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2021.01
陈昌凤:
可有“三心”,绝不“二意”
*本文写于2017年,原文载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7》
作者:陈昌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正职),博士生导师,原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前言
图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陈昌凤教授
一直犹豫是否写这篇约稿,但是经不住主编张昆院长的不断“催逼”,何况新闻教育史学会的年鉴也是张会长为中国新闻史学会做出的创举,写篇心得义不容辞。
本人从22岁开始在大学任职,韶华之年进入了满目银发的新闻史学术圈子,当年只是想好好学习,学做学问、当个好老师。没想到自己先后有机会在4个新闻院系长时间浸淫,还在一个国际关系学院工作过5年,其间有近二十年时间,先后在北大参与创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并管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学工作。如今接任管理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工作并不久,只能说些观察、思考和愿望。
图为陈昌凤老师在北大教学时所摄
无论是哪个学科,作为学院负责人,都有相通的素质。当年我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工作的时候,担任常务副院长的是潘国华教授(院长是钱其琛副总理),在我眼里,潘院长是最成功的院长之一,他不只为学院争取到了很多政经资源,更把学院文化建设得井然有序、和谐融洽,教师在其中都有自己充分的发展空间。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在其中感觉到非常幸福,以至于在此后的多年里,我一直试图将当年北大国际关系的学院文化介绍到后来的工作单位。但是,经过十几年的观察和思考,我发现每个学院基础和条件不同、组成各异,学院领导惟有因地制宜,建设一个适合本身条件的学院文化,才是现实可行的。
我之前十几年担任副院长的经历,加强了我的事业心、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也磨砺了我应对困难的意志勇气、解决矛盾的决断信心,增添了我对纷纭人事世事的平常心。“日久见人心”,这是过去我常说的话,用我现在的搭档胡钰书记总结的话是:历事识人,历事见人。副职上要对一把手负责、下要对师生负责,自然是要兢兢业业去做,但是遇到重要的事还是有高个儿顶着的,心情比较放松。一旦成为正职,自己需要做那个高个儿,去顶各种事情,职责和使命就更大了。
作为一个合格的机构负责人,当然应当政治水平高、思想新、业务精、作风正。从另一个角度谈做一位优秀的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我个人以为可以有以下“三心”。
院长要有事业心
事业心相当于成就动机,有了事业心,你才会确定明确的目标信念、才能有满腔的热情、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决心。我小时候在每一本书、每一个本儿的扉页上都写上“有志者事竟成”,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座右铭”。在我纯挚的时代,我能感受到“座右铭”的力量,在一些困难和关口,它是给予我力量的。当年所立的“志”,主要是成长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一个对己对人负责守信的人,一个有追求有抱负的人。
事业心首先包括明确的信念、目标和方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前辈范敬宜院长时代,即已确立了“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宗旨,我认为这16字方针仍然是我们的目标和方向。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基础和条件,最好的是因地制宜谋求发展。现任柳斌杰院长明确了现阶段我们的建设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科。如今我和清华的同事们正在设计的,是要把学院建设成国际视野、水平一流、特色鲜明、服务于党和人民的新闻与传播学院。
事业心需要你有积极投入的热忱,它驱动你不辞辛苦去付出、让你不畏困难去建设,让你不知疲倦去发现。我觉得教育和研究应该承担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引领,引领是需要前沿的,应当让传播前沿的实践风暴般地轰炸你的头脑,让你的头脑运转,给你指出努力的方向。前沿的观察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偶尔发现7年前保存的一段我与一位毕业生的电子对话。
我:我管教学,是时刻瞄着传媒业界的,这个很重要。对业界要有感觉,才能做好教学。
学生Y:是的,跟业界保持近距离甚至无缝对接太重要了,不然的话,说得刻薄一点,就像美术系的学生不是跟画家学画画,而是全跟艺术批评家学了。
我:法制晚报的王林曾经为北大第一届新闻本科生点燃了新闻理想。我读了北青报一个年轻记者曾鹏宇的几篇深度报道,便想法儿把他请到课堂,学生们深受他的鼓励。在央视广告的黄金时代,我也想办法跑到央视广告招标会上,直接把拍卖师“劫”到了课堂做讲座……似乎新闻激情是与机会、年龄、时代都密切相关的。我需要去感受和了解新一代的人,你们这一代可能正是。
