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0.11
清华大学国际新闻传播专业19级的硕士生11月6日来到河北平山西柏坡,在此开展主题党团班日活动,为他们为期一周的国情调研社会实践画上句点。
同学们参观西柏坡纪念馆 马姚姚摄
西柏坡是中国的革命圣地。
同学们在这里瞻仰了“五大书记”雕像,观看了记录中共中央西柏坡时期珍贵影像的历史纪录片《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并参观了陈列展览馆。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这处旧址,同学们在讲解员引导下,重温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和入党誓词。
西柏坡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上的一个光辉地标。
“我们一不发枪,二不发粮,三不发人,就是每天往前线发电报,就把国民党打败了!”周恩来回忆西柏坡岁月曾这样说。站在毛泽东手书电报稿浮雕长廊里,同学们仔细识读着两侧浮雕上的文字,感受70多年前那场伟大解放战争的历史沧桑。
同学们在毛泽东手书电报稿浮雕长廊听取讲解 陈芳婷摄
据纪念馆讲解员王利鹏介绍,毛泽东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撰写的电报稿,目前已解秘的有408份之多。事实上,这些电报,除了军事行动和作战命令,大多是给新华社的新闻稿。1948年5月,毛泽东在这里为人民日报题写了报头。同年夏,为适应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新华社抽调部分业务骨干搬到西柏坡,在社长胡乔木的领导下集体办公,就近接受党中央领导同志的指导。
在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看到毛泽东用三篇广播稿“吓退蒋傅十万兵”的故事,同学们惊叹不已。“原来笔杆子也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王玥璇同学说。
离开纪念馆的路上,清华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的几位同学用中、法双语动情地唱起了《国际歌》。嘹亮的歌声,回响在西柏坡的青松翠柏间。
同学们采访、询问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 安展摄
当年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说这是党中央“进京赶考”。这次,清华学子则是在西柏坡“赶考”。回顾西柏坡的历史,考验同学们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信念和忠诚。即将结束的国情调研社会实践,则考验同学们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为日后奔赴国际新闻传播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清华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硕士项目2009年设立,由中宣部、教育部共同管理,以培养主流媒体国际新闻传播高端人才为目标。国情调研是该项目重要环节和一门必修课,自2010年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连续组织11次。
此次清华国际新闻传播专业国情调研社会实践,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题,先后走访天津蓟州区、河北雄安新区和河北西柏坡。
2023.08.14 13:45
11
2024.12
11
2024.12
11
2024.12
2025.01.03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