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2018.10
时值九月,秋意渐浓,北方城市的供暖又一次被提上了日程。9月25日,河北省省长主持召开的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了“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油则油、宜煤则煤,优先保障冬季取暖等民生需求”的要求,引发群众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气污染治理一直是提升人民福祉,改善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事业,也已经取得卓著的成效。但在治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提防可能出现的“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情况。
2017年,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各地大力推行“煤改气”“煤改电”。可一些地方忽略了基础设施配套,各级政府为了追求政绩自加压力,希望超额完成任务。山西省2017年共改造超104万户,远高于中央《京津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中规定的39万户;河北省改造完成超230万户,高于《方案》中规定的180万户;《方案》要求北京、天津和河北一些地方建立“禁煤区”,而山西的个别县也自告奋勇,要求辖区内实现“燃料煤炭全清零”。
在能力范围,尽可能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中央的任务无可非议;但不顾实际情况,不经科学规划就强挑重担的行为就显得鲁莽而事倍功半了。
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气价飞涨,气源不足,城市的大部分居民倒是无忧,许多周边乡镇的百姓就遭了秧。如果让他们在温暖和蓝天之间选择一项,我相信很多人会认为,前者才是生活的最基本需求。
当然,这并不是在说,供暖和治理空气污染就一定是二选一的,非此即彼的。从长远来看,二者都是人民群众希望的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因素,也都是执政者追求的方向;但由于能源和科技水平的限制,短期内同时达到这两个目标存在一定客观困难,未经科学论证的所谓“双管齐下”只会导致此消彼长,两个目的都达不到。好在,执政者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宜煤则煤”就不失为一条有效的处方:在暂不具备“煤改气”条件的地区,继续允许烧煤取暖,以供暖稳定作为政策的第一要务。
今年1月,河北发改委的一份文件,就显示河北省政府决定暂缓“煤改气”工程,在周边的输气通道建立运行之前,不再设立数量指标。而此次会议上提出“宜煤则煤”,要求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不再“一刀切”,也是在继续坚持乱象之后的反思和调整,将供暖放在第一要务的顺应民心的做法。
改革不因阵痛就停滞不前,但阵痛不能危及到群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为代价。“煤改气”应该也一定会继续推行下去,而在这个过程中,终端的大力改造之外,如何确保供应链的完善和畅通,更是相关部门需
2023.08.14 13:45
30
2023.10
30
2023.10
30
2023.10
2023.10.17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