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19.10
“编也网友,查也网友,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笑也学生,骂也学生,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横批:石在火不绝
“我实在没有说过这样一句话 。”——鲁迅
不知从何时起,鲁迅成为人们“伪造”名人名言的第一人选,有些“金句”更是真假难辨。今年5月8日,北京青年报以《一键查询引热搜 鲁博官网多次宕机》为题,报道了网友竞相通过北京鲁迅博物馆官网资料查询在线系统,搜索鉴定网传鲁迅语录真伪,致使该检索系统瘫痪数十次的事件。集大众娱乐精神于一体的鲁迅语录之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晚睡的人,没对象。”……在网友杜撰的鲁迅语录里,有与鲁迅个人经历有关的,也有随便拿一句话就冠上鲁迅之名的。在网络生活中,这种杜撰无伤大雅,甚至有博人一笑的娱乐作用。而一些流传甚广的鲁迅语录和表情包似乎已经成为当代网友在这个亚文化圈子里的一种身份标识和同类符号。在聊天、互动时不经意抖落一些,如果对方回敬上一句,那么双方仿佛就达成了某种心理共识:看来也是个网上冲浪的,表情包可以管上了!
在娱乐之外,网友编语录的初衷或许和高中写议论文时编名句时的心态是相通的。抓耳挠腮也想不出名句时,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悄悄编上一句,从自己的记忆库里悄悄拎出一个看起来像会说这话的名人,两相叠加,一不会被很多人注意到,二不会有人去查证,三没有严重到需要被怪罪的地步。既没有后果,又能大幅度增加可信度,还能抓人眼球——曾被用在高考作文场上的路数或许已经被内化为每个网友都能自如运用的一种工作模式。虽然在后续要求严谨诚实的更高等教育里抖不了这样的小机灵,但是隔着一块屏幕,在大多用于消遣娱乐的虚拟网络上说些玩笑话,又怎会被苛责呢?
在这些伪造的词句里,鲁迅不再只意味着月光下的猹,被扯坏的风筝,圆规似的腿,春天村里来的狼和枪声下的鲜血,也有了贴近人世的烟火气息。鲁迅的后辈周令飞也表示,过去在学生当中流传一句话,叫“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学生们认为读鲁迅的书很枯燥;而今网络上出现的鲁迅语录热,不管是不是鲁迅说过的话,至少折射出社会大众对于鲁迅的一种关注。
用杜撰和恶搞将原本高高在上的文化带入民间,调动民间自发的力量去了解鲁迅,或许是杜撰语录在给人带来快乐之外更大意义上的价值。毕竟,春风一度又一度,鲁迅的作品虽然几经增减,却依然牢牢扎根在中小学教科书上;关于“到底要不要读鲁迅”的争论一波又一波,鲁迅所著的借阅率依然居高不下。话说回来,又是一年新学期,不知这一届的学生,能写(bian)下(chu)多少名人名言呢?
2023.08.14 13:45
11
2024.12
11
2024.12
11
2024.12
2025.01.03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