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18.07

内地人在香港: 软红香土异乡人

来源:摘选自硕士生毕业论文 作者:何欣禹


摘要

本文聚焦在香港生活的内地人这一群体。作者通过为期四个月的体验式采访,深入香港寻访各行各业的内地人,试图通过他们的故事窥探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之际的发展与变化,为之增添一笔脚注。


引言


在香港这个岛上生活过的人,很少人觉得自己是天生的主人,因为所有人都是移民,只不过在不同时段移民而来。因为是这样一波又一波的移民的聚集地,它很容易使得一个只在这儿生活过一年或生活过九年的人觉得:嘿,这是我的香港。所以它有一种开放的、开阔的、包容的力量在,使得很多的外人一不小心就留下来了。

——龙应台


20178月的一天,我拖着行李箱从双层巴士上走下,迎面被滚滚的热浪裹挟。

在我眼前铺开的,是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740 多万人聚居于此。这是一个空气里交织着粤语、英语、普通话、闽南语、马来语的国际大都会,不同肤色的人们如沙丁鱼般穿梭在熙攘的街头。

正如龙应台所说,香港是一波又一波移民的聚集地。在其众多的移民构成中,内地人无异是最特殊的一群。内地人与香港人同根同源,却因历史等诸多原因又与香港人不甚相同。他们共同保留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烙印,但又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体现出文化价值观上的深刻差异。

世界金融中心、东方之珠、购物天堂……香港以其自由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健全的社会制度与法治,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内地人聚集于此。他们怀着对这个现代、浪漫国际化大都市的憧憬来到这里学习、工作和生活。数据显示,2007 年至2016年十年间,持单程证赴香港定居的内地人总数累计约达 44.6 万。这其中还不包括每年赴港就读或短期工作的内地人。

每个身在此间打拼的内地人都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但与此同时,也承受起钢筋水泥森林中的压力和疏离。繁华的香港并非全然是奶与蜜之地,高不可攀的房价、逼仄的居住环境、固化的产业结构、快节奏与高压力的工作方式,都是璀璨香港的另一面。除此之外,近年来在香港社会愈演愈烈的针对内地人的歧视与争论,也加深了内地人与香港人之间的裂痕。这些都使得部分内地人心生动摇,在两地之间纠结不定,其中亦不乏主动洄游至内地者。

引言

然而,即便如此,每年仍不断地有内地人涌入这个东方之珠,希望在这片包容开放的土地上落地生根,最终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随着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并赶超,这些内地人为什么还选择来到香港?曾经来到香港的内地人又经历过什么?他们会选择继续留下还是洄游至内地?在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之际,我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寻访在这里生活的内地人。我好奇,又忍不住想象,在一国两制框架下,这个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的香港究竟是什么样的?在这里,又发生过怎样精彩的故事?

1 客从何处来

1.1 赴港深造

谋学,是诸多内地人通往并留在香港的重要途径。在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求学时代,这些学子们背上行囊,一路南下,踏上了通往异乡的旅途。

1.1.1 十八岁的选择

2009年夏天,距离高考填报提前批及第一批次志愿截止时间还有半小时,正盯着天花板发呆的孙雨濛突然被爸爸从床上薅起来。

你要不把提前批志愿改成香港中文大学吧。

听到爸爸的建议,孙雨濛一头雾水。当年我高考估分很低,所以一表(即第一批次)也报低了。当时,孙雨濛第一批次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提前批次填报的是清华大学日语系。对于香港中文大学,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概念也没有。

彼时,港校正逐渐在内地建立口碑,争夺内地优质本科生源。这一切源于 1998年香港赛马会资助首批数十名中国内地应届高考生到香港就读。1999 年开始,香港特区政府允许内地学生来港就读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赴港读书就此成为香港与内地连结的一种方式。

之后几年,港校与清华、北大等内地高校的白热化人才争夺战常见诸报端。在当年提前批报考香港中文大学的黑龙江考生中,高考成绩排在孙雨濛前面的共有 23 个人。后来,他们全部要求退档。当时在黑龙江,大家可能对香港中文大学还不是特别了解,或者不愿意支付四年那么高昂的学费。

孙雨濛没有填报奖学金类专业,于是,在前   23 个人退档后,一个自费的名额就这样掉到了他头上。

所以当时不是因为想去香港,而是为了解决高考报考的问题,又恰好有这么个机会,就去了。

在得知要去香港读本科后,孙雨濛忐忑了很久。作为一个哈尔滨人,我从没想过这辈子会有机会说粤语,我也不爱看港片,对香港全无了解。然而未曾想,他即将要去到这个完全陌生、社会制度完全不一样的南方城市上学。

那一年,香港中文大学共录取三百六十余名内地学生,约占该校当年录取总人数的 5%,孙雨濛所在的经济系则有八名内地学生。

在做了一暑假的思想准备后,孙雨濛调整好了状态,慢慢对香港有了期待。到了香港,他的第一反应是:哇真繁华!和之前想象的一样。

站在星光大道,孙雨濛远眺对面港岛上林立的高楼大厦。我那时候就想,要是以后能到那片高楼里工作,哪怕是做清洁工,是不是都很牛了呢。

在孙雨濛的记忆中,香港是个友好的地方。他回忆起当时在街上问路,香港人那时还很热情,会停下来热心地给你指路,普通话讲得不好还会费劲地跟你解释,生怕你找错了路。

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孙雨濛开始了在香港中文大学四年的本科生涯,2013 年毕业后继续在中文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九年前的这个无心插柳的决定,让孙雨濛至今回想起来都认为是非常有远见的选择。

