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3.08

象群北迁下隐藏的“领地”之争

来源:清新国新 作者:王子露

2021年4月份以来,一群在云南迁徙的野生亚洲象引发公众关注。它们从栖息地西双版纳一路向北,一度到达昆明市。在当地政府和民众的跟随庇护下,这群大象旅途顺利,它们到处闲逛、休憩的照片和视频引发了全球关注。而在人象和谐的背后,一些问题随之浮现,象群为何迁移?这隐藏着人与象仍然存在的“领地”矛盾。

图片

现居于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中的大象 图/臧林熙

随着人类活动的进程,亚洲象的固有栖息地遭到了破坏。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全国唯一保存面积最大、地球上分布最北的热带雨林,也是亚洲象活动的重要区域。历史上,亚洲象曾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的广阔地区栖息繁衍。然而,自周朝开始,由于人类捕杀和环境恶化,亚洲象由黄河流域南迁;春秋战国时期,分布北界尚在淮河流域;到唐代时已退缩至长江以南;宋代时越过南岭;如今只在云南省邻近边境的小范围分布。

20世纪60年代,为了进行经济建设,同时更好地让人民致富,当地推广橡胶种植,割裂了原有的植被版图。橡胶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其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橡胶林下甚至寸草不生,橡胶林的水流失量是同面积天然热带雨林的3倍,土流失量则是同面积热带雨林的53倍。而这仅仅是橡胶这一种经济作物的影响,在此之外,山林开垦、工业建设...都会对亚洲象的生存空间造成严重的挤压。20世纪80年代初,大象逐渐从云南德宏州、普洱市境内消失。

为了解决人象冲突,保护亚洲象,我国积极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事实上,我国野生亚洲象种群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300多头,足见其成效。但是,与此同时,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不够完善,保护区的面积不足且成孤岛状态,仍然是目前带来人象矛盾的原因之一。

图片

现居于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中的大象

图/林宇轩


随着种群数量增加,曾经生活在勐养片区的几个大象家族,有的发生分群,有的干脆离开了保护区。这一方面是因为保护区内的植被满足不了大象的迁移和觅食,促使大量象群在保护区以外活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亚洲象种群需要足够的栖息地空间。栖息地破碎化导致亚洲象种群呈孤岛状分布,降低甚至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致使亚洲象遗传多样性下降。而这种遗传多样性的下降可能会进一步降低整个亚洲象种群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带来难以预估的结果。

亚洲象与人类的矛盾归根结底是生存空间彼此挤压的结果,而这次15头亚洲象能够一路畅通无阻地北上,与当地政府和沿途居民一路为亚洲象“保驾护航”密不可分。专人跟踪调查、红外摄像机拍摄影像、APP预警...这些举措为减少人象冲突提供了保障,也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人象矛盾的根本仍未解决,继续推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人象交流的过渡区,是我们应当继续努力的方向。



撰文 / 王子露

排版 / 彭欣怡



编辑:liu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