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2022.10
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千年古城浙江临海素有“江南小邹鲁”之称,其中名刹古迹不胜枚举。宋代之时,文天祥途径临海市,就曾有感而叹“海上仙子国,邂逅寄孤蓬”。
临海的千年古韵不仅着墨在如画山水之中,还拥有数量令人目不暇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以食为天”,临海本地的吃食制作技艺在其中占据了不少的数量。而“以食为养”的天性也传承到了当下,临海就被誉为“中华小吃之都”,并且在8月26日,市内就将举行首届“临海·荣光首届中华民厨大赛”,广邀各地民间掌勺人一展身手。
吃食的文化散落在古城的街头巷尾,其中最为声名远扬的非遗小吃聚集地,当属紫阳街。紫阳街于2012年入选第四届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继杭州清河坊后,浙江第二条获此殊荣的古街。并且就在今年7月16日,紫阳街新晋为国家和旅游部5A级景区。在长达1080米的街道中,非遗小吃汇聚如云:
·蛋清羊尾
摄影:汪宗楠
这名字乍一听有些骇人,根据负责炸锅部分的师傅介绍,“蛋清”的由来是因为其取材于蛋清,将蛋清打发后包裹住甜蜜细腻的豆沙馅入油锅炸,“羊尾”则是因为出锅之后白蓬蓬的,形似羊尾而得名。这道美食起源于台州府临海市,自清朝以来,由厨师传往北方,后成为清朝宫廷御宴菜肴之一,并于上个世纪被列入了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发行的《中国菜谱》传统特色名点之一。
·海苔饼
王天顺海苔饼初创于1900年,距今已有122年的历史,手艺也传承到了第四代。至2017年,王天顺海苔饼被列为了省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道独具特色的临海小吃,外裹层层酥皮,内里的海苔馅则由海苔。粉、油酥,以及由低筋面粉、白糖、冬瓜糖混合而成,刚出锅之时在金黄的表皮上撒上白芝麻提香,一口咬下汇聚酥、香、润、甜于一体,口颊留香。按照导游兼忠实顾客金樱子的话来说:“每次路过都会专门停下去买,并且他们家很多年都不涨价,一直都是一块五一个。”
·“麦食”文化
麦 虾 麦油脂
在紫阳街上,不时会看见诸如“麦油脂”、“麦虾”等商店名称,初次听闻时,难以让人从名字联想到食物,并且“麦”字的使用也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南方城市多是以米制品为主食,为何临海有如此多小麦制品呢?临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汪贵接受采访时介绍,“在北宋的时候,其实是很多人都是从河南、陕西、甘肃这些地方逃难过来的。所以我们这里的很多的菜,包括点心,都和北方有不小的渊源。比如麦虾,就是面粉和水变成浆糊,然后用刀把它割成一条一条,像是比较粗的面条,因为它的形状有些像虾,就叫做麦虾。”
同样的,麦油脂则和北方的春饼类似,将小麦粉和成糊状,放在平底锅里进行煎烙,做成一个薄而大的饼皮,再卷入了各种各样的当地特色菜。为了促进相关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浙江省自2011年开始举办“非遗薪传”系列活动。而台州府城的传统面点小吃制作技术,便在2020年入围了这一项目。
不仅吃食的小店门前总是熙熙攘攘,格外瞩目,还有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低调的方式隐匿在紫阳街中,例如民俗店中摆饰的席草草编、贴于门内的红色剪纸,都是出自非遗工匠人之手。这些非遗文化,就散落在古城的街头与临海人们的生活中,静候着来访者的探寻。
文字丨潘晋怡
排版丨石雯霜
2023.08.14 13:45
11
2024.12
11
2024.12
11
2024.12
2025.01.03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