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2.06

王丽平:一弯弦月照童话

作者:王丽平:一弯弦月照童话

曾经的渔妇成为了教皇,她脚踏方凳,身坐高台,头戴双层皇冠。在黑夜中,一根根蜡烛排列在左右从低到高的柱子上,两侧星光闪耀。一道光芒从她身后照入,穿透了室内的黑暗。就好像有神明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几位信徒拾阶而上,虔诚跪拜。教室里的所有人都仿佛进入了格林童话《渔夫与渔妇》的世界。


被同学评价为“世界名画”的这一幕演出实际上极为简陋:凳子是从教室外临时搬来的,紧挨着窗台;皇冠是生日蛋糕附赠的纸皇冠,星光是手机的闪光灯;光芒来自此前一直紧闭的窗帘拉开的缝隙。所有表演者,包括宫殿和蜡烛,都是选修课《德国浪漫派的道家阐释》中即兴表演的学生们。


下课铃响,任课老师王丽平将围成一圈的活动桌椅摆回排列整齐的原状,解释道,如同一轮满月的圆圈“能够形成能量的闭环”。


月夜与童话

“浪漫派的夜空中挂着的是一弯上弦月,未满但会满。”

月夜,是清华大学外文系副教授王丽平对浪漫派的直观印象。从大学时期第一次拥抱浪漫派作品开始,王丽平已经在德语文学的道路上走了二十年。


图片

2018年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参与童话研究研讨会的王丽平

图源:https://www.fu-berlin.de/sites/zds-peking/aktuelles/news55.html


王丽平对浪漫派文学的兴趣始于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在怀念恋人的散文诗《夜颂》中,诺瓦利斯写道:“这是在你,黑夜之中最初之梦。梦过去了,可是留下它的光辉,对夜空和它的太阳、恋人的永远不可动摇的信仰。” 


“夜”正是浪漫派的代表性象征之一。兴起于启蒙运动之后的这一思潮,形成了与前者完全不同的风格。启蒙强调理智,是“明亮灼眼的太阳”,但人注定无法成为完全理性的存在——在透过满墙敞亮窗户射入教室的日光中,王丽平描述道:“浪漫主义的一个典型意象是月夜,暗中之光,神秘、静谧。”


“白天不懂夜的黑。”她这样形容两种思潮间的张力。在现代的工业社会中,人开始异化,而在浪漫主义中,人们探索着内心的神秘与美丽,正如另一位令王丽平印象深刻的浪漫派诗人艾兴多夫在《月夜》中所感叹的——“夜星是多么明亮”。


在北京大学读硕士期间,王丽平接触了浪漫派的艺术童话,被文字中的神秘氛围深深吸引,而同时旁听的道家哲学课程,又从另一个方面给予她新的震撼。


“当时我就感觉中西古老的智慧中是有相通点的。”她说着点了下头,“后来看到有研究说老子是月神崇拜,我觉得很奇妙,很想进一步研究。”


在这些巧合和吸引之下,“格林童话与道家哲学”成为了她博士论文的主题。


图片

格林兄弟肖像

图源:格林兄弟博物馆(GRIMMWELT Kassel)


在王丽平看来,格林童话与道家哲学都重自然,轻智巧。在童话中,人物的行为模式有三种,“合道”、“离道”、“背道”。比如在《渔夫与渔妇》中,比目鱼在这个故事里是“道”的暗喻。一开始,鱼开口请求放生,渔夫立刻照办,没有智巧之心,是“合道”的。但渔夫从海边回到家后,渔妇作为智巧的象征,要求丈夫向鱼索取回报。尽管渔夫认为这些要求过分,实际却一起享受着物质财富的增长与地位的提高,最终支持渔妇成为上帝,即妄图成为“道”本身,这是“离道”。“离道”之人最终失去了一切,回到了故事最初的那间小破屋。


然而,这一结合起初进行得并不顺利。德国文学、浪漫派、道家思想,这些概念并不新奇,但将两者“中西合璧”,却是人迹罕至的领域。研究方向的文献中既有印刷模糊的花体字,又有独具特色的手写旁注,光是辨认就需要很多时间,遇到重要的部分,王丽平还将其译成了中文。


