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22.10

跨越12年的对话

来源:清新国新 作者:林子夜 王钰刚


1937和1949,是近代史上难以忘却的两个牛年。十二年,足够让南京人民,从日本侵略者无情屠杀的地狱恐怖中摆脱出来,看到红旗插上总统府的解放曙光。十二年,也足够让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一头被封建主义、帝国主义鞭笞得奄奄一息的病牛,成长为一头脚踏实地、冲劲十足的壮牛。2019年7月2日,清华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一行25人,就在南京经历了一场跨越12年的对话。

对话的一端,是灰调的,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再也无法发出的悲鸣。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同学们发现一堵高约12米、长约20米的档案墙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及幸存者以一个个档案夹的形式出现,每一件档案都记录了他们包括姓名、年龄等在内的基本信息及死亡经过。而这面巨大的墙,也只够容纳下10000多份档案。除了面积,另一个让同学们更好记住这个数字的方式是时间。在一面黑色的显示屏上,每隔12秒就会有一滴水“叮咚”从高空落入黑暗,而一个个名字也从大到小逐渐消失。6周,30万人,12秒就是生命消逝的时间间隔。

档案墙/王钰刚摄

“当在昏暗的灯光中,目睹陈列的同胞骸骨、挖出的簪子等遇难女性遗物、一罐罐象征着各个屠杀处的泥土时,我心上的阴霾挥之不去。而一走进开始讲述人道主义救援的展厅,我发现灯光忽一下亮了起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郭璐瑶表示。从暗到明,从绝望到希望,这也是纪念馆的精巧设计之一。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设计还有很多,比如此前的遗址遇难者遗骸展位周围建了比较高的护栏,就是防止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孩子直接观看到遗骸。

江东门屠杀处泥土/王钰刚摄

同学们注意到,不仅在细节上,在总体主题上,纪念馆也下了大功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公祭仪式时所说的那样:“我们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在座谈会上,纪念馆工作人员为同学们陈述了他们的布展理念:陈列客观真实的史实,而不是宣扬极端的民族仇恨。幸存者之一的葛道荣爷爷,在回忆他被日军提溜着小棉袄毒打而逃过一死后,也还是理性地表示,中国人民不是复仇主义者,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为追求和平、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同学们与幸存者葛道荣爷爷等座谈/叶倩摄

对话的另一端,则是红调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的豪情壮志。同学们甫一走进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伟大的胜利”五个巨大的红字,下方是解放军战士的浮雕群像。地板的一端做成木船头的样式,仿佛同学们和当年的邓小平同志等人一道,站在“渡江第一船”京电号的船板上,翘首以待胜利到来。

同学们在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合影/王钰刚摄

“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这样,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由半殖民地变为真正的独立国,使中国人民来一个大解放。”同学们纷纷驻足于毛泽东1949年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新年献词,细细品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卢明江说,这已经清楚地表明了击败国民党、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不仅在于胜利,更在于为了人民、解放人民。除了三大战役大大削弱了国民党的军力、国民党拒绝和平谈判等因素外,国民党失去民心也是渡江战役胜利的重要原因。

在纪念馆内,同学们看到了国民党如何人心向背,处在全民的包围中。当时的国民政府不仅因官僚资本的膨胀让普通百姓陷于饥饿和死亡线的挣扎,还在学生、工人发起的罢工运动中残忍镇压,引发如“四一惨案”等惨绝人寰的事件。当看到这些年龄相仿的学生如何为了解放振臂一呼时,同学们深受触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人民对共产党的拥护。“现场一张《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照片中梳着一条粗辫子的小姑娘颜红英正在为解放军奋力划桨,那娇小身躯中迸发出的力量,正是人民对共产党的认可和拥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刘书田说。

纪念馆内的木船模型/王钰刚摄

从黑夜走到黎明,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在历史的喃喃絮语中,却似乎听到了共同的基调。铭记悲惨历史,是为了在和平下更好地发展;庆祝伟大胜利,是为了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思晗这样说:“回望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在走出纪念馆的那一刻,我更相信,我们有更多更好的十二年可以期待。”


编辑:liuying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