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20.09

深度 |武汉书店,从深冬的困境到春日的重生

来源:清新时报 作者:记者 | 林希颖 戴傲初  责编 |戎渐歆


武汉解封后,武汉昙华林老街区“猫的天空之城”书店(以下简称“猫空”书店)的店长水母,终于同往日一样早早来到书店打扫,等待客人的到来。

四月的最后一天,武汉下雨。书店只来了一位老客人——水母在心底叫他“金橘哥”。封城前,只要是好天气,金橘哥都会出现在店里,每次只点同一款饮料。

“从你们店搬到昙华林开始,我就来这喝金桔柠檬。我只喜欢你们家的味道。”

时隔两个多月,水母终于再一次见到了金橘哥,不过这天,水母没有给他做金橘柠檬,而是另外请他喝了一杯桃桃乌龙茶。

水母有点担心金橘哥会反感乌龙茶的口味,但出乎意料地,金橘哥说:“挺好喝的。”

在这座城市的另一端,百草园书店的店主老王,花了两天的时间,把书店前前后后打扫了一遍。书店还没有恢复营业,但他仍然认认真真地把容易招惹蚊子的杂草铲去,把院子里种的花修剪整齐。

百草园书店不大的店面里堆满了书。老王在他的书桌前坐下,就仿佛坐在一座由书堆成的小山丘里。猫安静地蹲在他的脚边,他用潇洒自如的笔迹,在给参与“盲选”活动的读者挑选的书上写下“美好的事物都会如夏日而至”,然后小心翼翼盖上了百草园书店的印章。


困境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全国大多数的书店经营者都陷入了巨大的困境。据实体书店联盟“书盟”2020年2月初对全国1021家书店的调查,截至2020年2月5日,90.7%的书店选择停止营业,超过99%的书店没有正常收入。[1]

对于身在武汉经营书店的水母和老王来说,2020年是书店命途多舛的一年。

1月23日,武汉封城,“猫空”书店所在的昙华林商场关闭营业。“猫空”书店跟着武汉城一起按下了暂停键。被迫停止工作的水母在宿舍里,一个人呆了六十多天。封城的两个多月里,书店的租金和物业管理费依然需要照常上交,尽管依靠政府一共几百块的稳岗补贴和公司每月提供的生活费,水母勉强能够维持生活,但这些救助对书店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在病毒到来之前,老王和百草园书店就已经提前遭遇了变故。

这次百草园书店经历的第三次被迫搬迁。在此之前,百草园书店已经辗转两地,直到2017年,老王才终于在武汉教育技术装备处提供的场所,找到了百草园书店的黄金地址。而2020年1月初,武汉教育技术装备处,突然下发一纸通知,决定收回房屋不再对外出租,命令书店过年后立刻搬走,并在1月15日将书店断水断电。这一变故彻底让老王乱了手脚。

“开了10年书店,耗去了我人生10年光景。”老王说。

如今线下实体书店本就利润微薄,再度易址无疑是雪上加霜。眼睁睁看着近三年来苦心经营的成果将毁于一旦,34岁的老王开始盘算放弃的可能性。

“如果现在回头,还有20年的时间,可以让自己去做别的事。”他说。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老王的任何决定都陷入停滞。书店的去向问题一再被耽搁,他既无法搬迁,也无法营业。每天都会接到读者打来的电话,老王一遍一遍地向读者解释书店目前的困境。

“我已经解释得都快不好意思了,心中充满了无奈。”他说。

读者的期待让老王变得更加焦虑。在他看来,书店面临的困境早就存在,疫情只是将它“推向了生死关头”。老王关注到“武汉这几年倒闭了不少好书店”,2017年,开了十几年的天卷书店黯然收场,甚至连很多读者都不知道它是何时关门的;2018年10月,经营了9年的德芭与彩虹书店宣布关店;2018年11月,坚持了11年的豆瓣书店关闭……实体书店的寒冬因为这次疫情变得更加难捱。

今年恰逢百草园书店十周年,但目前书店已经三个多月没有收益了。”老王说,“我真的没想到会如此动荡地度过这个春节。”


遇见

对水母和老王来说,书店是他们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若不是因为“猫的天空之城”,水母可能不会和武汉这座城市结缘。

几年前的水母,在大连附近的海边,意外地发现了一家名叫“猫的天空之城”的书店。正值夏天,她站在书店的木栅栏旁,可以听见远处海浪轻轻拍打沙滩的声音。店里的书架上摆满了书,“寄给未来”明信片墙上塞满了客人写的明信片,白墙上挂着水彩画,木质的书桌和地板看起来温暖明亮,水母觉得“自己仿佛到了天堂”。

2009年,第一家“猫空”书店诞生于苏州平江路。老板的妻子姓毛,两人又都很喜欢宫崎骏的“天空之城”,于是这份来自老板的浪漫礼物便有了这样一个名字。从一个只有四张桌子的小店开始,“猫空”逐渐建立品牌,至今已开遍全国30多个城市。

