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1.05

脱贫之后:因残致贫者的生存困境

作者:​陈泓昕


2021年2月25日中国全面脱贫表彰大会举行,在我国成功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际,2月28日,一则新闻走进大众视野。网传河南一位女子被父母安排嫁给中年男子,视频中女孩哭泣不止。后经官方查证,女子满二十周岁且有智力障碍无法正常生活,男子55周岁,双方举行了婚礼但并未领证。

在这一事件当中,女性的智力障碍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大多数网友认为这样有悖常理,对女孩父母的批判与议论也层出不穷。智障女孩父母因为男方想传宗接代而嫁出智障女儿的行为在网友看来,更似一桩买卖。

农村、残障与婚姻,精准地踩在了人们的痛点之上。人们担心暴力、压迫和虐待,担心残障女孩无法自主表达出她的境遇无法求救,亦发问:类似嫁人生子这样的措施,生下孩子如果遗传或是无力抚养,类似的悲剧岂非重蹈覆辙?

然而,这一事件所应当被人关注的不止于此。除去女孩个人的生活境况,我们更应看到其背后存在的相对贫困和服务缺失,社会相关法律漏洞,并关注广泛因残致贫者的生存困境。

《中国残疾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年度纵览(2020)》的数据显示,中国贫困残疾人数量已从建档立卡初期的700多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48万,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残疾人小康进程全面加快推进,总体好于预期。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今天,这样的成就固然可喜,但我们依然不能忽视残障人士这一群体。

我国残障人士数量超过8500万,然而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网络,我们都常常难见其踪影。他们是隐匿在发展洪流之下的沉沙,是社会发展之下的隐痛。随着城镇化率超过60%,农村残疾人滞留比率提升,这一问题是持续脱贫攻坚路上的硬骨头。

在公共设施发展相对完备的城市,残疾人相关的服务设施尚也不能说十分完备,在相对贫困的地区为残疾人服务的各方面能力更是存在欠缺。日常生活场景中的残疾人服务设施数量不足、质量参差,无法独立生活的残障人士缺乏对应的社会保障与服务机构,补贴和低保依然存在提升的空间。除却当地客观条件,乡镇地区传统观念重,认知面窄与解决问题思维模式固化,同样是造成“卖残疾女儿结婚生子”的原因。

残障人士的父母无法寻找到合适的照顾女儿的地方,无力继续承担养育只好“卖女儿”,他们也许将希望寄托在生下孩子上,期盼女孩生子抚养成人后,在未来能照顾她。这并不是最科学的解决方法,甚至过于传统、封建。但在乡村保障制度与设施不够完善的局面之下,在他们相对狭窄和传统的认知里,婚姻在他们眼中是最可靠的保障,也是他们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方式。

这一事件的悲剧性,更是因为现有法律的“漏洞”而得到放大。根据现行婚姻法规定,一方无法自主表达结婚意愿则婚姻无效,父母不能代替子女做决定。可是对于智力残疾的人而言,又如何能认知婚姻、意愿为何物?这是更为现实的问题,是无数有残疾孩子的家庭共同的担忧——残障孩子脱离父母后如何生存?当父母无力继续照料,残障人士将去往何方?再建立一个家庭是最质朴的解决措施,可如果连婚姻的保障都无法获得,又有什么来使基层残障家庭心安?

在有关这一事件的网络争论中,更普遍的残障人士的现实困境值得更多关注。对于数量庞大而又似乎销声匿迹的残障群体,我们能够做些什么?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相关设施、社会保障投入、机构建设与配套措施又该如何协调统筹推进,法律是否应针对类似有关残疾人的情况作出调整和完善,如何避免类似“唯一生活下去的手段是一纸无效婚姻”这样令人悲伤的局面的发生,是我们透过这样一则争议新闻的背后,更应反思的东西。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wu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