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2019.11
10月14日,韩国女艺人崔雪莉在家中自杀身亡,年仅25岁。事后,崔雪莉被曝出长期患有抑郁症,并在退团后长期遭受网络暴力。雪莉的死在引人唏嘘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句金句的广泛传播,被用来评论此次事件——“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事实上,“雪花论”已经不是第一次被网友广泛引用了。从乔任梁、金钟铉等明星的自杀,到重庆公交车坠江、无锡大桥倒塌等大型事故,“雪花论”似乎变得愈发流行。与此同时,反对的声音也甚嚣尘上。一些人不希望被“擅自”代表,另一些人则认为不该刻意夸大网络暴力的恶性影响。在我看来,引用句子本身没有问题,但在实际使用中,“雪花论”已经偏离了原旨,转而成为一句空泛的口号,替代了人们对事件的深入思考。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句话最早出自波兰诗人斯坦尼斯洛的作品,用来形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对波兰的侵略,本意是指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在履行职责,没有人觉得自己要对死者负责。而现在这句话却常被用在事故发生后,指责“全员有罪”。相比于之前网友在事故发生后对受害者的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对“有罪的雪花”的追究避免了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从这一方面来看,“雪花论”的内容本身有其合理性。
然而,“雪花论”也极容易导致责任分散效应,在事故发生后成为互相攻讦,逃避责任的借口。将雪崩归结于每片随机飘落的雪花,让人产生一种在社会群体裹挟之中身不由己的感觉。正所谓法不责众,身边“有罪的雪花”越多,每一片“雪花”就越能安心的混迹其中不被知晓,所受的道德压力也就越小,甚至转而站在道德高地上,将矛头指向其他“雪花”来减少自己的负罪感。讽刺的是,一句让人们思考自己在事件中责任的金句,如今却成为了网友推卸自己责任,道德绑架他人的工具。被网友群起而攻之的“雪花”,转眼就变成了下一个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每个人都在谴责声中等待着周而复始的下一轮“雪崩”。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中“雪花论”现象的出现也有其必然性。在高速运转、信息冗杂的社会中,人们无暇深入思考纷至沓来的新闻事件背后深层的原因。人们寻求的真相,只是他们想要相信的而已。正如《乌合之众》所说: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此时“雪花论”这样的金句,看起来寓意深刻,简短有力,自然会成为被大量引用的对象。可悲的是,人们对事件的思考大多只能止于这样一句广播口号式的宣告,而悲剧的根源也在这不休的争吵声中悄然被盖棺定论。“雪崩”之后,雪仍在下。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雪崩的真正原因其实不在每片雪花,而在于陡峭的坡面无法保持雪花间力的平衡。纵使清除再多有罪的雪花,只要坡还在那里,依然无法根除雪崩的隐患。与其站在雪崩的高坡上对雪花兴师问罪,不如抓主要矛盾,夯实道德的土壤,种上社会制度的树木,修建法律的护坡工程。纠正民众对抑郁症的误解,制定网络暴力规制的法律,完善艺人心理健康的保护机制,这些都是比追究“有罪的雪花”更加紧迫的问题。若你想让她活成崔真理的模样,就该深入土壤,寻求真理。
(封面图来源于网络)
2023.08.14 13:45
30
2023.10
30
2023.10
30
2023.10
2023.10.17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