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024.01

大篷车课堂最前线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远航鞑靼海峡参与考察

来源:清华传媒评论 作者:文三妹、朱益孝

9月1日,20名清华北外学子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希光老师的带领下,从清华园启程,经27小时的火车车程后从抚远到达俄罗斯,开始了为期两周全程两千多公里的考察。乘坐着“西伯利亚苔原号”考察船,在阿穆尔河沿岸的贾里村(Jari)、特罗伊茨科耶村(Troiskoye)里,新闻学院师生调研了跨境民族那乃族(国内称“赫哲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用实践验证了李希光教授在摇晃的船舱里讲述的新闻学 “行万里路”的意义。

图片

学生在阿穆尔河岸边和那乃族合照

01

  初访边地:那些远去的人和时光

9月2日,师生团抵达哈尔滨,李老师在中俄文明交融的索非亚大教堂广场的露天咖啡店,为学生们讲述了“边地民族的宗教信仰与入土中原”,师生团提前体验了在阿穆尔河森林沿岸受蚊虫叮咬的考察生活。之后,师生们前往金上京博物馆调研女真族历史和中蒙满俄历史与文化。

在中国的东极抚远,新闻学院的同学们考察了中俄两国共同管理的黑瞎子岛,以及原俄罗斯驻黑瞎子岛哨所遗址,亲身体验了新冠疫情之后开放不久的中俄跨江跨境轮渡,深刻感受到了跨国跨江的人流、物流所面临的挑战。

在哈巴罗夫斯克,同学们考察了北方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两座跨阿穆尔河大桥。早年在北京留学的俄罗斯“中国通”吉玛(Дмитрий Дима),为师生团回顾了十月革命后的远东共和国时期,那时阿穆尔河是俄罗斯与西方和日本争夺的战场。

图片

师生在阿穆尔博物馆前合照

在阿穆尔河上,师生乘坐的考察船靠岸到达贾里村(Jari)时,那乃族人们已经等在岸边,用满族人所熟悉的跨火盆仪式,手举柳树枝,师生从柳枝下穿过,可以祛除灾害。随后,大家在那乃文化中心,师生学习了鱼皮衣、刺绣和木工制作。

图片

师生和那乃族人合照

02

路上课堂:青年新闻人的磨练与成长

在旅行课堂中,同学们聆听了李希光教授主讲的“道统与行走书院”、“回到未来与第二个结合”、“边地民族的宗教信仰与入主中原”、“从独家报道小平同志看主流媒体的担当”、“行记与新闻写作”、“宗教信仰在外宣中的重要作用”等主题讲座,并将每日的见闻、采访、感悟记录在日记与报告中。无论是在大巴上、船舱里还是博物馆里,李希光老师随时随地对同学们就每天的采写内容、笔记和日记进行“师傅带徒弟”般的辅导。此次考察结束后,每个学生都将写出一篇有主题、有深度、有内涵的一手调研报告或纪实报告。

图片

李老师在船底餐厅上课

“我不懂俄语,采访遇到很大困难,作业很难写”,清华大学马昆同学说道。和马昆同学一样,大篷车课堂的同学们都感受到,随着考察和上课任务越来越繁重,需要记录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睡眠和休息也越来越少。

图片

夜晚学生在甲板写作

考察船上只有22张床铺,同学们两人或三人挤在一间船舱里,船舱里没有热水洗澡。一位同学自嘲道“我们也变成了特别能战斗的民族了”。尽管天气寒冷、蚊虫叮咬,每天夜幕降临后,在考察船的甲板和小角落里,总能看到星星点点闪亮着电脑屏幕的亮光,清华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同学们裹着严严实实的防风衣写着笔记。

03

边行边唱:家国情怀与世界担当

此次大篷车课堂是自1999年创建以来的第32次。以“学在路上”的理念为指引,以清华大学学生为主的中外学生坚持用自己的双脚、双眼看见真相,用自己的思维去解读世界。一批批学生踏上古人的足迹,采用行记写作的方式深入边陲、迈向域外,“把新闻写在没有网络的大地上”,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自己的头脑,强健自身的体魄,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图片

师生在共青城野外密林考察

9月6日晚饭时分,考察船经过了维亚茨克耶村,这里正是周保中和他的战友金日成等坚持抗战的根据地。“虽然乘坐绿皮火车或风雨飘摇的小船是十分艰苦的,但是比起周保中在阿穆尔密林里的生活,我们是幸福的。”北京外国语大学贺培荣同学说。

图片

那乃族民族文化博物馆前的合照

供稿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篷车课堂师生

图片


编辑:liu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