图片

《格林童话》(儿童与家庭童话,Kinder- und Haus-Märchen) 

图源:格林兄弟博物馆(GRIMMWELT Kassel)


“学术真的很耗费心力。”王丽平说,“但也很有趣,有时甚至还像在童话中一样神奇。”比如在2016年6月,王丽平接受了德、奥、瑞三国国家电视台3sat 《文化时间》(Kulturzeit)栏目的采访,这是一档很多德国知识分子关注的节目。“我在留学时期也常看,但是从来没想到有一天会在这个节目看到自己。当看到节目组和观众聆听我对浪漫派的《格林童话》进行道家阐释之时,童话之感油然而生。”


图片

王丽平(左一)在《文化时间》(Kulturzeit)栏目中 

图源:https://www.3sat.de/mediathek/?mode=play&obj=59466


另一个神奇的学术经历同样发生在2016年。这一年,北京大学举办了一场学术报告,报告人居然正是王丽平曾在博士论文中多次引用的、研究中西哲学的知名学者Günter Wohlfart。


“刚下课,我就急匆匆地赶过去了。”王丽平在椅子上一下坐直了,试图用激动的手势再现自己当时的心情,“就好像书上看到的文字,突然‘啪’的一声成了现实的人。”


讲座一结束,王丽平便去问Günter Wohlfart先生是否有时间鉴定一下自己的专著。事出突然,她手边一时没有成书,只有打印本。但Günter Wohlfart并不介意,对她的论文投以极大的关注,在北京访问期间读完了全书的第一部分,对这种新的阐释框架非常惊喜。


“他用铅笔认真地手写了批注。”王丽平回忆时仍然充满着当年的激动,“不同的标记显示出他不同的赞同程度。标记符号叠加多的就代表非常好。”


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学术新人,王丽平就这样获得了领域内专家的认可。专著再版之时,Günter Wohlfart先生早已读完整部著作,他不仅对文本校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而且还亲自题了序。2021年年底,王丽平写信向他致以跨年的问候。在回信里,Günter Wohlfart提到,自己在新著中引用了王丽平的专著。


“这简直像童话一样神奇,当年我引用他,现在他引用我。”王丽平说,“这就像是上弦月带来的喜悦,虽然知道自己的研究尚不完满,但却鼓舞人不断追求完满。”


图片

Günter Wohlfart教授为王丽平专著所题序言

图源:受访者


当童话撞上现实

2016-2017年秋季学期,王丽平在清华开设了“德国浪漫派的道家阐释”课程。


课程表演环节的灵感来自一位德国心理学家在北京开设的课程,他介绍了借助童话故事,以戏剧表演的形式进行心理疗愈的心理咨询方法。王丽平深受启发。


“演戏其实是游戏,基于席勒的理论,人在游戏中才是‘全人’。所谓‘全人’,指的是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协调统一。”王丽平说,“游戏中,参与者既是放松的,又是极为投入的。”


她决定将童话表演作为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德国的美学、哲学、文学中曾对王丽平产生强烈影响的作品,如今随着一篇篇浪漫主义童话,再次进入了她的课堂。


一个童话故事世界的建立始于配乐朗诵。关闭电灯,拉上窗帘,黑暗笼罩一切。选择这一个童话的小组同学在中央围成一圈,其他同学则靠在教室墙边,形成一个更大的圆圈。一个小圈,一个大圈,地上放着一盏同学自带的小夜灯,柔和的黄色光晕从同心圆的正中间散开。小组成员自己选择配乐,分不同角色朗诵故事,其余同学则默默倾听,从阅读之外的全新角度感受这个故事。


第一层感知之后,是大部分同学最为期待的一个环节:即兴表演。


“即兴”的自由度从选角阶段便得到充分体现:同学可以选择任何心仪的角色,一人多角、两人一角的形式也极为常见。可供选择的“角色”也远不止短小的童话故事中为数不多的人类主人公,与经典的王子公主同样重要的,是咆哮翻涌的大海、遮天蔽日的森林、狭小简陋的茅屋、金碧辉煌的宫殿,甚至不断更替的日月。这些“角色”中饱含着意味深长的象征意义,同样需要更多同学齐心协力进行诠释。


