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2021.01
范敬宜新闻思想与实践研究
范敬宜(1931-2010)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从书香门第到最基层:
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1931年,范敬宜出生于江苏吴县,为北宋名臣范仲淹第28世孙。父亲范承达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但在范敬宜少时便早逝;母亲蔡佩秋出身于书香门第。范敬宜少时体弱多病,只读完一年级便只好休学在家。于是,母亲向他传授中国古典名著,曾留学美国的姑母则当了他的英文老师,并传给他西方文化概要。独自在家的时间很长,范敬宜读了很多报纸,如《大公报》《申报》《文汇报》等。闲暇时,他学着这些报纸,自办了一张家庭手抄小报,标题、内容、版式俱全,看起来像模像样。因居住在上海一个叫“静园”的弄堂里,范敬宜给自己的小报起名《静园新闻》。报纸的内容为邻里小事,读者也是左邻右舍。
后来,母亲又为他请来吴门画派传人樊伯炎先生教他国画,范敬宜在山水书画方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1946年,15岁的范敬宜进入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创办的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学习,其艺术、学术环境,培养了范敬宜对歌、词、曲、书法的兴趣。尽管范敬宜最终并没有专事艺术、诗词,但他认为“物艺相通”——“诗、书、画作为一种‘余事’对我的新闻生涯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经常在我审时度势、谋篇布局之际,给我以灵感和启发。
范敬宜的中国画作品
1949年,范敬宜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著名的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中文系。1951年毕业后,范敬宜经分配进入了当时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辽宁日报》前身)。初到东北日报社,范敬宜先在编辑部检查科检查纠正报纸文字差错,后调入文艺(副刊)组做编辑工作,同时也作为记者采写新闻。1953年,《东北日报》借鉴苏联《真理报》用小品文开展批评的经验,也开辟了“小品文”专栏,范敬宜成为这个专栏的编辑之一,工作到1957年,总计发稿100余篇。这个时期他写出了《丑戏》《世界上最大的“窗帘”》等质朴有力的小品文。
后来,范敬宜和家人被下放到辽宁西部最贫困的建昌县二道湾子乡大北沟插队落户。1971年,他在《浣溪沙·夏锄》中写道:“一袭轻衫锄一张,清风拂面槐花香,燕山脚下麦初黄。难得书生知稼穑,犹堪明目辨莠良,喜看遍地绿如洋。”在他眼里,这段举步维艰的岁月却是了解土地稼穑的畅快日子。
范敬宜下放的生产队十分贫穷,一次,他问起生产队长如何改变现状,队长认为只有实行“大包干”一个办法。范敬宜吓了一跳——此时“三自一包”已经被批判了好几年,这里的干部“路线觉悟”怎么这么低?然而,十年后,农村开始广泛推行“包产到户”,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我们的学者、专家写出浩如烟海的文章批判‘三自一包’,结果并不如一个老农民的见识。”范敬宜由此认识到,要做好新闻工作、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真正了解人民,了解中国国情——“离基层越近,也就离真理越近”。
在农村劳作之余,范敬宜最想成为农场或工厂的墙报编辑。在农场的三年中,他笔耕不辍,为乡亲们办事。当地一位县委书记,偶尔路过范敬宜所在的公社,发现了这位才情满腹的年轻人,千方百计把他借到县里的农业办公室去工作,发挥他的长处。在县农业办公室期间,他跑遍了全县几乎所有的公社和大队,县里许多重要的报告、文件几乎都出自他之手。
范敬宜在建昌县农村采访
扎根农村20年,使范敬宜深刻认识了农村的情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回到《辽宁日报》报社,昔日的同事感到范敬宜与过去判若两人,原本华丽的文风一改而为朴实、平易而深刻的语言。同时,他还照常下田间,访农家,一篇篇反映农村实际生活的稿件相继发表。1979年春天,正当全国出现一股否定三中全会精神的“倒春寒”时,范敬宜写出一篇《莫把开头当过头》,《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全文转载,并在一篇长达600多字的编者按语里指出: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像《辽宁日报》记者范敬宜同志那样,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用事实来回答对三中全会精神有怀疑的同志。此后,《勿忘黄土地》《飞雪念村官》《月光如水照新村》《夜半钟声送“穷神”》等,都是范敬宜深入调查,反映农民心声和政策实践效果的经典报道,起到了帮助人们分清是非、正本清源的作用。
1979年5月1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转载了《辽宁日报》5月13日刊登的范敬宜的述评《莫把开头当过头》
新闻思想与实践:
如果有来生,还是做记者
1984年,范敬宜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任外文出版局局长,1986年调任《经济日报》总编辑。1993任《人民日报》总编辑——此时,范敬宜已经63岁。在党报工作期间,范敬宜将在基层积累的记者经验与党报的特点、任务相结合,孜孜不倦地探索办好党报的方法。
