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2024.01

「学术之路」丨2023年新闻学院国奖获得者分享会回顾

来源:清华传媒评论 作者:清华传媒评论

学术之路

11月25日,本期“学术之路”分享会在文北楼206举行,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四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结合自身经历与学术研究感悟,围绕研究生阶段的学业规划、学术发展、导学关系构建等主题进行了分享,为同学带来了关于学习与生活等多个方面的珍贵思考。

IDEAS

要点分享

 

 

Zhu Hongyu

朱泓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2023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01

日常学习:以专业课程为本位

朱泓宇首先指出,在日常学习、撰文与项目申请过程中,传播与媒体研究者关注的核心应是本领域核心的专业课程与内容。

然而,传播学是十字路口,可以吸纳不同方向与领域的方法路径,传播学者应注重将自身研究嵌入到整个社会人文社科研究的方方面面,完全的媒体中心主义并不可取。因此,我们需把握、利用好跨学科的选修课,并通过个人兴趣爱好开拓研究视野。

02

学术训练:掌握范式,积极思考

在学术训练层面,朱泓宇同学认为,扎实的范式训练与运用基础对个人学术写作与未来长期发展大有裨益。写作之余,研究者同时仍需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与交流,借由从导师及同行处获得的建设性、批判性意见不断打磨自己的作品、优化学术轨迹脉络,以形成自身鉴赏与判断能力。

03

多重导向:归纳、演绎、拓展

朱泓宇同学强调,现如今单一领域可能存在多种导向:其中有议题导向、方法导向,也有价值导向。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但可能需要问清楚自己的领域究竟是何种导向,或者说:我希望自己在何种导向之下去做研究。打个比方,如果自认为是偏思辩的学者,那么是否能有更多的议题去拓展,能不能在价值导向上有更多维的思考,以及找到跟历史和理论对话的方法。通过这些思考,可以形成一个交叉关系,构建一个自己的学术版图。此外,“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意识对于自身在多领域的拓展深化以及问题本身的检验和突破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术研究中并不存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经验虽然有用,我们更应客观地认识到经验是如何产生的、它跟我当下的思考,我的所作所为有没有关系,以及它能否给予我们有效指导。”

 

Liu Yutan

刘钰潭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2022年、2023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01

早作规划,朋辈互通

刘钰潭在分享中提到,规划学术最重要的就是提早定下目标,一定要知道自己擅长哪些路径:无论是方法、理论还是应用。我们不仅要重视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也要重视同辈的力量。因为同辈很有可能经历过相似的困难、有同样的经历,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

02

减少内耗,打造自身独特价值

学术研究需要耐心和恒心。从确立选题到真正发表,这中间是一个漫长而坎坷的过程。刘钰潭认为,我们对任何一项研究都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努力塑造自己的独特性。

03

拒绝内耗,心态>比较

谈及心态问题,刘钰潭强调,不论是硕士还是博士的同学,都千万不要将自己与其他人盲目对比。不论研究顺利与否,都一定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并放平心态。

 

 

“新闻传播学帮助我们更好地体察世界,把握信息流动的规律,我们每个人更应该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导师多多交流,深耕下去,创造更多的研究成果。”

 

Yang Pengcheng

杨鹏成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2023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01

在尝试中明确方向

杨鹏成分享了自己本科以来在志愿公益、社工和文创产业等各方面做的各项尝试。他表示,在这一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自己曾经历许多关键的人生的转向,并最终确立了以学术为职业的人生发展道路。他用“提纯”来概括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在尝试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之后,逐渐发现哪些事情真正适合自己,哪些是自己真正喜欢、愿意去做的;而哪些又是我们能做,但并非内心索求的东西。

02

主动开放,拥抱机会

杨鹏成认为,“开放”和“主动”是学术研究探索道路中所必备的两种品质。

他指出,虽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在做研究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价值倾向,但我们也应广泛吸收其他领域的宝贵经验,积极了解其他方向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学术成果及思路方法。正是在这样一个不同思想交汇碰撞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更加坚定自身的方向选择。

03

把阅读写作当成生活方式

在杨鹏成看来,做学术本质上就是阅读、写作和交流这三个过程。

只有不断写作,才能越来越热爱写作——这是一种相互递补、而非先来后到的关系。而阅读则是对写作的一种补充,沉浸式阅读下的系统性的思考在很多时候可以促进灵感的迸发,在此基础上的写作又能回过头来增强人的信心,这样就能达成一种较为健康、正常的反馈循环。

 

 

“我认为新闻传播学的许多议题是难以通过学科的内部视角来解决的。我们往往要立足社会现实,从问题出发,借助更丰富的学术视角和理论资源来展开研究。所以对各学科保持开放心态,对于真正想要进入学术之路的人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Liu Yongliang

刘勇亮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2021年、202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01

国际传播研究体会

分享一开始,刘勇亮首先回顾了自己在国际传播领域的研究经历。从2019年至今,他先是围绕国际传播的话语、制度还有实践来开展论文写作,后又结合自身语种优势与兴趣倾向开始了对国际新闻史的关注。

目前,他正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相关项目导师合作,重点关注虚假信息与信任相关议题的研究。

02

学术之路从写开始

刘勇亮同时强调了学术想法落到笔下的重要性。无论何时,不怕试错、真正落笔开写都是最重要的。即便短期内无法发表,这些文章也能成为难得的学术积累。

对于硕士同学而言,在刚开始一个领域的研究的时候,可以通过课程论文和写作的结合不断完善、打磨文本,从而达成最终顺利发表的目的。

03

把握研究方法本质

在对方法的阐述中,刘勇亮同学表示,无论是计算分析还是人工研究,究其根本都应服务于研究问题。一个值得被研究的问题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研究方法是最重要的。

04

读博是一个生活方式

读博更多的是一个生活方式和职业的选择。如果尚未做出决定,那么不如跳脱出学术视角,将眼光放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以新闻学院的同学为例,硕士毕业后无论是继续学术,还是服务公共部门或从事新闻媒体行业,都有许多路径可选。对此,刘勇亮给出的建议是: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到最舒服的、最感兴趣的领域。

 

“生活不只是学术,人生也是旷野。当你做出决定,就一定要把精力集中于一点,而非将时间浪费在思考和焦虑之上。”

 

撰稿|倪若愚

摄影|林毓菁

审核|陆洪磊 刘钊宁 林毓菁

 



编辑:liu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