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2020.11
当《明星大侦探》没有了烧脑推理,当《吐槽大会》没有了犀利辣评,当《青春有你 2》没有了粉丝砸钱助力,你,还会看吗?
2020年2月21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向大众公布最新《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网综新条例正式出炉。
《细则》的出台不仅让界内专业人士直呼“人生艰难”,不少网友也开始对网综的未来表示担忧。近几年来,网络综艺从无到有,从萌芽初现到发展壮大,在史上最严新条例的“重拳出击”下,到底该何去何从?
网综历史:野蛮生长六载
2014年年末,《奇葩说》横空出世,以其娱乐性与思想性并存的内容令人眼前一亮,开启了网络综艺的大门。人们不禁感慨“原来综艺还可以这么做”。这一年,被认为是中国的“网综元年”。
2015 年是网综爆发的一个风口,平台对内容制作领域的布局逐步深入,吸引了更多资本加持。搜狐网相关文章中的数据显示,2015 年视频网站对于自制内容的投入高达20亿元。
进入2016年,网络综艺开始真正崛起,经过了前两年的“摸着石头过河”后,网综自此进入“大片时代”。《吐槽大会》、《拜托了冰箱2》、《明星大侦探》、《晓松奇谈》等一大批形式新颖、内容上乘的高质量节目纷纷上线。
2017年, “超级网综”时代到来,网综市场井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发布的《2017网络原创节目发展分析报告(网络综艺片)》显示,2017年新上线的网综有197 档,播放量总计 552 亿 次 ,同 比 增 长120%。
2018年上半年,网综市场在类型题材上迎来了全面的爆发。《偶像练习生》开启中国 101 系偶像团体元年,《这!就是街舞》将小众的街舞文化与专业艺能相结合,《这!就是铁甲》集结48 支国际顶级格斗铁甲战队与新媒体技术融合。
这更是网综全面超越台综的一年。五大卫视季播综艺收视率集体缩水,最高平均收视率从 2.8 跌至1.9,平均收视破2的辉煌不复存在。
2019 年,老牌网综《明星大侦探第四季》、《变形计第十七季》播放量依旧可观,新综艺《密室大逃脱》、《哈哈农夫》、《女儿们的恋爱》播放量也超过20亿。
六年的时间里,网综从学习电视综艺到逐渐持平并出现反超态势,更年轻的受众定位、更新颖的形式、更开放的内容使得网综成为电视综艺的有力补充。
同时,网综的审核制度一直较为宽松,直到 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才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网上网下统一标准的规定。 “野蛮生长”的网络综艺,也存在诸多问题。
快节奏的追求利益下,同质化现象越发严重。街舞节目几乎同时出现了《热血街舞团》、《这!就是街舞》,机器人节目也几乎同时上线了《这!就是铁甲》、《机器人争霸》。同一时间相同类型节目的上线,造成流量的分散,也使得观众对相同类型节目有了直观的对比与选择。
《这!就是铁甲》的豆瓣评分人数达到一万五千人,评分也有7.9分,而同时间播出的《机器人争霸》虽邀请到了一众流量明星,却依旧没有带动起流量与口碑,豆瓣上不到五千人打出了5.6分。
一位看完全集的网友评论: “补完了,后面直接不想看,废话多、广告多、明星多、煽情多、机器少、打斗少、机器还老坏!还没替补机器!还有尬聊,真尴尬!”
刻意增加广告时长和数量的现象也频繁出现。在没有充值会员的情况下,优酷广告长达95秒,腾讯视频75秒,爱奇艺60秒,部分网综还在中间时段插播 15 秒的强制观看广告。正看到精彩紧张之处,突然蹦出来的某品牌宣传广告实在是影响视听体验。 “现在充会员,有时候就是为了躲广告,结果现在又推出了会员专属广告,虽然可以跳过,还是觉得很烦。”一位开通了会员的网友这样吐槽。
此外,炒作话题成为另一种常态。有网友戏言: “如果一个网综不上几次热搜引几场战,那它都不好意思说播出过。”目前播出的《青春有2》,每次更新都会占据多个微博热搜, “冰清玉洁”、“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以及话题练习生的个人热搜层出不穷,节目也依靠这些槽点、八卦迅速出圈。有网友戏称《青春有2》已不是唱跳综艺,而是搞笑综艺了。
《细则》出台:矫枉还是误伤?