这一时期,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思想、观点更加多样化,人民对报纸的内容、形式、功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范敬宜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党报总编辑,主要责任是把握好报纸的导向,从而使得报纸能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如果把握不好导向,在导向上出了问题,不仅会给党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可能毁了一张报纸,毁了一支队伍。”
1997年7月2日凌晨,时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范敬宜在仔细审阅当日人民日报一版有关香港回归重要报道的大样
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还需要相适应的宣传艺术。在《经济日报》工作期间,范敬宜就开始从新闻规律与艺术规律结合的角度,来探索和阐述“党报宣传艺术”。1992 年,他在《经济日报》发表《贵在谋篇与布局》一文,从国画“六法”的“经营位置”谈起,认为布局的艺术实际上是“处理矛盾的艺术”。1993年,他又联系《经济日报》的新闻实践与时代背景,发表《舆论引导需要宣传艺术》一文,提出:“艺术追求的是均衡、和谐、协调、完美,舆论引导所要达到的境界也是如此。讲究艺术的舆论引导,应该做到:讲成就而不引起怀疑, 讲缺点而不引起泄气,讲发展而不引起攀比,讲调控而不引起忧虑,讲先进而不引起反感,讲问题而不引起恐惧。”
多年的基层经历,使得范敬宜十分重视新闻工作与基层、实际的联系。进入经济日报社工作不久,范敬宜就提出经济报道的“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但是,这一想法提出后受到不少质疑,被认为是‘小报’思路,不能用来办中央大报。范敬宜回应这种质疑说:“一张党报如果办得脱离群众,群众不爱看,看不懂,才是真正的有失‘身份’”。但为了避免误解,范敬宜之后将“三贴近”进行了重新的“包装”,修改为“和中央精神贴得近些更近些,和实际工作贴得近些更近些,和群众脉搏贴得近些更近些”。
在人民日报社期间,作为总编辑的范敬宜每天都坚持在“值班手记”上写批语。这“手记”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丰富而朴实。既有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大局、舆论导向、抓精品、组织策划宣传报道战役的宏观构想,有对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的具体要求,还有对于一篇文章、一块版面、一则导语、一条标题的精辟点评。这“手记”虽然是就人民日报的宣传报道工作有感而发的即兴篇章,论述的却多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共性和一般规律。批语继承了中国古代笔记文体和读书眉批的传统,要点不烦、点到为止。后以《总编辑手记》一书的形式出版,成为编辑记者的案头参考书。
《总编辑手记》选编了范敬宜任人民日报总编辑期间所写的部分“值班手记”,分为夫局、出奇制胜、筹划报道、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标题、版而、国际报道、副刊、语言文字等二十类
虽然担任过两大党报的总编辑,但范敬宜一直保持着记者的习惯,随时随地观察社会、发现新闻。后来,他到清华任教,仍然如此。清华新闻学院前党委书记王健华教授回忆说,范敬宜无论去哪儿都会随身带个本子、带支笔,看到有意思的事就记下来。
七十一岁任教清华:
从“老范”到“范爷爷”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筹建时,考虑第一任院长人选,不少人希望邀请范敬宜担任。当时的人文学院的院长胡显章回忆一行去拜望范敬宜的情景“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感”。范敬宜说,自己从人民日报社的岗位上退下后,有一个夙愿,就是办新闻教育。过去大学出来的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不好用,常常要“回炉”。而清华应当培养主流媒体用得上的“高手”,如能参与这个过程,是自己的荣幸。这样,聘请院长的工作就算落定了,范敬宜开始参与学院的筹建工作。2002年4月21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式成立。这一年,范敬宜已经71岁。
2003年6月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聘任范敬宜(右)为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
当时的清华新闻学院成立不久,百业待兴。范敬宜在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上,围绕这一教育理念进行了诸多开创性的探索。其中一项就是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但是开设这门课程,一方面没有系统教材,一方面难度比较大——“既需要科学、准确地阐述马克思主义,更需要联系实际,特别是当前新闻工作的实际和我们同学思想的实际”。但范敬宜和学院的老师一直积极准备。2005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正式开课,这是国内新闻院校第一个开设针对全体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修课。
