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2018.04

新闻教育良友奖获得者刘万永在第二届颁奖仪式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

我是中国青年报刘万永,非常感谢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基金会,感谢各位评委把良友奖颁发给我!我在中国青年报工作即将迎来第18个年头。这些年来,我除了带实习生写稿、值夜班,还有幸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讲授“深度报道”课。这个沉甸甸的奖,既是对我以往参与新闻教育的肯定,更是对我的鞭策。

范敬宜先生是令人尊敬的新闻人。我们上学时,就在课堂上学习讨论过他的成名作《分清主流和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这篇报道,不仅体现着记者脚踏实地的采访作风,更体现了记者的眼界和勇气,激励着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

范先生也是学生热爱的“范爷爷”。2010年11月22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社会各界送别范敬宜》。作者是当时在我们部门实习的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这篇稿子是她主动写的,经层层推荐刊发在一版。可见范先生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和很多人一样,我不仅敬佩范先生的文章,更敬佩他的品格:面对困难、挫折的乐观、坚毅;对工作的一丝不苟、严谨认真。

1973年,他40岁出头,还戴着右派的帽子,在东北农村艰难度日。但他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写下明知不能发表的文字,也写下“一囊诗梦一囊书,锐气纵横未见输”的诗句。

范先生的严谨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1994年5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报道:四川泸州大中专招生办副主任石仁富受贿被判处死刑。报道中有一句:“但石仁富贪得无厌,不思悔改”。范先生在“总编辑手记”中说:贪得无厌不是判刑的标准,仅此也不够判死刑。这是用语的不够严谨。又如短评的标题是:“人命关天,国法难容”这两者不是因果关系。我觉得,做记者,特别是我们做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尤其需要范先生的这种严谨。严谨,是对读者应有的尊重,更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评价范先生说,“他继承了中国报人的正宗一脉,警醒于政治,厚积于文化,薄发于新闻,满腹才学,发为文章,并带出一批高徒”。见贤思齐,无论是做人还是做新闻,我们都应向范先生学习。

中国青年报是一份面向青年的报纸,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强调“用脚采访,用笔还原”的作风和文风,坚持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新闻报道。我所在的特别报道部是一个深度调查部门,选题都和青年利益密切相关,倡导追求社会的公平公正。我们的报道,不仅有山西长治青年考公务员时遭遇的不公,也关注“寒门学子的清华一年”。

无论是面对威胁,还是面临诱惑,我们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恪守职业道德。从业以来,我先后获得了三次中国新闻奖,2012年获得了长江韬奋奖,还当选了党的十八大代表。

承蒙学院领导的信任,2013年秋季学期,我承担了深度报道课授课任务,今年参与了部分深度报道课程。不久前,很荣幸被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聘为专硕业界导师。

对我来说,无论是带实习生写稿子、编稿子,还是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讨论问题,都是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是一个自我总结的契机。在此,衷心感谢学院的各位领导、老师,感谢各位同学。

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新闻的生产方式、传播模式,也改变着受众的阅读习惯。现在,几乎所有媒体都在尝试转型,有机遇,更有挑战。我愿把我们的思考、困惑、尝试的经验教训告诉给正在学习新闻的同学们,共同思考,共同前进。

几天前,在业界导师聘任仪式上,我说,这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媒体忙着转型、记者忙着改行。以我从事的调查性报道为例,随着严肃新闻需求的快速减少,在浅阅读时代,深度报道越来越走向娱乐化表达,需要用“萌萌哒”、“么么哒”之类的吸引受众。

业界的忙乱不可避免地传导到课堂,记得一位老师特别苦恼地对我说:“我们很多学生,还没知道新闻是什么之前,就已经选择放弃了新闻。”

如何对待这些问题?范敬宜先生曾说,“现在整个科学技术发展,全球一体化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不可不变的,要顺应这个时代的潮流。但是有没有不可变的呢?我觉得不可变的,主要的就是社会责任。”

身处变革,懂得坚守,不仅是新闻人应该秉持的理念,也是我们应该向新闻学子传递的价值观。希望通过我们的言行,激发更多同学对新闻的热爱,不论他们将来是否从事新闻工作,都能有一颗新闻人的心。

最后,再次感谢评委会把这个奖颁发给我!也欢迎在座的同学到中国青年报实习、工作!

谢谢!

2014年12月14日


编辑:ba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