2020年最新出台的《细则》包含了 94 条实操性较强、较为具体的细则,分为通用细则与分类细则两大部分。通用细则从主创人员选用、出镜人员言行举止、造型舞美布设、弹幕花字表情包的使用、节目制作包装五大维度作出了规定。分类细则的规定范围则几乎囊括了热门网综的所有类型。
加上2020年3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针对网络综艺的规定越来越多。
脱口秀节目一向是网综里的重头戏。《细则》提出了针对此类节目的15条规定,从“出镜人员言行举止问题”之中明确提及的“(不得有)出镜人员相互之间过度调侃和挖苦”这条规定,就可以感受到《吐槽大会》《奇葩说》等节目可能面临的艰难处境。
《细则》还明确规定不得在节目中设置“花钱买投票”环节,不得刻意引导、鼓励网民采取购物、充会员等物质化手段为选手投票、助力。从《偶像练习生》开始,砸钱送练习生出道已经成为了101 系选秀节目的共识,充会员、买饮料的打投方式,为节目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如今,《青春有你 2》依旧延续此种方式,不知节目制作方会如何应对新规的约束。
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第八类“有角色扮演的故事推理、演绎类节目”之下的条目— —“不允许对破案过程等进行过度娱乐化表演与表现”。可以想象,《明星大侦探》若是没有了探案过程中嘉宾间的逗趣,看点会大打折扣。
《细则》出台后,有人认为“这样的规则正当其时,有利于树立正确价值观,净化文艺娱乐圈”,但更多网友却表示了担忧。他们尤其关注那些明显会受到《细则》影响的品牌网综的命运,担心它们会被强制下架或被勒令整改,害怕自己心目中的网综“白月光”一去不返。
观众的预期,来自近年来对上星综艺(在电视台播出的综艺)的整改,不少节目经历了下架、停播、整改,成了一去不返的白月光。
以《明星大侦探》和《我是大侦探》为例,2016年《明星大侦探》网综上线,嘉宾置身于案件场景中寻找真凶,对扑朔迷离的案件进行推理分析。集“飙戏” “玩梗”于一身的“明侦品牌”成为了很多人的综艺白月光。 《明星大侦探》不只是一档综艺,每一期的剧情背后都是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探讨。在第四季《逃出无名岛》一期中,别有用心的“绿巨人”召集了网络上一群热衷于“伸张正义”的“键盘侠”,利用他们完成了自己的谋杀计划,令人不寒而栗的案件引发了人们对网络暴力的思考。
另一档与《明星大侦探》内容相近的上星节目《我是大侦探》播出后,收视结果却与《明侦》截然不同。两档节目的区别在哪里?在上星的限制下,凶手被更改成“关键人物k”,杀人案件的破获变成了“是谁让他晕倒”。高强度的悬疑与推理被稀释,节目的设置更加偏向娱乐化、通俗化,所着眼的问题更多是密室的破解与嘉宾身份的猜测,老少咸宜、欢乐下饭,却失去了头脑风暴的快感。作为上星综艺,《我是大侦探》符合所有规范条例,却鲜少有人愿意反复观看研究。
知乎上有评价说: “看明侦的时候我觉得我是傻子,看我侦的时候我觉得它把我当傻子。” 《我侦》像是被贴上了封条、束缚了手脚的《明侦》,被限制的恰恰是节目最吸引观众的特色。
尊重受众:自由与责任
监管者限制的不只是创作者,同时还有受众。受众能够看到什么,取决于创作者的努力与监管的放行。
在过去的几年里,职场关系、独居青年、空巢老人、原生家庭等一系列较为尖锐和敏感的话题依托网综被人们“看见”;烧脑推理、故事演绎、悬疑探案等题材,也给年轻的网综受众带来了“合家欢”电视综艺之外全新的观看体验。可以说,比上星节目更少的限制、更多的自由成就了网综。
《细则》出台后,有网友发表评论: “限制太死,以后真 的 要 没 有 好 综 艺 可 看了”。还有许批评针对的是《细则》的语焉不详。在公布的文件中,出现了大量的“略”与“过度”的字眼,关注新规的人们有着共同的疑虑: “略”的尺度是谁在把控? “过度”的含义又是谁在考量?看似明确详细的内容,是否具有实操性呢?
但受众也并非完全反对限制。在公布细则内容的微博下, “早该这样了” “这个必须有” “建议停播一部分综艺节目,全程没有营养,毫无意义”一类的评论与批评《细则》限制过多的评论声量相似,也有许多网友直接展开了辩论。
制作者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但监管方也需要提供合理明确的规范,保障制作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创作自由。自由与责任,需要的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取缔,而是二者之间精准巧妙的平衡。当二者处于最精妙的平衡,千万受众的满意度才会提高,整个网络综艺的话语环境才会更好。
参考资料:
《网综新政策公布:弹幕、花字受限,明星大侦探遭遇危机?》
https://xw.qq.com/cmsid/20200224A082P400
《中国网综的这5年:告别纯娱乐,奇葩也要有内涵》
https://zhuanlan.zhihu.com/p/45220697
《2018年中国网综观察报告》
https://www.sohu.com/a/285716682_133315
2023.08.14 13:45
23
2024.10
23
2024.10
23
2024.10
2024.06.14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