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2018.11
如果不是因为捕鲸的争议,鲸鱼或许会是一个普通的海洋物种,有一群狂热的粉丝不断寻找,而大众对它的了解大都来自读物;如果没有捕鲸,鲸鱼也可能十分惹人注目,因为这个生物实在是太过巨大了;而有了捕鲸和捕鲸的争议,鲸鱼又被政治纠缠,成了人类拉锯的载体。
原鲸科的动物大多出现在五千万年前,沿海人类则在史前时期就掌握来了捕捉鲸鱼的方法,17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和地理大发现,大规模的产业化捕鲸得到实现,而呼吁禁止或克制捕鲸的声音,则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延续到今天。
鲸鱼是特殊的,但也是所有动物的明喻——独自生活,遇到人类,被人类以果腹为目的捕杀,迎来产业化捕杀的灭顶之灾,又慢慢变成被保护的对象存在于文书中。
鲸鱼:温柔的海中生物
儿童科普读物通常会告诉小朋友们:鲸鱼虽然生活在海里、游泳、长得像鱼,但其实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同为哺乳纲,人类与鲸鱼的关系或许会比其他鱼类更亲密一些。
2008年,美国科学家在《脊椎动物古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早期的鲸鱼长着强而有力的腿,它们当时主要靠腿部的划动在海洋中活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它们慢慢开始习惯于水中生活,它们的前腿逐渐退化为鳍状肢,后腿和臀部消失。现代鲸仍然都还保留着骨盆的痕迹,而且经常发生返祖现象,即一些新生鲸会有后肢。
这项研究背后到底蕴含着怎样的生态巨变还不甚清楚,但鲸鱼是在进化中“退守”海洋的陆地生物,基本已经得到确认。
鲸鱼的海洋生活,也和其他“小鱼”并不相同,鲸其实是群居动物,鲸群随着洋流和温度变化进行大迁徙,经常会环游世界,在每个大洋的海岸线上都留下了它们的痕迹。
而在鲸鱼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有许多浪漫的时刻,悠长辽阔的鸣叫、浮到水面上时喷出的水柱、结伴环游世界的迁徙,而最浪漫的部分发生在它死亡时:死亡在浅水区的鲸鱼,会很快被腐食者瓜分,就像菌群瓜分腐烂的树木、秃鹰瓜分非洲大草原上的尸体。而如果鲸鱼死亡在海洋中央,它的躯体将会沉降在漆黑一片的海底,变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我们称之为“鲸落”。大大小小的腐食者将鲸鱼的组织食用殆尽,鲸鱼骨架中的营养元素则为厌氧菌群提供了深海泉口之外的生活空间,在灰鲸的迁徙线上,平均每年每8000平方公里就有至少一头灰鲸落入海底,两个鲸落之间平均距离只有不到10公里。这些鲸落为海底生物的演进提供了绝佳绿洲。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现代科学发展之后才有的发现,在漫长的岁月里,鲸鱼对人类而言,都是因庞大而神秘的海洋物种。
识鲸:神秘而庞大的赋媚载体
河南安阳殷墟,距离海岸七百多公里,曾考古发现千年鲸骨。即在殷商时期,中国古人已经了鲸鱼的捕捞和应用方法。庄子《逍遥游》中的巨鲲,也很可能是以鲸目的动物作为原型。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鲸鱼是道教的重要动物。因为其庞大被赋予了神性,作为凌驾万物之物,出现在宗教文献上。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鲸鱼的眼睛是夜明珠,深藏宝物,在雷雨交加时显灵,鸣叫摇尾,与天地共振。
