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0.11

《我和我的家乡》:乡情面前,不妨做个低泪点观众

来源:清新时报 作者:栗珂宇

双节已过,再次返乡的日子还有很远。

在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中,一部献礼片 — —《我和我的家乡》(下文简称《家乡》),继去年《我和我的祖国》之后再次在影院中为佳节添彩。上映 15 天票房已破22亿,而同档期的其他四部电影的票房总和也不过10亿有余,《家乡》成为国庆档最大赢家。

九位再熟知不过的导演强强联手,徐峥便是其中一位,以“囧系列”为代表,他有太多喜剧佳作赚足了观众的欢笑。加上熟悉的葛优、闫妮、范伟和开心麻花等演员面孔以及震撼的搞笑预告,本以为能像春晚小品那样酣畅淋漓地大笑一场,但大多数人却是笑中带泪地看完了影片。男女老少沉浸在不同的思考与回味中徐徐离场。

落泪,为剧中人和念乡情

电影结束时,影厅的氛围并非其乐融融,许多人偷偷 擦 去 留 在 脸 上 的 泪痕, — —在让人捧腹大笑的喜剧镜头之外,一些“高能泪点”让人许久不能平复。

五个故事总有一个能将人击中。头篇中葛大爷的高超演技足以让人在同一时刻既哭又笑。一个北京老好人在夜市烤肉摊教自己的二舅“解放天性”,却在解放过头时突发高血压晕了过去,一场冒名顶替的骗局就此被揭穿。张北京倒下的那一刻全场哄笑,但在乌龙闹剧的背后,是小人物在社会底层挣扎的辛酸,自己分明已经重病缠身,却装作豁达地为与自己健康不 相 干 的 两 件 事 而 纠 结— —买车,和借钱给亲戚治病。而这种渺小和无助的感觉通过一出喜剧被无限放大和拓展。

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同样催人泪下,蒙太奇式的暴雨镜头剪辑,使时光在现在与二十年前不断切换,范伟饰演的老师蹒跚地在记忆中的小路上,回眸望见小村庄破败的场景,向前看又是无比陌生的现代化世界。回程的路上他因道路湿滑而摔跤,颜料掉进了小溪,水刹那间变成了彩色……三分钟时间里我们揪心地重走着一位乡村教师的漫漫心路。

而范伟所饰演的他只是万千呕心沥血的乡村教师中的一位。近年来,数百万乡村教师、近百万特岗教师、数十万支教教师“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成为最边远贫困地区最美丽的坚守。即使我们这一代的学习条件已不再那样艰苦,在瞬时间我们也都会想起自己故乡的某一位老师也曾付出真心过。

在邓超和闫妮所演的第三个治沙主题的单元中,熟悉的陕北乡音、黄土高原和熟知的西安相声演员苗圃的出现,让家乡在西安的我颇为惊喜。而真正让人有所触动的是结尾时展现的真实的治沙英雄事迹。数据显示,经过多年治理,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和呼伦贝尔四大沙地生态状况整体改善,林草植被增加226.7万公顷,沙化土地减少16.9万公顷。昔日的“沙进人退”变成了如今的“绿进沙退”。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 880 万公顷。经过先前情节的铺垫,或许就更能体会到他们在恶劣环境中的勇气和不易。

而最后“麻花味”十足的《神笔马亮》的泪点则在于马亮在闷热的鸭子玩偶中与“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妻子合影,通过鸭子嘴巴的缝隙看到貌美如花的有孕在身的妻子的那几个瞬间,有厚重的鸭子头套作为遮掩,他内心的愧疚与辛酸只能悄悄地满溢出来。沈腾和马丽的表演也总能以喜剧逗人、以真诚动人。而这种“报喜不报忧”的美丽谎言,于离开家乡求学的人而言,或许也在天天上演。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影响了几代人的旋律,经久不息。当时写完歌词,乔羽心里也没底,因为这首歌和电影《上甘岭》没有什么关系,甚至离战争都很远。当导演问他为什么第一句不是“万里长江波浪宽”时,乔羽回答说: “不管你是哪里人,家门口总会有一条河,河上发生的事情与生命息息相关,寄托着你的喜怒哀乐。只要一想起家,就会想起这条河。”

