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2022.10
在杭州市拱墅区和睦街道,参加社区开设的兴趣班已经成为很多老人的日常,今天安排的是书法班,教室里整齐摆放着十二张白色桌子,立式空调被调到合适温度,阻挡了户外的炎热,正在练毛笔字的几位老人在自己的桌子上展开宣纸,纸旁是临摹的字帖,他们就这样一笔一划,将字帖上的中国古诗词化为独具个人特色的书法作品。书法班的老师臧复和已是八十岁高龄。他也是和睦社区的居民,中国美院书法专业科班出身的他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和睦街道社区老年人书法班的授课老师。
老人在书法班练习毛笔字
这种以兴趣为导向,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课程是和睦街道养老服务的成果之一。和睦街道常住居民2.1万人,户籍人口1.2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约4300人,占比近户籍人口数的36%,而70周岁以上空巢、独居老人又占到老年人数的1/4左右,“养老服务”自然成为社区工作的重点,而难点则是摸索出一套适合和睦社区的养老模式。
这里最早的养老服务就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可以开展活动的场所,服务尚未细化,更谈不上多元,2014年,为了升级社区养老服务,由政府牵头布局,给予社区财政支持,和睦社区投入150多万元,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伴随中心产生的还有一个新岗位“助老员”,为了解决再就业问题,担任助老员一职的一般是下岗工人,他们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买菜、家政等上门服务,和睦社区的居家养老设计开始进一步细化。但是随着老年人生理疾病的变化及其具体需求的多样化,光靠社区的力量显然不够,“我们需要护理康复等方面更加专业化的人才和服务,于是就引入了第三方社会组织,由它们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套餐服务。” 和睦社区居委会主任周呈说。
流动助浴车
社区的“流动助浴车”就是由第三方公司提供养老服务的典型,车内有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浴缸,公司会利用社会力量专聘护理人员,为高龄老人提供洗澡服务,针对一些失能老人,还会直接上门提供服务,每次服务前都要和老人或者其子女签署同意书,并收取合理费用,用来给护理人员发报酬以及维持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该服务已经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公建民营体系。
“引入第三方力量之后,我们政府也在积极引导它们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各类老人的需求。”周呈说。居委会工作人员深入各家各户,了解老人具体情况,比如哪家老人是独居、哪家老人患有重症等。如果有这些情况,则被归为重点关照人群。此外,居委会还会调查社区每位老人的受文化程度、以前的工作性质、现在的具体需求等,并据此提供资源。和睦社区老年人的特点是大部分都是国企退休人员,对集体生活有一定的感情和依赖性,文化水平较高的老年人对精神文化产品有突出需求。抓住这些基本特点,居委会从原来的单一场景出发,开拓出“乐养中心”、“阳光餐厅”、“阳光客厅”等场景。
李凤珍和邻居一起在阳光餐厅就餐
82岁的李凤珍是和睦社区的独居老人之一,六十年代开始接触医务工作,负责五官科,后来长期从事征兵体检工作,“当时就跟流水线样的,没有休息”。因为当时检查五官所用的灯光仪器对眼睛伤害很大,落下病根,导致她晚年患上了一种叫“黄斑变性”的眼疾,而社区的适老化服务减少了她生活的不便之处。“我看不了手机(屏幕)的光,不能用手机,像是扫码、做核酸、预约上门服务这些我可以用身份证或者市民卡,平常在社区还可以和邻居一起打乒乓球,交流一下怎么保持身体健康,还是很不错的。”李凤珍说。
去年,和睦社区获评首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它的居家养老探索之路其实是杭州各个社区的缩影,也是中国老龄化深化的体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近2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在此背景下,和睦社区靠自主探索走出了适合自身的养老模式,未来它还会往“智慧”方向发展。借助技术的力量,让享受居家养老真正成为老年人触手可及的服务。
图文丨詹冰倩
排版丨石雯霜
2023.08.14 13:45
30
2023.10
30
2023.10
30
2023.10
2023.10.17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