大四还没毕业,水母就正式入职了“猫空”。“学生时代,我是语文课代表兼写字课代表,特别喜欢文学。”她这样解释自己选择书店店员的理由,“本来也想过做图书管理员,后来发现,书店店员这个工作身兼多职,又是咖啡师又是甜点师,还是半个邮递员,就很有趣。”

水母入职后,在大连的“猫空”书店做了一年多的领班,后来又做了三个月的储备店长。直到现在,她已经做了四年多的书店店长。“猫空”公司会安排自己的员工在全国的书店进行工作调动,水母也跟着“猫空”去看了很多城市。去年四月,她从大连来到武汉。站在这座古老的内陆城市面前,水母由衷觉得,武汉太大了。

“以前只在古诗词里出现的地方,现在真的出现在了眼前。”

大江大河交汇的武汉,和她的故乡大连太不一样了,但这个女孩决定在此安定下来,经营起昙华林街上的“猫空”书店。

昙华林是武汉的一条老街区,2014年可能是它最好的年华了。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文艺小清新的风格使得无数的旅客慕名而来,也有无数的店主来寻找自己心中的“月亮和六便士”。然而,成为了“网红”老街的昙华林,没过几年,便因为过度商业化逐渐走向了败落。

昙华林不再是热门旅游景点后,街坊邻居成为了“猫空”书店常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来二去,水母认识了不少“忠实粉丝”:每次到店里只喝金橘柠檬茶的“金橘哥”;每一周都会来书店买书的“读书姐”;在水母看来,正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样,“猫空”书店往往会“吸引来气质跟我们差不多的客人”

同样因为书店来到武汉的,还有百草园书店的店主老王。

2010年,在武汉上完大学的老王,不顾家人“开书店没前途”的反对,毅然决然地选择留在武汉,在当时的华师文化街上,创办了百草园书店。

一开始的百草园,只有三十多平方米,堆满了老王一本一本读过后最终挑选出来的书。

书店的头两年,他过得很拮据。为了省去几十块钱的物流费,老王每一次都亲自骑自行车去取货。有回下雨,他一个人把三四百斤的书捆在后座上,推着车走回书店。狼狈的模样恰被一个读者撞见,突然涌现的羞耻感让老王猛地一松手,书“哗啦啦”地跌到了水里,浸湿了一半。

因为他用心的经营,书店的生意慢慢起色,直到2014年底,老王终于还清了外债。第一次,他真正感觉到“自己拥有了一家书店”。

后来,因为店铺的原因,百草园书店两次易址,最终来到了现在的位置。在这里,他把原本简陋的房子改造了百草园书店,并亲切地称这里为“阳光码头”。月季花肆意地在院子里生长着,小猫趴在露天书桌的阴影里打盹。他在书店里按上投影仪,时不时举办一些观影、音乐分享之类的活动。到了冬至节,他还会邀请读者来书店一起包饺子吃。

“在百草园书店,你唯一需要持有的状态就是自在,像在自己家的书房一样。”这句话被老王特意贴在了百草园书店墙上。


自救

就在老王打算放弃书店这份事业的时候,有些东西却改变了老王的想法。

疫情时期,有许多读者给他打来电话,或者发来微信,询问他书店的情况如何,以后怎么办,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这些意料之外的关心,忽然让老王看见,百草园书店原来“也是被四方惦念着,它与武汉的关联竟是如此紧密”。

疫情结束后的武汉,很多人的心里会有创伤。如果我能够把这样一个温暖的书店开下去,也许会给他们一点点疗愈的作用吧。”老王觉得,百草园还应该继续下去。

于是,在疫情期间,他开始了书店的自救。

他在网上发起“盲选”活动,邀请读者给出三个关键词,由他据此挑选2到3本总定价在100元以上的书寄给对方。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不要拆封,他还会在每一本书上写一句话,同时盖上百草园书店的特制印章。

“这不仅是一次与读者隔空交流、互动的方式,我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读者寄去从武汉来的惊喜。”老王说,“百草园十年,我也想看看,我们书店到底和读者的匹配度有多高。”

令老王意外的是,短短两天时间的盲选活动,就收获了四百多位读者的参与。老王打算用这笔盲选换来的钱,为书店购置一台钢琴,以供书店将来开展音乐活动。“当然所有的读者都可以免费使用,这次盲选全靠疫情期间读者对书店的支持,我想把这些钱用来服务读者。”他说。

音乐活动是老王一直在坚持的一件事。1月16日,就是书店在被断水断电后的第一天,老王在百草园书店里举办了一次“烛光中的鉴乐会”。他称之为“黑暗中,正是群星闪耀时”。老王请来他的古典音乐撰稿人朋友来讲故事,并在书店里点起了几盏蜡烛,甚至还拿出了读者送的他一直舍不得喝的红酒。

