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2021.06

只望前路,莫问归期

来源:清新国新 作者:谢铠璠 王俞欢

6月23日是贵州调研的最后一天。


在黔行之路的尾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一行11人在张莉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与当地师生在座谈会上亲切交流。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两校师生纷纷发表了自己参与国情调研的感受。



图片

山清水秀的贵州风光 谢铠璠摄


多彩贵州见证着传承与创新在新时代的交汇,厚重的历史与红色情怀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科技进程遥相辉映,又始终显得相得益彰。对于清华大学的同学们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来自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19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梅倩作为民大代表,全程参与了本次清华国情调研。在贵州土生土长,她也曾以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可是本次行程赋予了她崭新的视角来审视脚下的这片亲切的沃土。

 

回顾七天的调研,梅倩如数家珍:“在湄潭,炎炎烈日下我们在茶海观绿涛阵阵;在习水,我们站在青杠坡上向红军烈士们致敬;在女红军纪念馆,每一位巾帼英雄的故事都令人格外动容;在安顺,葱郁的药王谷从荒山到药山的蜕变仿佛还在昨天;在本寨,淳朴浓厚的囤堡民风跨越六百年的风霜雨雪,行走在消逝中清新依旧。”

 

往事如痕,旅途点滴历历在目。同学们在城市钢筋水泥的森林中穿梭奔波,探寻贵阳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高新科技公司与大数据服务城市化发展的可行路径;他们把足迹留在群山与村落,和湄潭茶农、红军后代、银匠世家、屯堡村民相谈甚欢,感念一茶一药总关情,一人一寨长相守。

 

在采访、交谈和写稿的过程中,这群多年囿于象牙塔的年轻人终于有机会身体力行地感知到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层、最原始、最真实的故事。那些书本里曾经艰深晦涩的理论、概念融入到了祖国西南的大语境下,同学们在田野调查与新闻业务实操中不断充实和完善着自己的知识体系。

 

清华大学黄思南这样怀念她的贵州之行:“我还记得在FAST天眼的那天下午,当我们真正用双脚在空中过道上丈量天眼的周长,和首席科学家、工程师们交流,我只觉得震撼,庞然巨物般的设备里又蕴含着那样多无比细小、精致、复杂的工艺和技术。如果说贵州随处可见山谷植被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那这些科学技术与设施,就是我们中国人创造的奇迹。”

 

如果不是一步一步走过这个体现人类创造力的奇观,不是一字一句记录所见所感,黄思南不会有如此细腻而真挚的感情流露。

 

同样来自清华大学的朱泽宇曾在四年前来到贵州塘约开展为期十一天的调研。那时他和同学们呆在一个小村子里,努力探寻和梳理中国西南山村的致富经。而这次不同,他的足迹遍布贵阳、遵义、安顺和黔南,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千百年的岁月变迁里发展出了兼收并蓄、各有特色的文化风貌,对于他来说,这是一种“全新且让人羡慕”的体验。


图片

朱泽宇分享调研体会 罗望舒摄


“四年斗转星移,我看到了贵州真真切切的发展。这次调研,贵州的乡村振兴、红色传统和科技发展让我感到惊讶和新奇,”朱泽宇这样感慨。


图片

交流会后留影纪念 贵州民族大学供图


在本次调研途中,总共有四名贵州民族大学的本科、研究生参与,他们与清华的同学形影不离,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同为新传学子,当以大地为纸,以镜头为笔,以我手写我心,任栉风沐雨、朝乾夕惕,纪录震撼人心的中国故事,传递铿锵有力的中国声音。



作者|谢铠璠 王俞欢

排版|谢铠璠




编辑:liu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