每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第一次课上,范敬宜都会做一番“开场白”,阐述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要有哪些主要观点。他认为,国家性质、时代发展和学院的教育方针,要求新闻学子必须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范敬宜认为,新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点,尤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统领。因此,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的工具、渠道,新闻工作首要的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教育人、引导人、影响人。其次,新闻工作者是站在船头的“瞭望哨”,帮助人们了解现在所处的形势。因而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本领是“判断”。判断需要眼力,“我们的眼力不够,就要借助望远镜和显微镜,既要看得远,又要看得细。而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但是,范敬宜也提出,改革开放后,一方面人民视野更加开阔,另一方面社会中思想也更加复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合理性等问题也被提出来讨论,而马克思主义应当是不可动摇的,否则绝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学院“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理念,不仅要求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讲课时,范敬宜从来都是以丰富的新闻工作经历作为“材料库”,是真正的“言传身教”。比如谈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几个要点,讲“实践第一”时,他回忆插队落户时,生产队长说要大包干,而范敬宜认为对方“政治觉悟低”的故事,从而强调“知屋漏者在檐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基层。
范敬宜认为,“社会责任”应当是学生们新闻人生的第一课。他讲自己幼时自己办手抄小报时,揭露邻居们的“秘闻”;读大学时写不实报道,嘲笑不喜欢的教授——都是没有社会责任意识的结果。但是在之后的新闻实践中,他意识到党报的报道、观点、说法对社会和政治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保持清醒头脑,既要对党负责,又要对人民负责。范敬宜认为,新闻工作的责任意识有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维护国家社会的稳定。因此记者的每一篇报道、每一篇文章,都应该首先考虑有利或者不利于稳定,这是“最起码的责任心”。
在范敬宜的努力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快速成长与发展起来。学院在业界的口碑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汇集不同风格、各有所长的教师都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毕业后主动要求去主流媒体工作的学生越来越多。2002年以前,不到20%;2002年上升到40%;2003年达到60%;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超过70%。
范敬宜在清华期间,一共主持或开设过四门课:《记者素养与采编艺术》《评论与专栏写作》《新闻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部分课程都是开给本科生的,《新闻与文化》更是开给大一新生的课。范敬宜说,基础要打早,学生一进学校,就要给他们正面的引导。
本着“新闻要与时俱进”的原则,范敬宜主动了解学生们的思想状态,还学习一些年轻人的“新鲜话”。“范院长居然知道‘郁闷’这个词!”很多学生还记得,2002年春天,在第一次师生见面会上,当范敬宜讲到“我听到有的同学老是说‘郁闷’,你们今天有我们难以想象的好条件,有什么好‘郁闷’的呢?”台下笑声和掌声响成一片。也是从那时起,“范院长”、“范老师”不知不觉变成了“范爷爷”。
范敬宜曾对学生们说:“我们的学院,不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而且是一个温暖和充满亲情的大家庭。我把你们视为自己可爱的孩子,今天,眼看你们像梁启超先生说的‘乳虎啸谷,鹰隼试翼’,真有一种说不尽的高兴。”也曾有人问他,把学生看作是孩子,还能把学院办好吗?他的回答是,问问题的人“不了解在清华大学,‘孩子’是对学生的爱称;更不理解清华大学师生之间这种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感情”。他希望同学们时刻不忘自己是“清华之子”,不忘为清华争气、争光。“希望同学们自强而不自大,自爱而不自赏,自律而不自外。不仅在学识上是第一流的,在技能上是第一流的,在为人处世上也是第一流的。今后不论到哪里,都把这种感情带到那里,把清华团结、友爱、和谐的传统校风、院风带到那里。”
学院师生们悲痛不已。2009年学院毕业的新华社记者周劼人,采写了新华社通稿《网悼“范爷爷”:大学生敬爱什么样的高校“官员”》。事后说道:“一晚上,真的是边写边哭,无法继续。”学院的学生说:“院长过世了,就是自己家的爷爷过世了,自己家的家人啊!怎么能不难过呢?”
清华新闻学院师生络绎吊唁,熊澄宇教授给老师群发邮件:
孔子的仁爱
墨子的坚忍
老子的深邃
庄子的豁达
*本文系简写,参考文献从略,原文刊载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7》,武汉大学出版社,第341-352页。
文字 | 徐梦菡、李彬、王健华
编辑 | 施瑞鑫、李蕴灵
图片 | 网络、陈凯宁
审核 | 陈薇
2023.08.14 13:45
30
2023.10
30
2023.10
30
2023.10
2023.10.17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