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3.08
锻造出一窑合格的陶器,唐家龙需在超过1100度高温的陶窑前苦熬17个小时。
添烧柴火,严格控制空气的接触,烧窑意味着时刻保持神经的紧绷,唐家龙常常要盯着一汪炉火,工作到眼干唇裂,但在最终的器物初见天光之前,一切的结果仍是未知数。
“我就像碎瓦一样,技艺不精湛,常常失败,只能通过自己不断努力来弥补。”谈到自己制作陶器的过程,云南省普洱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唐家龙笑着这样调侃自己。
唐建龙所建立的瓦渣兄弟陶艺馆(王旭琛 供图)
然而,正是这位黑瘦的匠人,一头扎进了低矮的窑室里,靠着自己的探索与坚持,实实在在地走出了一条文化传承,创新致富的先路。
功夫深处,碎瓦也能淘真金
瓦渣,即无用的碎瓦,这便是唐家龙对自己的形容。
作为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瓦渣兄弟”手工制品的创始人,唐家龙与他的哥哥凭借着一手精湛的制陶工艺,在当地早早打出了名头,相关陶器产品甚至走出了云南,走向世界各地,即使疫情期间,也还有外国买家会从上海送来订单。
可在三十岁之前,唐家龙甚至从未学过如何制作陶器,甚至也没考虑从事相关的工作,是一个制陶领域的 “瓦渣”。
店铺门口“瓦渣兄弟”的印章(王旭琛 供图)
“在三十岁之前,我学习的是酒店管理专业,在昆明工作了很长时间,也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唐家龙仍然颇有感触,2014年,当时已成家立业的他,却选择了暂别同在昆明工作的妻子,来到了普洱市宁洱镇的那柯里村与哥哥一起拾起了刮刀和转盘,与泥土与炉火终日相伴。
工作中的唐建龙(王旭琛 供图)
说起回到宁洱,唐家龙将其归因于热爱与机会,“我当时很喜欢那柯里这个地方,也觉得那时有个很好的机会”。彼时,思小高速公路已通车,而伴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普洱市茶叶贸易与咖啡贸易的繁盛为陶器产品市场在需求侧与运输过程两个方面亮起了绿灯。
可闯出一片天地仍需硬功夫,尽管出身于陶器制作世家,半路从业的唐家龙仍需要从头学习。最早从销售干起,他一点点地摸索着陶器制作与相关产业的门路、知识与经验,不断积累与思考,找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唐家龙发现,以旅游业著称的普洱却缺乏为民众(尤其是游客)提供陶器制作体验的服务。
成功抓住这个机会并深耕数年,唐家龙赢得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拥趸,与此同时,唐家龙也不忘自己“瓦渣”的不足,选择 “一头钻进陶窑里”,不断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制陶技艺,研发新的技术。而正是凭借着这一体验服务所积累的客户资源,唐家龙两兄弟相关陶器定制的业务也发展迅猛,小店每日接待游客百余位,年营业额一度稳定达到了80万元。
唐建龙店中出售的陶艺品(王旭琛 供图)
磨砺创新,从无有间开新路
在唐家龙位于茶马古道旁的小院里,堆积着小山一般的陶制罐缶,或颜色斑驳五彩,或形制残缺不全,这略带凄美的景象,见证了唐家龙制陶工艺的不断突破、创新。
“陶艺是瑕疵与不确定性的艺术。每一件产品在出窑前你都无法判断它的结果。” 唐家龙这样描述陶艺的特点,但也正因如此,陶艺也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突破、新奇与创造。
唐建龙院中制作失败的陶器(王旭琛 供图)
但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反复磨砺,苦中作乐。从周一到周五,唐家龙就关在家里制作客户的订单,从捏塑、雕刻到烧炼,从早上六点一直工作到星光满天的深夜,而到了周末,他回到院子里带着前来体验的客人们做一些泥塑,可遇到游客少空闲的时候,他仍然捧起一握泥土,捏着刻刀,埋头做起一些自己的小玩意。妻子抱怨他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唐家龙也不反驳,只是笑着说:“就是对这个事情爱的要命。”
唐建龙为自己制作的陶艺品(王旭琛 供图)
上门提货的客户如此评价对唐家龙的印象:话不多,脾气很好,很爱琢磨。客户尤爱雕琢莲花的陶器,唐家龙就照着莲花进行写生,从莲蓬、带刺的藤蔓甚至到活动的莲子,做得栩栩如生,颇具新味;不光自己琢磨,唐家龙也坚持不断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学习,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唐家龙作为学员参与了由云南省文产办主办、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开设的云南特色工艺创意设计高级研修班,以及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设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培训班等一系列课程并成功结业。
唐建龙的结业证书(王旭琛 供图)
正是凭借着多年的探索与苦练,唐家龙创造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特质的陶器作品,“瓦渣兄弟”也在2019年一项有关“全国最具艺术风格的土陶”的竞赛活动中获得全国赛区的亚军名次。这一磨砺而出的“创新劲头”,不仅让他在艺术上有所突破,也在疫情中为唐家龙赢得了来自台湾甚至是新加坡的订单,帮助小店度过了难关。
唐建龙所获奖项的证书(王旭琛 供图)
传承责任,留住乡愁与记忆
来自宁洱镇般海村,唐家龙自小生活在陶器匠人的村落,般海村村民润云贵在接受采访时曾说道:制陶技艺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可能已有百年历史了。
唐家龙的祖父与爷爷辈人均为陶匠,而同样走上了这条道路的他,格外重视陶器技艺的继承与传递。经过反复的申请,他于2023年通过了批准成为普洱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一直在尝试将这一技艺发扬传承下去。
店内顾客自己动手制作的陶艺品(王旭琛 供图)
但伴随着现代生活的冲击,这一承载着村寨历史温度与记忆的技法正遭受着的挑战。“村寨里有关传统的制陶的技术在精细度仍存在着一些瑕疵”,唐家龙说,“并且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长时间跟你学习,总想着学一年就自己就出来单干。”
目前,普洱政府已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推出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例如为相关匠人提供补贴,围绕旅游景点为特色文化产业方面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政策等优惠等等;匠人们自己也在不断思考,如何留住新鲜血液,如何将这一古老的技巧加以改造以适应当下的生活。唐家龙似乎已经摸索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路,通过将陶艺与旅游体验等产业结合的方式,瓦渣兄弟不仅“淘泥成金”,也使陶艺重焕生机。在当下,唐家龙并未停止摸索,他即将在磨黑等地开设新地,招收学徒,并从利用互联网平台走出自己的下一步。
等待制陶的游客(王旭琛 供图)
在政府的帮扶下,在如瓦渣兄弟等一代代匠人的努力之下,陶艺,这一古老的技艺得以保持它的生命力与能量,为当地的民众不断带来的财富与机遇的同时,也让村寨的记忆与乡愁有了寄托。
虽为碎瓦,但千锤百炼,仍得真金, “一头钻进陶窑里”的唐建龙用汗水与心血走出一条致富新路,不断谱写着属于“瓦渣兄弟”的一段佳话。
文字|王旭琛
排版|王子露
2023.08.14 13:45
30
2023.10
30
2023.10
30
2023.10
2023.10.17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