学生Y:我也觉得您之前的做法中,跟业界建立密切联系是最重要的做法之一。我至今对(京华时报)朱德付等人的讲座印象深刻,跟您去见(经济日报)冯并总编也记忆犹新。
我:最近有记者来采访范院长的事迹,看他们浮皮了草的劲儿,真是太让人沮丧。某记者也就来了10分钟吧,新闻事实都没搞清,写出的报道几行字里就有好几个错误。很担心学生将来也这样,只当职业而不是当专业了。
Y:对,曾鹏宇那次谈的是深圳市委副书记李意珍女儿的电影梦的稿子,那次是记者节邀请的吧,我也印象深刻。确实,新闻专业性很重要,采写浮躁跟专业性无关,跟职业要求和水准有关。
新闻传播教育要时刻与实践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个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如何做呢?就是要投入地做。对话中提及的经济日报总编冯并老师,当时正在尝试一场业务改革,我便请他到课堂,并且几次带学生去报社拜访他——Y提及的那一次,应当是一个六一儿童节,因此我那天只陪儿子过了半天节日。
有了事业心,就会有平常心:担责,但不唯权。“事业是一切,名号只是虚声。” 宇宙那么大,地球人也只是一小群生命体而已;世事多复杂,每个人在其中也不过是一颗小小螺丝钉罢了,咱也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院长也不是个什么官儿。我们学院的柳斌杰院长是位正部级领导,他说过:部委随便一个看大门的、取报纸的,都可能是个处级干部。
院长要有公心
公心需要公正、公平待人待事,公心更需要担当和责任。在此说句玩笑,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莫过于人心,最最复杂莫过于知识分子之心,最最最复杂的就在于高级知识分子之心。按照中国哲学智慧,“大道至简”,我们也可以:化繁为简,秉持公心。
图为2015年4月26日,甘惜分新闻思想研讨会上的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郭庆光、张昆、方汉奇、甘惜分、陈昌凤
不少院长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明明自己是好人,做了院长便难为好人。大家都会有利益、有诉求,你不可能满足每一种利益、每一个诉求,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以规则和公心去对待。公心首先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处事要有规则;公心要有善恶之辨,需要自己的道德立场;公心还要不畏难、不怕事,该有态度即有态度。说实话,我这样从小处世温和、追求和谐的人,遇麻烦肯定会犯怵的,但是到了职业的份儿上,唯有迎难而上了。
想起我第一次与世界的高声对抗。那时我已经大学毕业了,在南京的上海路菜市场,我推着的自行车车把不小心碰到了一个中年男子的胳膊。这位男子那天不知有什么糟心事儿,竟然就紧抓我的车把儿不放手、没完没了地“碎碎念”起来,抱怨我没长眼睛,任凭我怎么“对不起”都不停歇,周围的人开始注视起我们。这时的我,忽然间高声嚷了起来:“你是一朵风仙花碰不得呀,碰一下怎么了!?”我感觉我热血上涌,一定是面红耳赤。这是我成年后第一次与我的环境的高声对抗……它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温和的人,也能争执了!在这个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世界,斗争还是必要的,只是出发点是与人为善、有理有节;对于无厘头的人和事,也许就是我那样嚷一声“你是风仙花么?”历事识人,也就罢了。
教师要有爱心
对于世界,我们要永葆善意和热爱,永怀感恩和诚挚。我们不仅应感激照耀的阳光,感激每一张笑脸,感激盛放的花朵,感恩师长同事的每一分关爱帮助,感恩每一次飞机的平安降落……更要心怀大爱——爱世界、爱国家、爱他人,永怀悲天悯人的情怀。
爱心让人宽怀,让世界美好,让你宽宏豁朗。事业心令人包容厚道、不嫉贤妒能,爱心则让人兼怀天下、拥贤爱能;事业心令人志向高远,爱心能使你心胸宽广。说到这儿,我忽然想起当年为了争取调入两位教授,跑上跑下、自己代做材料、找人为其推荐,自己甘心做个副教授;我还想起当年为了让一位犹豫中的重量级人才加入我的单位,给领导出主意说:如果他愿意,我把副院长的职位让给他!虽然有点简单好笑,但是我的心愿是真挚的。有群贤毕至、有同道共舟,才会有事业。
图为陈昌凤老师与学生交流
作为一个教师,要善于以爱去对待学生、用爱去教导学生。我之所以从小立志要做教师,就是因为我在小学的时候就遇到了极有爱心的老师,而中学的班主任则用爱感动了我们每一位同学。生活于爱,你会舒展自信、心理健康;让他人生活于爱,你的世界便会阳光灿烂、充满积极的能量。
院长是个阶段性的职位,在一段时间内多做些公共服务。我不想因了这个职位而异化了自我,我还是要做个好教师、做个好学者。我很崇尚《周易·大有》中的一句话:“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要学太阳照耀万物的精神,止恶扬善,顺应天道、顺应自然,让世界充满爱和积极的能量。
*本文系简写,参考文献从略,原文载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7》,武汉大学出版社,第487-490页。
文字 | 陈昌凤
编辑 | 管天浩 卓曼曼
图片 | 网络、陈凯宁
审核 | 陈 薇
2023.08.14 13:45
11
2024.12
11
2024.12
11
2024.12
2025.01.03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