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名为“簪花围”的头饰习俗,如今被统一称作“簪花造型”;原本与女性生命经验密切相关的服饰传统,也在传播中被概括为一句流行语“今生簪花,来世漂亮”。不少人们在拍照打卡、追求“出片”的过程中,忽视了这些传统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背景。正如当地非遗传承人所表达的担忧,有些人认为这种传播有助于文化走出去,也有声音担心其可能弱化传统语境中的意义。
此外,游客体验场景中常出现的“流水线式妆造”和统一化服装搭配,也让部分游客感到审美疲劳。在蟳埔村,一些人以为簪花造型应当搭配影视风格服饰与夸张头饰,但实际上,传统簪花围常与五彩大裾衫和阔脚裤搭配,讲究手工、结构和礼仪,蕴含深厚的文化意义。体验店中为拍照需求提供的假花、假辫子、速成服饰虽便捷高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呈现的完整性。这些变化是否意味着文化“失真”,不同人有不同判断,但其发展趋势确实值得持续关注与探讨。
同样应当被关注的,是村民生活的变化。文旅热潮带来了收入与就业机会,也为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部分村民也反映,随着游客日渐增多,街头巷尾的劳动场景被频繁拍摄上传,原本自在的日常变得更为公开化,个别人感受到一定困扰。尤其在旅游旺季,部分区域夜间活动频繁,生活节奏与空间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扰。不过,也有村民选择将自家房屋出租,从中获得收益,他们认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也需要考虑社区居民的实际感受与参与意愿,毕竟他们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