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22.10
“咱们刘老庄崇高的英雄榜
忠诚和汗水铸就时代辉煌
咱们刘老庄赶上了好时光
幸福的家园举旗帜奔小康。”
——歌曲《咱们刘老庄》
2019年7月4日清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的20名同学驱车来到距离淮安市区二十多公里外的刘老庄,顺利开展了团队在江苏淮安地区第二天的调研活动:参观烈士陵园,追忆八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走访基层政府,参访模范新村的产业基地。
清华大学同学在纪念碑下合影(图/王钰刚)
清华师生一行在回顾这座革命村庄感人肺腑的红色记忆的同时,在历史长河中跨越76年,探寻在刘老庄的实干振兴发展道路中,这片“红色家园”热土上的革命精神,是如何得以发生和延续的……
刘老庄连:永远的英雄番号
刘老庄,本是一个极为平凡的苏北村庄,却在一九四三年的三月十八日这天,从拂晓到黄昏,八十二名勇士用他们的热血铸就了中国人民抵抗侵略历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而今天,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们来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刘老庄连”的英雄历史。
走过矗立着纪念雕像的烈士广场,穿过烈士陵园青砖黑字的正门,同学们缓步迈入陈列刘老庄战役文物和史实资料的纪念馆,76年前的英雄诗篇在面前铺陈开来:
1943年3月18日,在刘老庄发生了一场敌我力量异常悬殊的战斗。日军攻发动了5次冲锋,但在82位勇士面前,未能前进寸步。恼羞成怒的日寇集中了上百门山炮、迫击炮,向四连阵地整整轰击了5个多小时。面对敌众我寡,新四军三师十九团四连的82位勇士,为了挡住3000多日寇对我淮海区党政机关突然袭击,进行了浴血奋战,英勇牺牲。
清华大学师生正在聆听讲解员陆璐讲解苏北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地图(图/叶倩)
清华大学学生徐雅倩在浏览过烈士墙后十分震撼。
“在八十二名烈士中,他们最小的不到十八岁,”徐雅倩说,“难以想象,这是怎样一种革命精神使他们在面对上千名日本侵略者毫不畏惧。
讲解员陆璐用哽咽的声音为同学们讲述着一个个真实发生在刘老庄战场上的感人故事:“我们的战士在敌我悬殊的情况下很快用光了所有子弹,他们没有撤退,而是选择冲上阵地,从伤亡的敌人身上捡拾……”“因为他们唯一的信念就是要坚持下去。”
在纪念馆最后的结语厅,陈列了开国将领对刘老庄烈士的英勇事迹的评价,朱德总司令在《论解放区战场》中,称赞这次阻击战是人民军队“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陈毅代军长说这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有同学回忆起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狼牙山五壮士” “白刃格斗英雄连” “刘老庄连”、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无数英雄群体和革命先烈,用生命诠释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被总书记作为英雄代表的“刘老庄连”,还曾在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以英模部队的身份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从前只是从影视作品中零零散散地了解到刘老庄的故事,今天亲眼看到了这些真实的历史资料,感触是更加深刻的。而且能够有机会全面系统地认识了这段英雄历史,真得是十分难得,这段历史值得被铭记。”学生何楚鸿向记者表达了她的感受。
清华师生在烈士纪念塔下鞠躬并默哀(图/叶倩)
结束了纪念馆的参观,同学们来到纪念塔下,在高大雄伟的烈士纪念塔正面,是李一氓亲笔书写的“淮阴八十二烈士墓”。清华师生面对纪念塔,为烈士三鞠躬并默哀。在此之后,同学们自行展开了“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主题采访。
清华大学的张琳和田姬熔同学在园区里遇到了来自南京财经学院的三位男生,他们三人正在烈士陵园进行“红色教育主题”方面的社会调查。(图/洪雁)
叶倩和杨宁正在对纪念馆讲解员陆璐进行采访(图/洪雁)
清华大学的何楚鸿和胡颖同学正在对园区工作人员曹金梅进行采访(图/洪雁)
清华大学的郭璐瑶和洪雁对园区保安于海洋进行了采访,于师傅说他会经常带孙辈来陵园,学习和感悟烈士们的红色精神。(图/洪雁)