西晋崔豹的《古今注》已经详细描述了鲸鱼“喷沫成雨”的习性,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抹香鲸的龙涎香作为药材,宋代则开始用鲸鱼膏燃灯。随着捕捞技术的发展,鲸鱼从神变成动物,又变成了用品。在诗人的笔下,唐宋时还是逍遥自在、神奇活现的生物,是“酒酣忽跨鲸鱼去”或者“笑厉东海骑鲸鱼”,到了元明清,就变成了“倘排犀手射鲸鱼”之后“且饱鲸鱼脍”了。
鲸鱼在欧洲则更多作为形象来源出现,北冰洋里的独角鲸,因为浪漫主义的外形,成为神话中独角兽的原型。
从11 世纪起巴斯克人就将鲸鱼作为获取鲸油、食用蛋白质等多种产品的原料来源。近北极地区的人,对鲸鱼的捕捞更加熟练,也直接推动捕鲸在工业革命后成为沿海的一大产业。
捕鲸:生活与生态
行至17世纪时,沿海的人们已经不再需要鲸鱼肉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但庞大的鲸鱼所能提供的庞大的资源,还是令人垂涎。对鲸鱼生物习性的了解不断加深,加上鲸产品现场加工船的投入使用,“收获鲸鱼”变成了像定期收割农产品一样的劳作。
1610年,有人在斯比茨卑尔根群岛的近岸发现了鲸鱼的踪迹,全世界第一家向公众发行股票的股份公司莫斯科夫公司当机立断,在第二年就派出了一支捕鲸探险队前往作业。然而,第一次商业行动并没有得到好结果,大部分船只都在海上迷失了航线,只有一艘船最终返回了英格兰。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来自英国、荷兰、西班牙等国都排除了船只,从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出发的船只,在1612年带回了满满一船的鲸油,这些鲸油作为机械润滑油和煤气灯的燃料,变成了工业革命中微小但重要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鲸须可以制作刷具,鲸脂可以制作肥皂、蜡烛、唇膏,鲸骨是女士胸衣、裙撑、阳伞的绝佳材料,抹香鲸产的龙涎香作为香料和固定剂,价格比肩黄金。
第一次满载而归刺激了更多地商人,也刺激了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他用强权声明,斯比茨卑尔根群岛由他统治,并对莫斯科夫公司以外的所有捕鲸船都处以罚款。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捕鱼业发展最快的英国、荷兰、法国、丹麦、挪威等国家,频繁因捕捞产生冲突,在鲸鱼的“主权”问题上不断拉锯,冲突不断。定期而密集的捕鲸活动,因为经济利益和政治诉求,得到了政府的广泛支持,英国政府对从事捕鲸业的船只每吨补贴2英镑,在捕鲸高峰期,一年仅从伦敦就会开出91艘大型捕鲸船。
当时的捕鲸人主要的目标是座头鲸,这种巨大的须鲸可以生产大量的鲸油和鲸须。捕鲸人通常六人一辆小船,用鱼叉刺中座头鲸后,再由长矛刺死,拖拽到海滩上,海滩上的捕鲸站会迅速处理鲸鱼,分割解体。至今,欧洲靠北冰洋的海岸线上还错落着木制或转制的捕鲸站遗迹。
捕鲸的风险当然一直存在,1820年的最后两个星期,捕鲸船埃塞克斯号被一头抹香鲸报复性袭击,船体被撞破最终沉没。船上的20名船员乘坐3只小艇逃生,漂流近百日,有8名幸存者靠吃同伴的人肉活了下来。
因为鲸鱼资源在大量捕捞后已经所剩无几,加之陆地上的频繁战乱,政府补贴不断减少,欧洲的商业捕鲸行为在之后的两个世纪有所衰落,到1859年,19世纪最后一艘抹香鲸鲸船在伦敦靠岸。
虽然欧洲的捕鲸停止了,但是在大西洋彼岸,捕鲸业才刚刚蓬勃发展,1820至1860年,被美国人称为捕鲸业的黄金时期。
同时,澳大利亚的鲸鱼捕捞事业一刻也没有停止,一头鲸鱼可以带来3吨可以做家畜饲料、肥料的鲸鱼肉,加上8吨鱼油作为黄油﹑猪油﹑肥皂﹑蜡烛﹑化妆品﹑纺织品﹑洗涤剂﹑油漆﹑塑料等工业产品的原料。澳大利亚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博尔顿说: “(在澳大利亚)有一段时间鲸鱼的出口收入超过了羊毛。”
