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18.03

普通人是国际新闻的第一人称

来源:清新国新 作者:何临青

国际新闻的话语体系和人才培训,在一个刚接触其“形”的学子眼中,往往是宏观、精英、高大上的代名词。然而,经历了为期五天的金寨调研行,这个刻板印象被皖西的山水人文一一改写。也让我感受到了寻找国际新闻的“神”,终归要走回田间,先听懂一个个朴素的中国人的生活故事。

普通人的故事首先带来的是“实”。在金寨,实干体现在扶贫,体现在环保,体现在改变落后面貌的每一项工作之中。在千坪村的座谈调研中,村支书给我们讲了他每个月至少都要把村里20多家贫困户走访一遍。其中有配合工作的,也有思想比较落后的,需要他掌握动态,不断调整工作方法。在我们和他一起走访贫困户的时候,也从村民口中听到了“村支书每个月都要来看看我们,主要是问问经济上有没有困难,需不需要找活干”这样的回答。可见基层工的“实”是保障国家政策顺利施行的基本要素。国际新闻的报道也应该多以“小而实”的视角切入,用基层真实发生的故事去描绘解读国家大的发展图景。要做到这一点,采写的着眼点和方式注重实际国情就成了对国际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普通人故事还带来的还有“情”。行走在金寨的土地上,感受到最直接的就是当地人对于清华一行人的热情。这种热情一方面来源于渴望获得外部信息,渴望与外界进行交流,渴望把金寨的发展故事介绍给世人的急切。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对人民、对故乡付出了真情实感,所以介绍每一项成果的时候,表达出的自豪感是由内而外、真挚热诚的。我想这种情感也是当代中国需要传递出的正能量。也是在国际传播中,容易被其他文化背景受众容易接受的最大公约数。所以报道当今的中国,除了把发展的数据、意涵用科学的逻辑解释清楚,还要带有感情地去写中国故事。把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融进故事当中,把中国的发展用最具温度的笔解释出来。把中国发展在中国人心中真实的体会写出来。做好这方面的功课,才能避免国际新闻做到“枯燥浮夸”的死胡同里,才能操持新闻的价值和可读性。

普通人的故事最神奇的是常常给我们带了“思”。思考一方面是在新事物的冲击下油然而生的冲动。走到金寨,看到了县城的惊人变化,看到了山清水秀和经济发展并行,发现所谓的“国家级贫困县”并不是我们所想的落后闭塞、难以接近,没有报道素材。也在这五天中,走过崎岖的山路,当我们实实在在地站在一户户贫困户的土胚房前的时候,“穷”这个词汇终于在一群来自城市的孩子们面前真切地展开。它不单单是账面上的金额,不是一句国家口号里的攻坚对象,对于村民来说,它是生活的窘迫,是人情的冷暖,也可能是命运的无常。国新学子看到了在学堂里,在围城中难以见到的图景。在这些令人或喜或忧的冲击下,我们开始思考过去的报道方式,报道内容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

在更深一层上,“思”也是普通人故事中闪烁的灵感之光。像六安市委外宣办的翁主任,一位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基层新闻工作者,在路上和学子们互动交流,提供了许多自己独到的观察视角。不少篇国新学子的作品,都多多少少受到了以翁主任为代表的,基层人民的启发和点拨,写得更加生动精彩。这也就是在国新调研行中老师反复强调的“逐渐写出感觉”。除了对于文体的驾驭逐渐成熟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对报道对象思维的快速拓展,找到了叙事中更多的闪光点。短时间内取得这样快速的进步,少了普通人的助力,是难以想象的。

把普通人称为国际新闻的第一人称,不是刻意地放低身段,也不是强调文字上的技巧。这样的态度关乎于新闻人的责任,如何让我们报道的国际新闻与脚下的土地不脱节,如何让我们的国际新闻产品客观全面地反映中国。经历了这次调研行,我的答案是,先把自己当成普通人,倾听其他普通人的故事,在平凡中找寻非凡。



编辑:ba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