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19.04
或许不少刚进入大学的同学会对许多教师“粗犷”的批作业手法感到不适:辛辛苦苦做了几个小时的作业,只得到一个孤零零的分数;写了一个月的期末论文,只有一个绩点证明它曾经存在过;挑灯夜战复习期末考试,但最后连自己错了哪些题都不知道……而回想高中,老师细心地圈出每一道错题,评讲每一份试卷,还经常拉着你认真分析学习状况——两相对比,待遇简直是天差地别!
此外,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让同学头疼。一些教师事务繁忙,对待教学任务不够重视,“照本宣科式授课”、“天马行空式授课”,为同学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学习障碍;也有教师不愿意批改作业,将平时作业丢给助教,或者干脆就只布置一篇期末论文,让学生难以即时检验学习情况,容易失去获得新知识的满足感,一学期的学习只留下一阵空虚。
同学们的抱怨诚然可以理解,但我们在埋怨时也要自我反思:当我们抱怨教师没有好好传授知识时,自己在求知上做到足够主动了吗?我们是否努力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资源了呢?我想这种反思未必没有意义。
举个例子,绝大多数教师都会设置开放交流时间,鼓励同学们每周前去讨论。许多教师十分珍惜这段可以专注于学生面对面交谈的时间,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教师在办公室坐着,却无一人造访,或者每周都是同样的几个人,而许多同学却只是抱怨教师上课才来,下课就走,神龙见首不见尾,让自己的疑问无法获得解答,却不愿意主动前去老师的办公室。
这种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源于一些同学“懒”字当头。诚然,也有许多同学是因为课程时间冲突才忍痛放弃了开放交流的机会,但这还不构成无法进行师生交流的借口。我们为何不能主动发邮件和教师另约时间呢?相信只要教师有空,也不会轻易拒绝同学们的求知请求。
进一步说,学会主动求知是大学生摆脱高中学习惯性的必由之路。大学教师事务繁忙、面对的学生众多,与其期待大学教师和高中一样为每位同学提供详细的反馈和指导,不如尽自己“俯身倾耳以请”的学生责任,找时间躬身拜访、请求教师回应我们的困惑来得更加可行。毕竟考试终场和论文提交只标志着课程内容的完结,却不代表师生关系的终结。如果对课程还有疑问,当然可以和教师通过邮件或者微信继续交流;对于论文或试卷有疑惑之处时,如果当学期没有时间,下学期开学也可以在复议时提出申请。
无论是利用开放交流时间,还是课后交流或者申请复议,都在强调大学生的主动性。大学生与高中生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改变。而促成这种改变,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由此,既然同学们都渴望求知,为何不更加主动一些呢?(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2023.08.14 13:45
30
2023.10
30
2023.10
30
2023.10
2023.10.17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