图片

即兴表演

图源:受访者


表演更基本是即兴发挥。在《渔夫与渔妇》中,近十位同学共同扮演“大海”,面对渔妇愈发贪婪的要求,他们穿脱着不同颜色的衣服,通过展现海水颜色的变化,表现出海浪逐渐汹涌的状态。动作的变化代表着情绪的变化:半蹲时风平浪静,起身走动时有所不满,再到用脚跺地板、围绕场地中心转圈,最后跳跃而起,将大海的愤怒推向高潮。


开演前短暂的十分钟磨合往往只够制定简单计划,实际表演中,每一次的情感升级都来自个别同学的即兴反应。在最初的安排里,“跳跃”被作为表现情绪至高点的设计,而实际演出时,激动的同学们提前跃起,“海面”的“波涛”比计划中更早地剧烈翻涌了起来。


“最后一次要怎么演啊?”一位同学小声发出担忧。


但在几乎无光的“黑夜”环境中,情感的酝酿比想象得更容易。渔夫再次转达了妻子的无理要求后,一位“海水”直接抱起了另一位“海水”,朝他猛冲了过去。受到愤怒的感染,其他扮演“海水”的同学纷纷效仿,渔夫吓得连忙后退。


“当时真的觉得大海要将我吞噬。”渔夫的扮演者直到表演之后的交流环节依然心有余悸,“这是整场印象最深的片段。” 没有任何一句台词的大海,就这样成为了那场表演的高光时刻。


与表演形式一样,在王丽平的课堂上,童话故事的既定走向也可以被挑战。总有人怀着改变必然结局的想法尝试即兴表演——“但有趣的是,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具体情节之后,未必能够导向他所计划的新结局。”王丽平说。


这样的挑战与失败,同样是理解童话内涵的途径。在《渔夫与渔妇》的故事里,渔妇一次又一次地对比目鱼提出要求:从别墅到宫殿,从成为国王到成为教皇,这些心愿一一实现后,在她要求要像上帝一样时,比目鱼终于惩罚了她。


扮演渔妇的同学对扭转结局信心满满:“当上教皇就收手,比目鱼不就拿我没辙了吗?” 但在表演的情景中,大家发现,其实不需要落下最后一根稻草,故事也会按照既定的道路发展。


在成为教皇之后,“渔妇”坐在桌椅叠成的高座上,头顶几本厚书作皇冠,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他不需要比肩上帝,就已经引发众怒,大海翻涌而来,直接冲垮了教皇的宫殿,欲望之海淹没了他自身。


在表演之后的集体讨论环节,饰演渔妇的同学承认,故事还是应该是这样的结局。“做四件坏事和做五件坏事并无本质上的不同。童话里总是喜欢一而再,再而三,最后的结局已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因为量已经形成了质的变化。”


王丽平给予同学充分的展示与思考的空间。格林兄弟的童话本身就不同于寓言,不会在故事末尾明确宣告寓意,而是让读者自己去回味故事的内涵。王丽平的课程也是同样的风格,在表演和交流之中,同学们自然地产生问题,自然地去探讨并得出结论。在朗诵和表演环节,她很少直接参与,一般等所有同学发言完毕才做点评。王丽平更愿意在报告环节提问,与同学们一起,围绕他们的展示内容深入讨论。


“朗诵、表演、演后讨论环节大家可以任想象驰骋,报告环节却要严谨求证。”她描述道,“就像是黑夜与白天的结合。”


图片

《灰姑娘》海报

图源:迪士尼2015电影


寻找童话的永恒价值

“我希望同学们通过童话,能看到一种‘清澈’的人生态度。”王丽平说,“幸福之花绽放于清澈之心,简言之,因清而华。这是格林兄弟给出的幸福之道的精髓。”


在此前提下,就能更好理解丰富的感受力与万物彼此间的情感联结缘何是童话世界的一大特征。“在你习惯的角色与视角之外,还有更大的世界。比如在你演一草一木、一桌一椅的时候,可能会有自己表演前完全意想不到的感受。”王丽平说。在她的理解中,一个拥有丰富感受力的“清心”之人,不会伤害他人与自己。