实干兴“村”:刘老庄的过去、今天与明天
离开了烈士陵园,下午二时许,载着清华师生的大巴在一座看起来并不高大的白色楼房前停下,同学们来到了刘老庄乡政府所在地。整装待发,大家开始了长达5小时的基层调研活动。
清华师生与刘老庄村支书朱林、前任支书金成明等进行座谈
(图/叶倩)
首先,同学们参访了刘老庄党组织的基层单位,并与刘老庄村支书为代表的领导班子举行座谈会,深入了解刘老庄的发展近况。作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江苏最美乡村”的代表,刘老庄村委会的布局也是别具一格:除了日常的档案馆、会议室等,他们还配备有妇女儿童保健室、康复人员训练室等,向全村人民敞开怀抱,彰显了刘老庄村对于特殊群体的关怀。09年到19年,刘老庄村党支书朱林已经在这里为人民服务了整整10年,也将这个曾经的薄弱村带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这位放弃了辛苦创立的江苏天元建筑公司、转投家乡建设的党支书,有着一套自己的清晰规划,“思路”这个词,在他的座谈中被频繁提及:“村干部不是干部,只是共产党最基层的组织”,因此他选贤纳才的标准一是有一定经济基础,要“把小家过好才能带动大家”;二是懂得为人民服务,必须有奉献精神,两者缺一不可。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刘老庄以红色经济为核心,开辟出了一条搭配红色旅游、红色文化、红色产业相结合的专属发展道路。
刘老庄村支书朱林正在接受清华学生采访 (图/洪雁)
诚然,村庄发展的基础还是人民生活的改善,近几年,刘老庄的建设也更多地将关注点落脚在了百姓的生活上。朱林提出“集中居住”的政策并为百姓建立了配套的生活设施:商场、超市、幼儿园、医院一应俱全;产业改革下,7万多亩地流转使得百姓不用再辛苦耕地,转而进行现代工业化的生产。在扶持贫困户方面,有政策的积极实施政策;政策照顾不到的,村内还会自发组织捐款。
在现代化的刘老庄村里,名为“红色家园”的集中住宅区拔地而起,在改善村民生活的同时,延续着刘老庄人民的牺牲和奉献精神。
朱林回忆说:“我们拆迁搬新家是根据村民原先的住房面积按比例分配的,但是有一家贫困户,他们家平房只有3平方米。我们党员几十个人,自发每人捐出一平方米的钱,帮助这家人住进了楼房。”
刘老庄村的菌类生产基地 (图/王钰刚)
当谈到办工厂的原因时,朱林表示:“我们搞扶贫,不是直接捐助最贫困的,直接给他们经济上的帮助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我们最重要的是找到贫困原因,让村民真真正正走出贫困。”
闽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刘老庄村里的一家制菌厂,洁白鲜嫩的菌群正在冷冻间里茁壮生长。厂房内正在清洗菌群的工人王阿姨告诉我们,这些错落有致的厂房每天要流水生产出超5000公斤的杏鲍菇,年产值更是达到亿元,为刘老庄集体经济的发展贡献了特殊的力量。与此同时,为响应党的十九大“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公司以“公司+农(贫困)户”为核心构建的价值体系,解决了当地500余名低收入人群的工作问题,更是将刘老庄血液中的红色基因——共同富裕的精神发扬光大。
王雨佳同学在采访菌厂工人(图/洪雁)
林子夜同学在采访菌厂工人(图/洪雁)
而“桑葚采摘红色基地”则是村民王旭自发将片区进行改造的结果,这片“红色基地”上,在保留原有历史风味的基础上,也加入了诸如农家乐等现代化设施,两者相映成趣:其以“地主体验区”和“农民体验区”两个模块复原刘老庄当年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民生活,并将刘老庄的红色历史以经济化的方式延续下去,王旭表示,“老人来这里,能看到过去;年轻人来了,则能对历史多一点学习”。
清华师生参访刘老庄创意产业基地代表“桑葚采摘红色基地”
(图片/洪雁)
清华师生参访刘老庄创意产业基地代表“桑葚采摘红色基地”
(图片/叶倩)
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
如今的刘老庄伫立在红色历史之上,八十二烈士的故事为它的血液注入了红色基因,而在朱林书记的带领下,村民们又将这些故事内化成为红色的精神内核,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用保留历史本味的方式,开辟出新的红色经济和红色文化之路。
2023.08.14 13:45
30
2023.10
30
2023.10
30
2023.10
2023.10.17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