这首旋律也成为电影首尾的主题曲,诉说着属于每一个人的家乡情怀。在五个故事之间的串场中,抖音视频里的平凡百姓说道家乡特色时自豪又深情的神情同样让人动容。 “家门口的河”被抽象成为故乡最难忘的一幅景致、一个物件或几位重要的人,在这个层面上,这部电影不挑观众,每一个人都可以共情,或许这正是其成功所在。落泪,为剧中人,也为念乡情。

含泪,喜剧总有悲的内核

著名喜剧演员陈佩斯在公开课《大道喜剧院:陈佩斯喜剧表演培训》中反复提到一个理念: “一切喜剧都有一个悲情内核。笑是果,悲是因。是以对自我的折磨来换取他人的喜悦,以自我的低姿态引起对方的优越感。创作过程中,要时时以‘悲情内核’的标准来自我检验。要力图每一组舞台行动、每一个笑点都有成因,都有其悲情内核。要力排无本之末。”

对于这部喜剧电影而言,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包袱都抖得高级和有水平,但大多数笑点的背后都是值得反思的社会问题。回想电影中的一些细节,也忽觉笑点其实是真实乡村情与景的浪漫表达,粉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间难以言说的矛盾与复杂,也消解着小人物湮没或牺牲于时代之悲。

《回乡之路》最后一段所展示的治沙英雄,一定已被许多人忘了。事实上,针对毛乌素沙漠的治沙工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 —四代人辛勤耕耘六十余年,把五千亩沙地变成了绿洲。然而去年某互联网大公司高调宣传公益林和线上植树活动,用“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炒作揽功,仿佛让毛乌素的治沙历史湮没于资本红尘之中,那些真正应该被致敬的人也逐渐淡出下一代人的观念。希望这部电影的这些镜头能够让事实被铭记,而不是只让观众记住邓超的滑稽。

这些不仅是笑点本身背后的“悲的内核”,也是一部喜剧电影在提醒我们关注与让人欣喜的成就背后那些赤裸裸的辛酸的现实,这或许是国庆献礼片除了歌颂之外所能产生的唯一现实意义。

拭泪,你是否也格格不入

想起喜爱以故乡为拍摄主题的第六代导演贾樟柯。他的电影以故乡山西汾阳作为起点,而同我们惯性印象中对于“故乡”、 “乡情”印象不同的是,他作品中的“故乡”是围困电影里年轻人的大环境,是主人公拼命想逃离又无奈耗尽余生的地方。这种围困,在电影中非常直观地展现给了我们,昏暗的色调映衬着绵延的群山和破败的建筑群,营造着停滞的氛围。

电影《站台》中,汾阳县农村文化工作队慰问演出时的那些观众,正是贾樟柯镜头中的普通人,是在几十年城市化大潮中相对没有走在前列的人。贾樟柯想传达的并不是唾弃乡村文明的落后而应该彻底逃离,相反,城市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在此时此地讨论“从乡村出发的写作”,是贾樟柯认为非常重要的事。他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中国变革四十多年……越是城市化,城市化相对应的我们出发的地方 — —乡村,越显得是需要大家讨论、感受的精神来源,是我们的来路。”

“乡村”,不再指几亩农田和几座草房的固有印象,而是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和文化记忆的起点和来源,在这一点上,无论家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我们都能在某个地方找到精神共鸣。 “乡村”也可能指的是乡村与城市、城市化、现代化的社会变革和社会形态改变过程中所有人的物质与精神遭遇,就算是一个从未离开过千万级人口大城市的人,也会遭遇“乡村”。

回到电影本身,我们仿佛不能再说那些乡土情怀与对乡村陌生的我们无关,在精神内核的层面上我们也并没有与这部电影格格不入,“只有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或许这样的思考也更让我们明白谈论老一辈人“乡村情结”的意义,也在时代浪潮的裹挟下重新审视自己身上有哪些故乡的痕迹。

因为,如果当你一开始就用鄙夷的眼光看待所谓骗取眼泪的商业片,而非怀有敬畏之心去聆听故事,你就已然失去了这份幸福 — —在习惯快餐消费的时代,现实复刻也好,浪漫叙述也罢,若能随这样一部承载家国情怀的影片共鸣、共情,甚至共同流泪,倒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幸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wu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