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1.05
前有离婚冷静期,后有人大代表建议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岁,法规和部分人大代表的态度给予了保持婚姻关系或是促进结婚更多的支持。但民政部数据显示,我国结婚登记人数七年连降。
官媒对于婚姻关系的态度,多数都是大力宣扬婚姻的美好。但是从结婚率和离婚率来看,宣传效果微乎其微。
从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23日,央视新闻官微中,结婚和离婚相关的微博共有28条,其中结婚占21条,离婚占7条。结婚信息中,“最拥挤结婚季”等渲染结婚甜蜜氛围的微博共有19条,占比90.5%,而在离婚信息中,4条都是政策相关,仅3条提到了婚姻中女性被家暴的事实。
根据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和“培养”理论,大众传媒会影响群众对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并且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官方如此宣传本应该起到让民众形成适龄结婚、保持婚姻的共识,却并未取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阻碍结婚的是现实困境,而不是思想意识。
例如粉丝数七百万的博主“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 ,同样在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23日,结婚和离婚相关的微博共有25条,离婚占19条。在这19条离婚相关信息中,家暴相关的报道共13条,而其中6条都说明了女方被家暴致死。
这些微博揭示了当今婚姻关系的另外一面:存在一方处在弱势地位且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如今被揭露的问题越来越多,法律法规和社会援助却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婚姻的“粉红泡泡” 自然有所减少。
房价高居不下,彩礼话题争执不休,近来又出现了“鸡娃”这一说法,更是给年轻人带来了更多的压力。相较于单身,婚姻或许多了一层陪伴。但是相较于恋爱关系,婚姻关系带来的是更多的经济压力、家庭摩擦和育儿压力,确有百般不讨好的意味。
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福利保障未跟上、生活压力极大的现实背景下,再积极的婚姻宣扬,都会沦为泡沫。比起想尽千方百计挖掘婚姻幸福的素材,如何听见年轻人的诉求才是提高结婚率的关键。
(图片来源网络)
2023.08.14 13:45
30
2023.10
30
2023.10
30
2023.10
2023.10.17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