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1.01

清新文库 |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

来源:清新传媒评论 作者:梁君健

作者简介

梁君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影视传播、视觉文化、影视人类学、媒介与社会等。曾执导《我在故宫六百年》《戏末》《一张宣纸》《喜马拉雅天梯》等多部纪录片,其中驻藏半年多时间拍摄的《喜马拉雅天梯》获第13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最受观众喜爱纪录片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并入选2015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

在二十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摄影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扮演了主流传播媒介的角色,也在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的语境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摄影史领域的学者一般认为,西方摄影术在19世纪中叶首先由传教士、商人、外交官等西方来华人士传入中国。在晚清时期,摄影被认为是一个科学的完全复制客观现实的认识工具,以及个体标准肖像的更加精确和时髦的获取方式;在上述观念的基础上,它与中国的近代化努力之间,已经开始发生了直接关联。以慈禧为代表的清廷官员们不仅将自己的摄影肖像用于外交场合的馈赠,张之洞还在1893年将湖北炼铁情况编为《湖北汉阳钢铁厂全图》和《湖北兵工厂各厂及其图》两册上呈清廷,共收入两百余幅照片。这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中国早期工业化和清末名流的视觉档案,也奠定了将摄影用于国家治理的观念基础。


晚清慈禧照片


进入民国之后,摄影逐渐在报刊杂志上出现,并发展为一种艺术类目。来自学术界、文学界的康有为、蔡元培、鲁迅、胡适、顾颉刚、俞平伯、周瘦鹃等人,以及来自美术界、绘画界的徐悲鸿、张大千、丰子恺等人,均对摄影艺术多有论及。而到了1930年代,随着左翼运动的兴起和救亡图存的紧迫性,“为艺术而艺术”被“为生活而艺术”的口号所替代,摄影和其他艺术门类一起,开始向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念转向,对摄影的美学价值的强调让位于对摄影的社会纪实甚至社会改造功能的强调。这种摄影观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报道摄影实践,最终被确立为“工农兵文艺方针”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摄影原则,形成了革命摄影艺术美学体系。



借助对创刊于1950年7月的《人民画报》的研究,本书力图呈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关于摄影的上述脉络是如何继承、延续与改写的。在各类媒介实践中,摄影因其机械复制的特征首先忠实记录和还原了镜头前或有意选择或无意为之的场景。但是,报道类摄影并非止步于机械复制,对摄影图片的意义形塑广泛地分布在从制作、到刊发、再到受众对其的解码和阐释等传播链条中。在摄影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特定的视觉修辞、话语和符号系统浮现出来,既体现了政治、社会、文化等外部力量的结构性影响,也协助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再生产,甚至在一些特定时刻对外部结构产生了反作用。1950年到1976年《人民画报》所刊发的报道类摄影,正是鲜明地体现了上述规律和机制。不论这些图片中所呈现出的风景、工厂还是个体,它们既是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个具体形象,同时又不仅仅是现存之物的简单复制,而是积极地参与到当时人们认知和感受主导价值、社会秩序和历史变迁的日常实践中。期间,摄影在党的宣传体系中所明确承担的政治功能,以及它本身的形式特征、尤其是图像所蕴含的多义性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本书展开视觉研究的基础。图像既提供了现代性和革命性的基本的认知与认同框架,同时也由于意义的浮动和逃逸而保持了一定的多样性,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北海女民兵(1973年第3期封底图像)

每次北京师范大学学生露营(1951年第9期封底图像)

同济大学学生学习红宝书

(1968年第2期封底图像)

滑动查看更多


这本著作源自我的博士论文,从2010年开始撰写,初稿完成于2012年。选择这样一个研究议题,首先来自于本人导师尹鸿教授的提议。自2006年起,我一直求学于尹老师门下,他睿智的思想、包容的态度,尤其是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见解,都为我树立了毕生的榜样。在思考、写作和答辩的过程中,还得到了陈昌凤教授、雷建军教授、李彬教授、史安斌教授、程曼丽教授、苗棣教授、晋永权先生等诸多前辈的悉心指导。博士毕业后,我留在学院任教,一批年纪相仿的同道学人,如曹书乐、王维佳、沙垚、武楠、虞鑫、高初等,都为本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可贵建议。论文中的一些案例和分析,我还常常拿到本科和博士课程中与我的学生们分享讨论,教学相长,从他们那里同样获得了诸多启发。本书得以出版,还要特别地感谢《人民画报》社的社长于涛先生和办公室主任徐欣女士对本项研究支持鼓励和文中插图的慷慨授权。

上海电机厂工人技术革新

(1969年第1期封三图像)


本书从最初撰写到最终出版,历时十年。每每读到自己稚拙的文字,一方面惭愧于本人的学力不逮和愚钝之资;但在翻阅那些来自于历史的图片与文本时,却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这些关于新闻传播的实践历史并未烟消云散。它们所形塑出来的现代的和革命的中国形象,不仅影响到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自身和世界,而且也能够启发我们在当下持续思考的媒介、文化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在本书所涉及的那段历史时期,虽然在具体实践上存在波折和问题,但新闻媒体和摄影记者们都以一种蓬勃向上的积极姿态,参与到关于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共享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中,展示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媒介图景,也为历史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印记与精神。


编辑:wangqing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