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2019.05

跳开“既得利益者”的视角

来源:清新时报 作者:张佳悦


根据中国青年网的最新报道,近日深圳一所民办学校——富源中学被曝光存在“高考移民”现象,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学籍空挂,去衡水一中借读后返回深圳参加高考。许多深圳家长担忧这种行为“挑战广东教育公平,树立片面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不良导向”,并要求对这一行为进行惩罚。

富源学校、学生是否违规,相关部门已经承诺进行调查,但有人似乎不满于此,还想行株连:五一期间,去年考入清北,但有“高考移民”之嫌的富源学校2018届学生个人信息被遭到曝光,部分家长甚至要求取消这些学生的大学学籍,惩治这些“既得利益者”。个人信息被曝光之后,这些学生和家长的正常生活收到了极大冲击。

但是,通过惩治制度漏洞下的“既得利益者”,真的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吗?

首先,这些学生都通过了去年的报名审核,符合相关规定,就算此后规定修改,也不能上溯对他们进行追责。所以,虽有“钻空子”之嫌,但法律不会支持学校以此为由开除他们的学籍。退一步讲,无论如何惩罚这些已经进入清北读了一年书的学生,也不能重获他们占据的录取名额,不能降低被他们拉高的2018年广东省高考分数线,因为不可能让剩下的深圳学生再排一次名,再录取一次。

维护教育公平,更重要的是亡羊补牢,针对尚可改变的现状做出最大程度的努力。对少数几个“既得利益者”穷追猛打,反而可能模糊了焦点,漏掉真正的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是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

在衡中读书的学生获得了较广东考生更强的高考竞争力,在高考中抢占优势,看上去是对广东考生的不公平。但换个角度想,在衡中借读的深圳学生和衡中的河北籍学生,接受相同的教育,做相同的高考卷,却由于两省分数线不同,同样的努力得不到相同的结果,这何尝不是对河北考生的不公平?高考移民极少,而一省考生却以十万计,只是因为高考移民的属性将两地联系到一起,将这种巨大的差异赤裸裸揭露开来,所以才显得格外突兀。只把注意力集中到高考移民身上,实际是对更大不公的选择性忽视——从这个意义上讲,相较河北考生,整个广东的考生都是“既得利益者”。

“既得利益者”为自己被侵害的权益呐喊无可厚非,毕竟每个群体都有维护自己利益的自由,但是这权益背后又藏着多少社会结构性不公,还需要以更宏观的视角进行考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广东考生和高考移民都只是一个群体的代表,而不能作为整体的声音。而在一个公平性难以衡量、尚有改进空间的制度下,每个群体大张旗鼓要求的“公平”,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站在各自立场上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之举。

说回被曝光的学生。衡水中学里借读的外省学生不止来自富源学校,同样,高考移民在全国也不是个例。尽管站在制度改良的角度,曝光个例会引起关注、进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是对于处于漩涡中心的个体而言,伤害都是不可逆的,不应让他们去承担整个制度问题的重量,更不能认定是“既得利益者”就加以仇视。

只有真正跳出“既得利益者”的视角,更多地关注制度和群体,才有可能得到最大多数的公平。

      (封面来源于网络)


编辑:qx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