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18.04
第二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获奖者名单
(按姓氏音序排列)
新闻学子奖(8名)
李一帆 男 硕士研究生 上海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部新闻学专业
刘莲莲 女 博士研究生 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万 里 男 硕士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院
王庆峰 男 硕士研究生 暨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熊少翀 男 硕士研究生 华中科技大学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许 达 男 已毕业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
杨 洁 女 硕士研究生 清华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张思涵 女 本科生 清华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教育良师奖(3名)
李 彬 男 教授 清华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宁树藩 男 教授 复旦大学 新闻学院
涂光晋 女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院
新闻教育良友奖(1名)
刘万永 男 高级记者 中国青年报社
获奖者简介
(按获奖者姓首字母音序排列)
新闻学子奖
李一帆:(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新闻学专业)
捧着滚烫的心,乘着理想的帆,李一帆在新闻实践的舞台上,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在报社的一年实习,他直面社会的隐痛、人性的复杂,从细微处发现大风云。“招远麦当劳血案”等多篇头版报道奠定了他新闻之路的基石,激励着他迎接未来的考验。
刘莲莲:(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因热爱新闻而学习新闻专业,因思考新闻而研究新闻学术,即将戴上博士帽的刘莲莲,走的是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的实习经历,让她于平实朴素的新闻实践中读懂职业理想的价值。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研究转型中国的新闻业,既是她的“新闻梦”,也是她贡献力量的舞台。
万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一个偶然的实习机会接触新闻,从此埋下一颗向往的种子。名曰“万里”,行走万里。北京“两会”、美国华尔街,国际与国内风云在他的新闻报道里激荡。以人文之情怀,承新闻之使命,担社会之责任。万里之行,始于足下。投身新闻事业,他将在凯歌声中远航。
王庆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一个校园媒体的负责人,一个微信公众账号的创立者,一个多家媒体的特约评论员,一个专栏作者,如此多的身份,融合在王庆峰的身上。重在实践,贵在磨砺,他守护着一份理想主义的情怀,以坚韧不拔的努力,在挚爱的新闻事业中展翅翱翔。
熊少翀:(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弃工从文,只因心中那一份对新闻的不舍。大一至今,熊少翀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身媒体一线。从三次担任学生记者团的团长,到新华社、《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的实习生,熊少翀在新闻实践中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鹄飞举万里,一飞翀昊苍”。永葆激情,坚守责任,这是他对新闻不变的信仰。
许达:(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
坚守袭击现场38小时,许达在枪声之中履行一名战地记者的职责,采编中英文视频报道。反恐行动、罕见日食、反盗猎最前线,出生入死的报道经历,凝萃出坚如磐石的信念。从中国传媒大学走向中央电视台,许达坚守了对新闻理想的追求,永不放弃。
杨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一份真挚和热爱,让她倾情投入校园媒体,书写清新文字;一份无畏和勇敢,让她孤身探访环保困局,梳理沉重思索;一份好奇和敏锐,让她努力追求广博新知,沉淀专业素养。博学善思,坚定诚笃,杨洁以遇见新闻为最大的幸运,许以初心,更许以未来。
张思涵:(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从白宫新闻发布会到国会枪击案现场,作为一名本科生,张思涵创造了一个国际实习生的“传奇”,更在复杂的报道环境中锻炼成出色的多媒体记者。个人网站、自由撰稿,她寻找着自己绽放才华的天地,不断超越自我,满怀信心迎接新媒体时代。
新闻教育良师奖
李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李彬教授从事新闻教育30年来,坚持“课比天大”的工作理念,把教书育人作为第一使命。作为已故范敬宜院长的助手和战友,他从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伊始即披荆斩棘、呕心沥血,通过课堂教学、入学教育、读书沙龙、开放时间、学术报告、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影响了一批批学子新闻理想的确立和家国情怀的涵养,培养新时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上大舞台、成大事业”的新闻学子。
宁树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宁树藩教授自1955年起从事新闻教学工作近60载,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培养了一批批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者。他对新中国的新闻史学科具有开山之功,厘清新闻学概念,拓展新闻史领域,对几代新闻人的教育影响深远。如今,宁树藩教授以94岁高龄仍坚持为教书育人作出贡献,为当今新闻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高山仰止、静水流深的榜样。
涂光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涂光晋教授从教32年以来,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她坚持教书育人,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涂阿姨”。她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方式,其课程始终是学校和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她将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运用多媒体案例,将传道、授业、解惑相结合,力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其课堂教学得到时任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赞许。涂光晋教授在人才培养方面多次获得嘉奖,并对全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闻教育良友奖
刘万永:(中国青年报)
作为中共十八大代表、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刘万永先生从事新闻工作多年,业界口碑极佳。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热心新闻教育工作,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专业课程,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专业硕士业界导师,把实践经验带入新闻课堂。刘万永先生热心辅导实习生,在中国青年报社亲自指导过的实习生近百名,为这些“准新闻人”的成长树立了榜样,也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23.08.14 13:45
28
2025.03
28
2025.03
20
2025.03
2025.01.03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