结识的玉树朋友发出了诚挚邀请,并打算在12月去一次玉树。这个画卷将会用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多种传统工艺,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

而清华美院硕士研究生、非物质文化遗产“野王紵(zhù)器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陈俐宇,则和云南建水紫陶传承人展开了合作。野王紵器是河南沁阳的一种漆器,以麻布丝绢和天然大漆制作,再以大漆髹(xiū)饰(用赤黑色的油漆涂物为饰)各种吉祥图案,在历史典籍《盐铁论》和《太平御览》中被载为汉代高档奢侈品。

陈俐宇和她的父亲陈来华在传承野王紵器传统技艺的同时,发明了“野王紵器脱胎新工艺”,使得原本工艺程序繁复的漆器能够实现标准化、批量化生产。而通过和建水紫陶合作,野王紵器又多了一些创新产品,拓展了新的销路。

陈俐宇说:“我们家和大多数的手工艺一样,原来都是做地域性旅游工艺品,靠政府定点采购礼品生存。”党的十八大之后,党风廉政工作加强,漆器礼品的销路变得大不如前。“我们传承人其实面临着这种状态,大家急切地需要一个转型,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非遗触网:传统为核,现代为壳

陈俐宇原本并非美术学院的学生。她从小学音乐,大学在河南的音乐学院学习萨克斯演奏,本科毕业后,陈俐宇回了家。后来,家里请来指导漆艺技艺的清华美院专家周剑石觉得她学音乐可惜,于是引荐她到自己的漆艺工作室进修。在这里,她认识到了艺术管理对现代美术行业的重要性。两年后,她考上了清华美院艺术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同时兼任了非遗研修班的班主任,与非遗传承结下了不解之缘。

陈俐宇家有姐弟三人,行业内称其为“漆艺三姐弟”。她在清华美院读艺术管理硕士,妹妹陈柯宇在韩国国民大学攻读空间设计硕士,弟弟陈鹏宇在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院攻读漆画专业,2017年5月也被推荐在清华大学“非遗研修班”接收培训,“家里都统筹设计了”。

陈岸瑛说:“振兴传统工艺要培养不同的人才。围绕非遗传承人,还需要有另外一批人才做传统工艺相关的研究、策划、设计和经营,帮助传统工艺行业振兴并与其他现代行业对接。高校在实施研培计划过程中,实际上同时也在培养与此相关的院校人才,在某种程度上打通了这个环节。”

而另一边,武麦花回到家后,自己设计产品,将传统刺绣图案与现代家居用品结合在一起。她把家乡的绣娘召集起来,带领着大家,绣带有澄城特色的虎头图案眼罩,绣带有民俗图案的旅行颈枕和电脑包,绣她自己开发出来的“茶几三件套”,包括遥控器套、纸巾盒套和果盘套。

澄城特色的虎头图案眼罩(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在淘宝上开了一家淘宝店,名为“澄城武麦花手工刺绣”。武麦花她把设计出来的手工刺绣新品放到淘宝店里销售。2017年非遗传播高级研修班上,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曾在开班仪式中带着武麦花的虎头眼罩进行展示。这款眼罩在她的淘宝店中的定价为120元。

然而,这家网店的数据显示,十一种澄城刺绣产品的已售数量均是零件,评论只有一条。“销售不太好,”武麦花很直接。她说,她和文创公司的合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召集起来的绣娘流失性也很大。

“武麦花老师身上能够反映这几年非遗传承最显著的变化,她的产品状态也反映了非遗技艺在当代的一种呈现,”李迎军说,“这是在努力寻找非遗的现代性,但还不是最理想的状态。还是需要再来一点点思考,找到非遗产品和现代社会的平衡,使产品更加成熟,理顺成本、售价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曾为非遗传承人群在淘宝平台上开店经营提供帮助。2016年暑假,美院研培项目组派出了八只学生队伍,对参加过“非遗研培计划”的传承人进行回访,帮助他们与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对接。

“传统工艺挂靠网店是一个实验,我们想探讨一下传统工艺电商运行的规律。”陈岸瑛说。回来后,回访的队伍形成了一份研究报告,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非遗传承人和电商的对接并不容易,缺少了很多中间环节。陈岸瑛认为,淘宝网店更加适合价格较便宜、能够成批量生产的非遗作品,或者局部用到非遗的技艺和材料、但主体较为现代性的产品。

建水紫陶传承人田静与河南钧瓷传承人刘红生在陶瓷实验室交流切磋(图片由陈岸瑛提供)

他指了指他办公室角落的一箱酒,酒名为“汝醉”,酒瓶是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李廷怀烧制的汝瓷,里面装的是仰韶酒。原本高高在上的汝瓷,摇身一变,具有了实用功能。“汝醉”酒在京东金融平台上进行众筹,通过互联网,顾客直接下订单,资金集够之后即进行生产,寄给消费者。

在“汝醉”的众筹页面上,有着这样的一段话:“我们将博物馆馆藏级玉壶春瓶复烧出来,配上国窑精品仰韶酒,希望通过这款酒让大家知道,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着千年的汝瓷文化及仰韶文化。对汝瓷真正的传承与保护,不应该只是放在博物馆和书本里,而是要走进千家万户,真真切切地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地生活之中。”

目前,“汝醉”拥有543名支持者,筹到了12万元。“众筹可以成本很低地试探市场,可以做一些尝试。”陈岸瑛说。今年6月,他将这个“汝醉”成功案例带到了成都非遗节,进行展览。

除此之外,拍卖也是“非遗触网”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大师或优秀青年传承人的单件作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熔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炳仁的熔铜作品《燃烧的向日葵》,在阿里旗下的闲鱼拍卖上,以500万的价格起拍,经过32次加价,最终拍出1580万。这一作品是为了致敬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然而,在闲鱼拍卖中,流拍(拍卖结束前无人出价)的作品也不在少数。

“我觉得不一定要把所有的非遗技艺开发成产品,那样反而会使路变窄。”李迎军说,“有的非遗技艺是可以作为艺术品存在的。”

他认为,不管是学者、设计师、抑或非遗传承人,让传统实现生命力,需要先从自己的角度挖掘非遗真正的文化基因,然后思考这种文化基因的当代呈现。去年,李迎军成立了个人服装品牌“舊”,在他的服装设计作品发布会“朝花夕拾”上,和四位刺绣类的非遗传承人合作的“如旧”系列也在其中。这一系列的服装,“蕴含的许多东西都是基于中国传统,是从旧中得来的新”。


编辑:gengzi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