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5.08
今年上半年,泉州石湖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94万标箱,同比增长29.2%,增幅在福建省主要港口中排名第一。6月份,外贸箱单月吞吐量达1.34万标箱,同比增长52.07%,创下单月历史新高。作为泉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半年考”成绩不仅刷新纪录,更为区域港口功能升级注入新动能。
泉州石湖港
石湖港外贸增长背后,是以东南亚航线开通为标志的多重利好叠加。今年4月,泉州港石湖港区开通“泉州—越南胡志明—泰国林查班”集装箱直达航线,由4艘载重4万吨的船舶执行周班运营,石湖港为该航线在国内的唯一停靠港。航程时间大幅缩短,泉州至胡志明港仅需3天,至林查班港仅5天。
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总监黄景生介绍,6月份外贸集装箱创纪录,与该航线常态化运行密切相关。“我们的外贸箱基本都是发往东南亚的,占比超过90%。这条新航线的开通,加速了泉州货物直达东盟市场的效率。”
数据显示,2024年泉州石湖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80.79万标箱,同比增长11.13%,其中外贸箱完成11.44万标箱,同比增长18.67%,占泉州港外贸箱总量的近八成。尽管石湖港外贸箱占本港总量比例仍处于6.3%的低位,但持续走高的增速已显示出结构性优化趋势。
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东盟逐渐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RCEP的正式实施,为泉州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区域产业链协作提供了更大空间。石狮市交通和港口发展局局长邱建申表示:“随着这条新航线的落地,泉州港外贸航线已实现RCEP成员国全覆盖,这对于提升本地制造业对外联通能力意义重大。”
作为福建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泉州拥有众多轻工业企业,鞋服、卫浴、日用品等产品长期出口东南亚,是“晋江经验”的典型实践区。近年来,泉州企业的出口品类不断向高附加值方向延伸,“新三样”产品开始走出港口,驶向世界。
石湖港附近的泉州湾大桥
5月5日,由上汽乘用车宁德工厂生产的120标箱新能源汽车KD件和电池包经泉州海关监管后搭载“中谷太原”轮,从石湖港发往印尼雅加达。这是石湖港自新增泊位通过省级口岸开放验收以来,首次承接新能源整车及配套电池的出口业务。
黄景生表示,比亚迪等新能源车出口计划也在推进,未来还将有更多新能源整车、蓄电池从这里出海。
随着跨境电商与供应链整合加速,泉州正逐步形成面向东南亚的“港到港”直达网络。不仅泉州本地货源出口提速,部分江西企业也借助铁海联运模式通过石湖港出海,尽管目前规模有限,但“闽赣中部物流通道”的雏形正在成形。
存放在港口的石材
“港口就像城市的机场,是服务制造业的基础设施。”黄景生说,“泉州制造业基础扎实,民营经济活跃,产业需要港口,而港口也在服务产业中不断成长。”
目前,石狮港口累计开通内外贸航线42条,其中外贸航线22条,已可直达台湾、香港、菲律宾、越南、泰国、印尼、印度、南非、巴西等国家和地区。泉州本地货物仍是东南亚航线的主要装载来源,出口品类以日用品、建材、纺织原料等为主。
千年前,泉州曾是“东方第一大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货物运往世界各地。如今,随着新航线的延展与港口功能的升级,石湖港正以更现代化的姿态接续这份“向海而生”的传统,迈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文字、排版 | 邱乐陶、奚之淼
图片 | 奚之淼
2023.08.14 13:45
09
2025.06
09
2025.06
09
2025.06
2025.06.19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