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19.12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俨然成为了一个新的节日。在13日下午举行的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上,马云公开表示,希望双十一当天“国家给放半天假,这样熬夜买买买,就不耽误了上班了。”
与此相反,每一年的春节,“年味”的消退总能成为话题。我的一位同学曾写道,小时候过年要经历许多“程序”,拥有很多“仪式”;而如今的春节自己无所事事,只下楼吃了一顿肯德基。拥有类似命运的节日并不在少数——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气氛不断消退,主要意义变成了“放假”和“吃月饼”;而寒食节、中元节等节日已经几近消失。而且人们的态度也大多和那位同学类似,惋惜于传统节日的消逝。
然而,对应传统节日的红火的,是“双十一”等新兴节日的异常火爆。如果我们细细考察传统节日诞生的土壤的话,我们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节日的消逝已成必然,而“双十一”这一类新节日,必将逐渐占领我们的生活——这是一个事实判断。而对应的价值判断是,我们毋须对此感到惋惜。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节日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上的,一个是宗法制度,一个是自然经济。大部分的“节日”都是围绕着宗法制展开的。清明节是祭祖,重阳节是敬老,中秋节是家族团聚。而春节也沾染了许许多多的宗法气息。显然,只有当人还被束缚在土地上时,这样的家族性节日活动才能“有味道”地展开。而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亿万人民离开了土地,宗法制自然瓦解,传统节日的内在含义也就消逝了一大半。现在包括圣诞节在内的中西方传统节日都靠着“放假”和“购物”维持,使原本的含义消失殆尽,自然就没有“味道”了。
传统节日的“味道”的另一部分,则是节日期间生活质量的改善。有趣谈称,平时不吃肉、不用电子产品进行娱乐活动,都攒在过年的时候吃喝玩乐,一定特别有年味。近代以前的自然经济下可没有现代的“购物”概念。人们只有在节日才能好好改善一下伙食。而当代商品经济的大潮下,随时随地都可以购买到足够的供享用的商品。过年时那点“改善伙食”自然就不足为道了。
旧的宗法制度和自然经济在瓦解,新的商品经济社会正在形成。双十一就是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自发产生的新的节日。为什么人们过双十一有味道,为什么人们把各个节日都过成了双十一的模样?这正是因为双十一是真正立足当下经济和文化的,真正符合人民需求的节日。
所以说,传统节日的没落不值得恐慌,而双十一的兴起不值得哀叹。这都是社会发展下的正常行为,恐慌和哀叹是不会让社会倒流、回到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的。既然社会这个土壤已经发生了改变,那么旧的节日消散、新的节日诞生也就随他去吧——散就散了吧!没准十年后,双十一真的会得到官方承认,成为一个放半天假的新节日呢!
2023.08.14 13:45
11
2024.12
11
2024.12
11
2024.12
2024.06.14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