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19.03

做一个不只在考试周学习的人

来源:清新时报 作者:尹昊萱


平常心安理得划水,考前心惊胆战突击,已经慢慢成为了园子里一种不再小众的现象。在考试周,平时座位尚显宽裕的图书馆变得一席难求,许多人要么聚精会神地翻着一个学期都没打开过几遍的课本,要么苦心钻研着四处搜集来的“陈年老题”,期望从中摸出老师出题的套路,甚至能运气好一点碰上几道原题。他们不在乎知识是不是扎实,只在乎绩点是不是好看,他们把一个学期的成败押宝在这最后两周的努力上。


我们究竟在用什么衡量自己在一门课上的收获与成长?是掌握了多少知识、提升了多少能力,还是取得了多高的绩点?如果我们把后者当成唯一的衡量标准,那么文章开头描述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因为从功利的、单纯为了提升绩点的角度看,在考试周突击复习显然是比在平日里苦读更加划算、更加高效的选择。于是,我们也就像蔡元培先生所说“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


但是,分数本来并不应该是与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相对立的。如果一个人可以选择只拿高分而不必对知识掌握得多么深刻,那么这种评价机制本身就存在问题。比如在一些数学考试里,你并不需要对数学知识有十分透彻的理解,你只需要会计算、会推演、会各种奇异的变形技巧,就足以解决几乎全部的问题。而这种机械的计算技巧,又恰恰很容易在考试之前通过大量刷题练习得以迅速熟练掌握。



考前突击一时爽,但一直突击却不会一直爽。我们能用两周的时间记住十六周的内容,也就很容易再用两周的时间将它们全部忘掉。我们能通过刷题快速掌握解题的技巧和套路,却很难产生对知识本身的深刻洞见。于是,我们在专业课上为自己不扎实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功底而懊恼,在实验室里为自己似是而非的专业知识而悔恨。成绩可能会对知识说谎,但知识却不会对你说谎


作为学生,我们无力改变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但我们能做的是抛弃功利的学习心态,抛弃对GPA的执念。抛弃对GPA的执念不是抛弃GPA,而是不把GPA当作学习的唯一目标与动力。如果我们把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当作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把高绩点当作随之而来的奖赏,那么我们自然会在平日里精耕细作,在考试周成竹在胸。


初入清华之时,我们大多也曾对这未来四年的生活怀着这样那样美好的理想。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我们渐渐奔忙于GPA,奔忙于简历,奔忙于功利地计算每一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投入产出比。在这种计算中,平日学习是不如考试周学习划算的,理解知识是不如刷往年题高效的。我们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如鱼得水,却已全然忘记当初对于在大学增长知识、提升自我的期待。园子里的人是否都失去了他们的理想?如果你认为不是,那就从做一个不只在考试周学习的人开始吧。


注: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qx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