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19.10
校园应不应该对公众开放?这个问题的争论已经持续了许多年,可能还将继续持续下去。但最近一系列学校和政府的举动似乎可以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支持校园提高开放程度,缩小“象牙塔”与普通公众之间的距离。
今年3月,天津市出台《关于推进我市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方案》,提出经过改造的公办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在2020年全部向公众开放;9月,西安交通大学建成国内首个“无墙”大学校区;今日,上海市政府在常务会议上提出,高校和中小学校应进一步推进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还有许多城市和高校,早已经拿出了自己的开放方案。
校园对公众意味什么?除了培育人才的殿堂,研究先进技术的实验室,可能更加直观也更加亲近的,是鸟语花香的树林草坪,是设备齐全的健身器材,是宽阔平整的塑胶跑道,由于社会环境中相应场景的缺失和不完善,公众自然会对校园环境产生好感和期待。
而客观现实是,许多学校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承载这种“期待”。有的觉得校外的不良风气会通过人员流动破坏学习氛围,有的觉得本就紧张的教育资源不能进一步被稀释,有的觉得管理难度的激增可能给学校的稳定带来隐患……这些理由有一定道理,作为校园里的一员,我曾在中学操场听见扰民的广场舞,在球场上遇见蛮横的老大爷,也曾生发出“把他们拦之门外”的想法。
但仔细一想,那些看似合理的理由,其实也并不站得住脚。以高校为例,强行将学生与社会隔离,看似是保护,实际上延长了融入社会的时间,一字曰“拖”;更何况,物理围墙能够起到的效果,就个人观察而言是非常有限的,借用高晓松的话,“外面有的,大学里都有”。而他就读的学校,恰恰是围墙修得最高,对公众限制最为严格的高校之一。而那些从“稳定本位”出发的管理者,在乎的是平安校园的指标,图的是简单省事,却忽略了更广大的社会责任。
我和一些人的想法只是从自己的便利出发,却忽略了教育系统天然要求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学校本质上和公园、医院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利用公共财政资源建立的全民公共设施,没有理由对公众进行限制。
就个人观察而言,发达国家的公立大学开放程度较高,以我较为熟悉的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为例,整个校园虽然在市中心,却没有任何围墙或醒目的分界线,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大多数教学楼都对公众开放,除了一栋学生专用的健身中心外,操场及室外健身设施也完全开放。亚洲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也与此相仿。而在印度的一些大学,则是高墙环绕,大门由保安把守。
要想达到完全开放,国内学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校方意愿外,公众素质,区域治安,政策目标等因素需要共同提供一个友好而包容的社会环境,才能让校园没有顾虑的敞开大门。而现在各方的做法,无疑正在建设一个坚实的社会基础。
(封面图来源网络,侵删)
2023.08.14 13:45
11
2024.12
11
2024.12
11
2024.12
2024.06.14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