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1.12

第九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学子奖获奖代表陈丽敏发言

作者:陈丽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陈丽敏,很荣幸能够作为范敬宜新闻教育学子奖获奖代表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无悔新闻路,坚定入主流”。

虽从未谋面,但无论是范敬宜先生 “如果有来生,还是做记者”的笃定,还是“面向主流,培养高手”教育理念之先进,都让我心生震撼,并开始问自己:是否真的就坚定了新闻的道路,要一直走下去。回想大学期间的经历,我给自己的回答是:是的。

我因大一时偶然听了一节新闻传播学院开设的课程,深受触动,就毅然决然地在大类分流时选择了这个学院,并在此后的时间里无数次庆幸自己的这个决定。

我们这代新闻学子很幸运,我们在国家一个个重要的历史进程中完成我们的新闻学业,进行着我们的新闻实践。

我记得,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第一次独立带队前往乡镇进行调研,在和当地政府、居民、企业的一次次的沟通中,我们感受到了偏远地区如何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找到自己的优势并积极融入市场化的进程之中,但是同时也看到了这个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相互误解,以及因这种误解造成的消极适应等问题。带着这样的认识,我们建立起自己的公众号,通过报道、视频等方式将我们的采访与发现一一放入,尽我们所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搭建起一个沟通的桥梁。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可以去推动周围的小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这让我迈出了新闻实践的重要一步。

我记得,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遇到了一位参与过南极科考的老教授,他告诉我们:“年轻人,一定要将所学的知识和国家的需要联系起来”。他曾出过很严重的车祸,连医生都觉得能救活是奇迹,但是当他恢复行动能力后,又坚持回到课堂,只因他认为“这是我喜欢的路,也是能报效祖国的路”。他说:“毛主席曾经说过:‘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我就是在生命垂危期间始终记住了毛主席这句话,所以才能活到今天的。”教授的人格深深打动着我,我带领团队将他的故事以文字和视频的方式记录并发表,希望能将这份感动传递给更多人,也希望更多如当时的我们一般,尚未明确热爱与方向的青年学生,能通过他的故事重新认识自己当下的学习与将来的事业。

我记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2020年,我前往国外交流学习。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的计划,但却让我以一个留学生的身份更真切的感受到了国内外对疫情截然不同的意识、防疫政策与媒体宣传。我将这段时间的感受与发现一一记录,反馈给校园媒体形成相关报道,并在回国后以团支书和党支部副书记的身份分享给学院的团员和党员。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受到了最好的保护与关爱,所以我们应当去相信我们的国家以及支持她的未来。

我还记得,在建党一百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踏遍大半个中国,去收集历史上的红色家书。通过走访、调查,我们感受到时代的激情,体悟到生命所能迸发出的力量。这种触动让我们无法抑制将其传播出去的渴望,于是我们去写报道、剪视频、录音频、做H5、接受电视台采访。我们在光明日报、新华网等各级主流媒体平台发表报道;在喜马拉雅、微信微博等各种新媒体平台发布音视频;我们去设计文创,去搬来朗读亭邀请人们朗读家书;去摆展台,举办宣讲会、分享会,招募更多的人加入我们,我们还代表南大参加了挑战杯竞赛并拿到了全国特等奖,希望能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我们努力让这种积极的力量和价值观影响更多人,希望能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容易产生迷茫的时代,带给社会上的人们一点确定的东西,一种安心的力量和一份前进的动力。

通过与各行各业的人交流,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人生,从而克服了过去因狭隘而带来的焦虑与自我,这让我能够更清醒地做出选择。而当我面对和接触的他人灵魂越多,将这些珍贵的故事记录与传播出去的冲动也就更甚,也对社会有了一份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愈发希望自己能成为投入到传递主流思想的接力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些年多次强调要抓住主流舆论,认为“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我已明确自己日后会投身于主流舆论宣传的努力之中,也期待在座的小伙伴们、期待更多的新闻学子日后投身于主流媒体,期待我们都能时刻铭记习总书记的教诲,为国家的主流舆论壮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我想说,今天站在这里,我十分激动,能获此殊荣,并无比感恩,感恩南京大学“学院即媒体”的实践教学理念,让我在持续的新闻学习与实践中明确自己的方向,感恩所有曾并肩作战的队友,让我在团队合作中领悟媒介融合之妙处,感恩组委会设立的这个奖项,让无数致力于继承范敬宜先生精神遗产的后来者们聚集起来,重新回顾自己的新闻之路、思考自己的新闻理想、对祖国发展给予一份包含自己在其中的期待。

谢谢大家!



编辑:liu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