“今夜还吹着风,想起你好温柔,有你的日子分外的轻松。”旧日的歌词在烛光里轻盈地飘着,屋子里的人听着肖邦,哼着里姆斯基克萨夫。

老王格外期盼着这样的日子,能够再一次回到百草园书店。

而身在宿舍的水母,也在线上小心翼翼地维系着书店与客人之间的联系。她在微信上建了一个云分享群,虽然只有二十来人,但她坚持每天在群里分享一些书摘,或者自己看到的新闻。

四月三日,她在群里分享了《人生海海》里的一段话:“我像三月里的桃树,一夜之间变成一幅画、一本诗,花枝招展,灿烂得连自己都认不得。”

4月8日,武汉解封。水母申请的复工备案一被通过,她就立刻重新开启了书店的大门。但因为大部分小区还处在封闭式管理,昙华林的街上并没有什么人来往,书店四月的总营业额,可能连以往两天的收入都不到。“每一天的收入3到50元,甚至连水电费都担负不起。”她说。

但她相信,一切都在慢慢好起来。她也在期待着属于书店的,和那棵三月里的桃树一样的“一夜之间,灿烂得连自己都认不得”。


重生

随着武汉大地上的病毒一点点被消灭,属于这些人们的生活,正在逐渐回归往常。

4月22日,武汉地铁全面恢复运营,水母的书店里来了一位小哥。他告诉水母,他坐了两个小时的地铁,就为了来店里喝一杯丝袜奶茶。

“他说他在家里天天想,”水母说。“那一天,书店就他一个客人,从早上一直呆到了我们关门。当时政府要求我们下午五点就关门,他还问,什么时候恢复营业到晚上,他一定要在店里呆上一整天。”

还有一位大姐,也是水母书店的老客人。她告诉水母自己很想念“猫空”书店,但小区还不让出门。于是她给水母快递了她朋友出版的新书,得知这个消息的水母,感觉仿佛有一股温热的泉水流过了她的心头。

那位喜欢金橘柠檬的大哥,也恢复了往日的到访频率。

他仍然坐他最喜欢的位置,一如既往地点金橘柠檬。“其他的客人不太点这款饮料,店里的金橘,基本都是为他准备的。”哪怕上回水母请他喝了一杯“好喝”的桃桃乌龙茶,下次再来,他仍然还是维持着这个习惯。“他还是一个特别环保的人,每次点都不要吸管,一年下来,就可以节约一两百根。”水母笑称。

“他来我们这儿写字,一坐下来就会疯狂写字。我也不知道他在写什么,我们从来不过问。这么多年,他应该写了好多好多的本子了吧。”

这些性格各异,甚至在其他人看起来有些古怪的人,都在这里找到了属于他们的空间。而水母的每一份坚持,都是因为“有他们在”。

无论疫情之下的书店显得多么艰难,她还是想要继续这份工作。“因为喜欢,那种喜欢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觉得不够用。”水母说。

老王则在规划着百草园书店的未来。

他决定再度搬迁百草园。“新的地址我已经看好了,就等着武汉完全恢复正常。”对老王来说,大学全面复学并且人们出行自由,就是武汉重回生机的一刻,他将守护着他的百草园书店等待这一天的降临,这也将会是百草园书店的重生。

他仍然在照顾着书店里自己养的那些花儿。五月,月季花开得肆意而张扬,老王把花剪了下来,整整齐齐地插到了水瓶里。他在微博上写道:“虽然很舍不得,还是剪了下来。今年的花开得太好了,可惜没有一个人能看到……”微博发出没多久,他意外地收到了五十多位读者的评论:“我看到了呢,花开得正好。”

他下定决心,要为那些向往理想世界的人保留一个去处。“书店开久了,积累的和读者之间的情感,是非常纯粹非常真诚的。依托书店这个物理空间产生的眷恋感,会让人特别舍不得。”老王说。

而“猫空”书店的水母,也期待着鲜花重新开满书店的每个角落。每到节假日,水母都会在书店里插满鲜花。今年因为经济上的困难,她还没来得及给花瓶装上鲜花。

“但我相信实体书店一定会有它的未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好了,对精神充实的追求就会更多。实体书店的氛围是电子化不能替代的。”水母说,“大环境好了,书店也会好。希望大家都生活明朗,可以有心情来书店逛逛。

“猫空”书店“寄给未来”的明信片墙上,四月以前的明信片已经全部寄出去了。水母盼望着,有人来给2021年的春天写张明信片。

在城市另一头的百草园书店,老王亲自在栽种的黄瓜已经结出了小果。他同样在期待着,等到黄瓜成熟的那一天,武汉城能够传来更好的消息,他的百草园书店也能迎来它的春天。


编辑:wu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