到了20世纪,各国开始达成国际合作。1931年,美国、英国、丹麦、冰岛、挪威等国签订了《日内瓦捕鲸管制公约》,但效果并不理想。1946年,《国际捕鲸规则协议》签订并建立国际捕鲸委员会,经过二战洗礼的各国才真正达成了共识,这也标志着商业与科研并存、捕捞与保护拉锯的现代捕鲸正式开始。
商业或科学?当代捕鲸的争议
围绕当代捕鲸的核心争议集中在日本、挪威、冰岛等地。
1982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了“全面暂停商业捕鲸决定”,除了小范围内的土著捕鲸和科考捕鲸,其他商业捕鲸行为全部停止。而有捕鲸传统的国家,一直通过科学捕鲸的说法进行捕鲸,但是怀疑和谴责的声音一直持续,电影《海豚湾》则将这种谴责的声音从环保主义内部导向了大众,让捕鲸成为了呗新闻界长期关注的问题。
2018年6月1日,英国《独立报》报道,日本在最近一次南冰洋捕鲸行动中,捕杀122头怀孕母鲸及114头幼鲸,引发国际社会和动物保护团体谴责。而日方称,此举是为科学研究。
根据国际捕鲸委员会科学委员会2018年6月的会议文件,日本在南冰洋年度夏猎期间出动两艘捕鲸船,共捕杀333头小须鲸,其中122头为怀孕母鲸,另有114头为幼鲸。日本捕鲸者用绑有30克斧榴弹的鱼叉掷向鲸鱼,导致鲸鱼因爆炸而死亡,随后被打捞至船上,日本研究者在此对鲸脂和其胃内容物的数据进行收集,日本业者因此认为,此项目符合规定。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论称,捕鲸在日本沿岸已经有数百年历史,因此“捕鲸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这种说法本身没错;但从本土派出大型捕捞船一直到地球另一端的南极去捕捞鲸,全世界这么做的国家只有日本一个。
事实上,现阶段在日本这样有吃鲸鱼肉传统的国家,鲸鱼也已经不再作为食材出现在市场上,年轻一代中,大部分人根本不认为鲸鱼可作为食材使用。
日本政府官员曾匿名向媒体说,去南极捕鲸根本就不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捕鲸活动的背后是日本水产厅,每年捕鲸的预算和相关人员的福利待遇全部由政府出资,而持续多年的捕鲸已经催生出一个巨大的官僚机构,牵涉到的利益纷繁复杂。
曾为日本绿色和平工作的佐久间顺子说:“鲸对日本并没有益处……但是没人知道如何停止。2015年日本人均食用鲸鱼肉只有30克,吃的人其实很少。”
而在捕鲸之外,有鲸群通过的大陆,将贩卖鲸的生意从捕捞产业变成了旅游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起,参与观鲸活动的人数激增,从1991年的31个国家共计400万人次,到2008年的119个国家共计1300万人次。不管是抚摸海豚这种游乐项目,还是大量的人类聚集在海岸线上等待喷水柱的观赏行为,对鲸目动物来说都会增加它们的压力水平,而提升撞击死亡的风险。
所有对鲸鱼稍有了解的人可能都听说过52赫兹孤独鲸鱼的故事,事实上,因为鲸鱼采用声呐与声波的交流方式,在很早以前,富有经验的水手就可以通过声音和水波找到鲸鱼的方向,而鲸鱼的语言,也是人类最有可能破解的动物语言之一。但是,在漫长的历史上,人类用声波寻找鲸鱼,大部分时候是为了捕猎,小部分时候是为了科研,所有关于庞然大物的浪漫设想都只在书本。如果作为重要海洋生态调节者鲸鱼消失的速度太快,海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没有人能说得准。
相比19世纪,眼下鲸鱼的生存状况倒是好了很多,但减少仍然在发生,而且“没人知道如何停止”。
2023.08.14 13:45
30
2023.10
30
2023.10
30
2023.10
2023.10.17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