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024.01

「清新书院」系列活动回顾|G. Thomas Goodnight:人工智能、人类文明与新闻传播

来源:清华传媒评论 作者:清华传媒评论

10月30日至31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清新书院·国际名家讲坛”与“清新书院·学术研讨会”先后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顺利召开。美国南加州大学著名学者G.Thomas Goodnight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两场学术交流活动并同学院师生展开深度交流,并就人工智能、人类文明与新闻传播等议题进行了学术报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杭敏、院健康传播硕士项目主任陈梁、院党委研究生工作组组长陆洪磊、院党委研究生工作组副组长陈爽、院外事办公室主任李成章出席活动并参与交流。

图片

清新书院·国际名家讲坛

全新世与人类世:新闻业如何参与人类文明新纪元叙事

10月30日上午,“清新书院·国际名家讲坛”活动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举行。本次国际名家讲坛邀请了美国南加州大学G.Thomas Goodnight教授作题为《新闻业与人类文明(Journalism and the Anthropocene)》学术讲座,分享了他对新闻业如何参与人类文明新纪元叙事的看法。本次国际名家讲坛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研究生工作组组长陆洪磊助理教授主持,院外事办公室主任李成章老师出席活动。

图片

陆洪磊老师作开场介绍

本次讲座主要探讨了新闻业、人类世与人类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地理学家普遍用人类世(Anthropocene)和全新世(Holocene)两种方式定义人类目前所处的时代。全新世是指末次冰期之后,1.17万年前至今的一段温暖的时期(Warming Period)。而在2000年左右,许多学者指出有种种迹象表明人类活动已经对地球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如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系统性进行对生命、矿物和化石燃料资源的开采),并提出“人类世”是一个新的地质时期。此后“人类世”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自然科学文献中并与地球环境变化“大加速”(Great Acceleration)联系起来。“人类世”希望新闻业能重塑对人类进步的主要叙述,更改对国家环境承诺的元叙述,以及对人们担忧日常生活的微观叙述。

图片

G. Thomas Goodnight教授作学术分享

G. Thomas Goodnight教授首先对“人类世”阶段的新闻传播与通信交流之概念、定义进行了讨论与拓展。G. Thomas Goodnight教授强调,通信交流是一个广泛、深远且日趋复杂的话题。现如今,有约70亿人生活在地球上,假设每人每天只进行10次交流,加在一起的沟通总量也会达到惊人的700亿次,仅需一周,全球人类之间就会产生逾5000亿次通信——这还不包括其他不同物种之间的交流。

据此,他指出,新闻通过叙事满足观者的好奇,而记者则有必要明确一点:在地球与人类社会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海量交流活动带来的数以亿万计的附属信息产物,到底怎样的故事才真正具有报道价值与叙述必要?G. Thomas Goodnight教授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应了解这些变化从何而来、又将意味着什么。当混乱与复杂成为时代特质,人们更需找到有效组织起传播、沟通与互动的整体性方法。

G. Thomas Goodnight教授还阐述了理解传播概念的广泛性的关键意义。他表示,在以往,传播曾被定义成两个人或几个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而如今,这一概念应当被更广泛地延伸到各个物种之间:我们如何理解猫的情感,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当今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感知与倾听其他事物的心声,而若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理解何为“智慧”。他认为,智慧是交流的必要前提,然而它并非人类独具的大脑机能;智慧分布与存在的方式多种多样。正因如此,当下的传播学者有必要将关注重心从个体转向群体、从微观转向宏观、从单一物种人类转向全球共存的生命体之上。

讲座同时还对“人类世新闻业”中能阐明生态文明进步和地球关怀的七种新兴载体展开了探讨,并同时提出了记者批判并对抗宏大乌托邦叙事和反乌托邦叙事的策略。

图片

国际名家讲坛现场

清新书院·学术研讨会

学科互动中的技术交叉: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的未来

10月31日上午,“清新书院·学术研讨会”活动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举行,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杭敏教授主持,美国南加州大学著名学者G. Thomas Goodnight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并作主旨发言,企业家J. Russell Goodnight、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健康传播硕士项目主任陈梁副教授、院党委研究生工作组组长陆洪磊助理教授、院党委研究生工作组副组长陈爽助理教授以及来自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参与研讨。

图片

杭敏老师作开场介绍

本次研讨会以“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的未来(AI Predicts the Future of Communication. An Energy Turn?)”为主题。首先,G. Thomas Goodnight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人们正生活在技术革命的进程当中。传播的方式曾先后遍历“人际对谈”—“群体互动”—“光影媒介”—“数字服务”的种种浪潮,而如今,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催化力量,正在改变我们所熟知的一切:人工智能与能源,这两个关键词共同构成了现代语境下的传播互动发展趋势。

图片

G. Thomas Goodnight教授作主旨发言

人们或许对Chat GPT的强大信息收集、处理与反馈功能有了深刻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工作生活的技能,但当能源相关问题已初具构筑未来传播前景的潜力,基于此的深层思考却尚未形成。能源、通信设备与基于此开展的种种传播互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石油、化石燃料与天然气将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接下来十年的通信发展?若技术成为时代主流,那些并不具备技术获取条件的人们的平等权益又该被如何保障——据此G. Thomas Goodnight教授提出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世界的确正在被人工智能改变不假,但这也确实向那些甚至没有用电条件的人提出了更多难题。而这些都是传播学研究学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研讨环节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梁副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接管人们的工作,这不仅导致了工作机会的切实减少,也带来了许多由日渐加深的技术鸿沟延伸出来的不平等问题及隐私道德困境。不过,他同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也为时代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机遇,而它更将对传播通讯的各个子领域产生生源的影响,而这一切也仅仅是个开始。陈爽助理教授在发言中分享了关于人工智能技术与心理学研究互动关系的学术感悟。她首先肯定了AIGC对于当前各领域学术研究的助益作用,但同她也认为,技术的不确定性与人工智能产生的数量庞杂的错误信息正在加剧人们对于网络内容真实性的担忧。陆洪磊助理教授在发言中分享了四川宝兴大熊猫的前世今生故事,并借此表达了日后将人工智能议题与基地实践调研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愿景。在场的博士研究生们也依次就AI虚假图片的信息核查、算法背后的道德约束、个性化广告和数据挖掘、智慧城市发展与人工智能自由意志等相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感触与思考。

图片

J. Russell Goodnight参与研讨

图片

陈梁老师参与研讨

图片

陈爽老师参与研讨

图片

陆洪磊老师参与研讨

图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袁越泽参与研讨

图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宋晶晶参与研讨

活动最后,G. Thomas Goodnight教授为本场研讨会作结。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或许正令现代传播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但如若人类能将自己视作自然的一部分——就像是一棵树或一株草,并理解自然生物是如何交流、如何沟通的,那么我们就能创造出一个更加理想的传播生活图景:在那里,我们自我反思、合作互信,在斗争中拥抱世界和生命的多样性。

图片

学术研讨会现场

供稿/排版丨倪若愚

审核丨陆洪磊 刘钊宁 林毓菁

图片


编辑:liu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