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2019.11

打破高校“围墙”?什么该破,什么不该破

来源:清新时报


秋意渐袭,清华西门外的游客依旧排着长龙,一道电动伸缩门、一圈保安,隔开了园子外的人群熙攘、车水马龙。园子里,关于高校是否应该打破“围墙”的讨论还在继续。在我看来,高校是否向公众开放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切不可标榜脱离自身实际的开放。

无论是要求进一步限制游客数量,还是觉得游客游览无妨,这两种主张背后的直接矛盾实际上是高校的游客接待能力和实际游客人数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一直存在。以清华大学为例,据新京报报导,2015年暑假4周时间,共有42万游客进入清华大学参观,人流量最高的一天达到3.5万人。随后,2016年学校在西门开辟了校园参观专用通道,当年暑假通过通道参观的游客总量为22万人,2017年暑假学校则迎接游客23万-24万人。由此可见,即便是在加强了校园参观管理后,节假日进入清华参观的游客人数依旧不是一个小数目。再加上清华周边有圆明园、颐和园等著名景点,以及诸多购物商圈,人流量极大,如果不加限制,游客人数无疑会进一步膨胀。而高校不是专门的旅游景点,游客接待力有限,比如游客专用的餐厅、卫生间等设施都相对不足,对游客的管理也更为困难,据新京报报道,2017年清华大学的校园标志物日晷、二校门都出现被游客损坏的现象。由此可见,部分高校限制游客入校参观的时间和人数实际是权宜之计,尽管无法杜绝客流量大造成的诸多问题,但将风险减小到了校园可承受的范围内,同时也为游客入校游览提供了机会,在主观上并不排斥开放。

当然,对于有条件开放的高校,自然可以争取物理上、主观上都开放,因为在有序管理的前提下,高校的体育场馆、景观资源等投入共享自然能让社会公众受益。部分没有游客人数顾虑的中国高校,也正以不设围墙的姿态迎接游客,西安交通大学新校区就是一个例子。今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正式入驻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其校园的一大特色就是没有校门和围墙。一些西安交大学生告诉记者,位于创新港的新校区方圆几公里没有居民,“宿舍区、学院楼进门都是刷卡、刷脸、刷指纹”。这一点为高校物理意义上的开放提供了启示——推进智慧校园管理,借助技术力量让无形的围墙代替有形的围墙,让师生依旧怀有安全感,让图书馆、教学楼里的学术氛围依旧浓厚。不少知名的国外大学诸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也都通过智慧管理的方式坚持着不设围墙的传统,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然而有人认为,高校在物理意义上限制开放依然会带来诸多问题,比如不利于学生接触社会、不利于学术资源的开放共享……但是,把接触社会和学术开放等同于开放校园,实在有些异想天开。校园中多出一倍的游人,就能让学生多出一倍的社会经验吗?即便增加了学生与社会人士接触的机会,但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武装成“社会人”,效果可谓微乎其微。同时,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学术开放自然不能用物理空间上的开放来定义,公众想要共享学术资源,可以依靠互联网等多样化的渠道。要想破除学术的“围墙”,高校在主观上的开放必然更重要,更需要破除那些横亘在意识中的无形的“围墙”——高校交流合作的“围墙”,学科交叉融合的“围墙”,教育、科研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围墙”……

由此看来,高校有围墙实际不是什么大事。有的高校受客观因素所限不得不建起围墙,但我们期待通过更多的理解和改进,让这座围墙不会越围越小;有的高校用无形的“围墙”取代了有形的“围墙”,让校园管理更智能便利;而那些真正阻碍校园发展、学术进步的“围墙”,还需要社会合力去打破。

(封面图片来源:搜狐)


编辑:wu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