她将这种感受与联结贯穿到课堂的各个环节。有时候王丽平会设计一个特殊的“自我介绍”仪式,让每个人了解彼此、敞开心扉。同学们在悠扬的乐声中排成两列,相对而站、彼此伸展双臂,相向弯身致意。不需要介绍自己的名字和专业,只在暗暗、静静的教室里,在如“月夜”的氛围中,大家的指尖偶尔轻触。


“在这样的氛围下指尖相触的感觉是很震撼的。”这是很多同学的感受。在一片静谧的环境中,全部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指尖之上——“你可以感受到好奇、开心、紧张、温暖、神秘等等内心极活跃的他人与自己。”


这种沉浸感连同全神贯注的投入与一颗“清澈的心”是她的课堂的“道”。


“如果有事的话,不要打扰别人,请走出教室解决。”她说,“因为一旦走进教室,就希望走进大家全心构建的童话世界。”


这样的表演与沉浸体验的最终意义,是从文本中观照自己。王丽平回忆道,有些同学来到课堂时,自述是“社恐”,但在参演了一个又一个童话后,逐渐“刹不住闸”。在她看来,这门课程的最大意义已经不在于阅读童话文本本身,而在于参与的同学在表演和讨论中不断看到自己,看到“很久以来都想要看到的那个人”。


王丽平相信每位同学内心的“那个人”本性善良,正如人们对曾经黄金时代的想象——“一切最初都是美的、纯洁的”。在她看来,童话用经典的人物形象向我们一再展示了一个道理:在成长过程中,即便一时迷茫,心也不能偏离正道,这就是童话的“清澈”。


在王丽平的课上结识彼此的一群又一群同学之间,形成了永不消逝的美好连接,课程结束多年之后,还有很多不同院系的同学仍有联系、互帮互助,甚至还有同学遇到了自己的“王子”、“公主”,仿佛童话本身具有神奇的魔力。王丽平至今记得一对表演搭档,男生反串公主、女生反串王子,在邀请对方参与舞会却被拒绝的过程中爆发了剧烈的冲突,直到课后答疑时间,两人依然沉浸在角色的浓厚情感之中。“他们现在都结婚生娃了。”王丽平微笑着回忆。


图片

格林童话中对“幸运”(Glück)的阐释

图源:格林兄弟博物馆(GRIMMWELT Kassel)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敞开心扉。曾经有一名男生在课程开始时就坚决表示自己不相信童话里说的互动之乐,认为那都是骗人的。他觉得自己一个人做数学题时最快乐。但随着课程的推进,男生变得越来越像童话里的主角,与周围的人有了更多的互动。甚至有一次,他悄悄准备了糖果来到教室,鼓起勇气“噌噌”地很快分给了大家,然后回到座位。“他很可爱的。”王丽平说,“虽然害羞,虽然不善于言表,但是他的善意还是感动了大家,他不知不觉的改变甚至感动了他自己。”


“接触美好的事情多了之后,人们就更容易相信美好的存在。如果一个人深深打动了你,无论是通过爱情、友情还是亲情,你都会因此善待这个世界。”王丽平想了想,又加了一句,“‘Sweet memories never hurt.’”


“所谓的‘酷’或者不愿意相信美好事情的态度,可能只是因为还没有被打动。”她说。 


王丽平还在继续完善这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她不断的研究就是课程不断更新的一大原因和保障。“为什么一学期与一学期的课程内容不尽相同?因为老师看的书不一样了。”她笑着说。除此之外,应邀为德国高校学生讲授道家哲学与童话后获得的新启发、学术会议上收获的新知、尚未出版的译作,都有可能成为备课的新素材。王丽平一般不会提前把PPT展示给学生——直到上课前几分钟,都可能会有新的灵感被补充进去。


2019年以后,她一直计划着要撰写一本中文专著,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格林童话》的神话渊源与德意志民族精神”的结题成果,希望是个教研相长、自然而然的结果,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神奇、神秘的《格林童话》。


开课近六年来,王丽平发现,开课之初一位物理系同学的课程感悟依然令人颇受启发:“开心原来如此简单,就是打开心。”


打开心后,或许就会看到浪漫派的那弯上弦月,感受到童话永远在追求完满的渴求,找到自己的人生之“道”。



编辑:hj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