不同于孙雨濛,同样通过高考入读香港中文大学的付莎莎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她在读高中时便已打算赴港读本科。选学校、分析报考形势、准备报考材料和面试,在埋头备战高考的同时,她也像个申请留学的大学生一样,有计划地进行着每一步。

当时最想去的是香港大学,但是面试后没有被录取,就来了港中文。付莎莎略微羞涩地笑着说。

你挺有远见的,自己做了这个决定。我对她说。

没有吧,我只是比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港校国际化的视野与平台是她所向往的,她也一直很想去香港学习生活。2011年,付莎莎被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录取。但当时她最想读的本是中文系,没想到中文系的招录名额已满,她只好被调剂到经济系。

我真的没想到会从中文系调剂到经济系。付莎莎坦言,因为一直都很喜欢文学,直到大三上学期,她都还有转系的念头。不过后来迫于在香港找工作、生存的压力,她最终放弃了这个梦想。没想到现在做了与文学完全不搭边的金融,人生真是变幻莫测。

与这些十八岁的少年相似的还有刘沂铭。在香港学习的内地本科生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交换生。作为加深两地了解、密切两地联系的重要载体,两地高校每年都会互派交换生进行为期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的交换学习。

刘沂铭就是其中一员。2015 1 月,正在读大二的刘沂铭作为华中科技大学的交换生赴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传播系交换一学期。但在来香港交换前,她对香港完全没有概念——没有看过香港电影,也没有听过粤语歌,脑海里更没有设想过香港什么样。

当时是正好看到学院有这样一个交换通知,觉得是个走出来看看的好机会,一定要抓住,所以就来了,没有想太多。

结果,第一次来香港的刘沂铭就被光荣遣返因为不清楚香港的入境流程,没有拿粉签去办理签注,就在过关口岸被拦下来了。

于是,本应是在香港度过的第一晚,刘沂铭却和父母带着一堆行李箱坐在罗湖口岸啃着冷面包。香港在那头,我在这头。刘沂铭哈哈大笑。

不过幸运的是,香港城市大学为她办理了延缓入学。一周后她终于到校,同为内地人的室友非常贴心地带她办理各种手续。一开始对香港是很怵的,觉得生活会很艰难。但来了以后感觉学校的行政流程很清楚、不拖沓,室友也挺热心,顿时就放松了许多。

同样,也是这样一次无心插柳的交换,冥冥中改变了刘沂铭对未来的规划,让她萌生了想要在香港攻读博士的想法。2017 年本科毕业后,她再次赴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传播系攻读硕士学位,并在为来年申请博士做准备。

1.1.2 毕业离境

根据香港入境事务处的数据显示,2001 年,来港就读的内地学生只有约 1000人,之后每年不断增长。到 2016 年,这个数字变成了 1.89 万。不同于孙雨濛和付莎莎,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本科毕业后赴港读硕的学生。

2008年,香港特区政府推出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旨在吸引在港就读的非本地学生留港工作及在海外就读的香港学生回到香港就业。该就业安排没有配额限制,也不限行业,打破了毕业即离境的限制。这意味着,只要在香港修读全日制课程并取得相应学位,就有机会留在香港工作。

时间短、离家近、费用较欧洲美洲便宜、性价比高,是众多学生选择赴港读研的不二原因。毕业后的他们也成为留港内地人中的主力军。到   2016 年,通过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签证留港工作的人数达到了9289人。

2008年,王小旎进入香港浸会大学,攻读国际新闻专业财经新闻方向。当时我们本科一整个班几乎都去香港读研究生了,人特别多。王小旎说。

然而,第一次来香港时,王小旎差点失望。乘坐港铁东铁线从罗湖口岸出发,经过上水、粉岭等数站,王小旎和父母带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包到达香港浸会大学所在站——九龙塘。在地铁上,王小旎看着窗粉签是对香港入境事务处颁发的入境凭证的俗称。内地学生需要拿粉签去户口所在地的出入境管理中心办理多次往返有效的逗留签注(D 签)。在第一次进入香港时,同时出示粉签和港澳通行证才能成功入境。

外群山起伏,到处都是矮小破旧的平房。这真的是香港么?怎么和电影里的不一样,像个破破的小农村。后来她才知道,当时她坐地铁经过的地段属于新界,即香港的郊区。还好扳回来了一点。王小旎笑着说。不过,这也为她之后感受香港社会悬殊的贫富差距埋下了伏笔。

王小旎就读香港浸会大学期间曾在《南华早报》实习,因缘际会,实习还未结束,她便被报社领导推荐到一家新投资成立的财经类媒体。没有海投简历,没有送礼找关系。王小旎就这样顺利地找到了工作,留在了香港。

一开始来读研并没有想过要留在香港工作。主要是因为研究生第一年新鲜劲儿还没过,既然签证政策允许,我就想着可以留在香港先找找工作,没想到后来一切都挺顺利的,就这样留下来了。王小旎说。

一年多后,因投资策略调整该媒体解散,王小旎随后抓住了新华社驻香港分社的招聘机会,成功跳槽,一干就是 6 年。 2018 年时,到她已经在香港呆了近十年。

同样在香港呆了十年的还有来自黑龙江的赵磊。2008 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赵磊赴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并在毕业后顺利留港从事金融。他是网络社区港漂圈的创始人,这个曾在他工作之余为在港内地人分享好玩资讯的微博账号现已成为他全职经营的创业项目。

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政策之惠,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在香港留下。在新鲜感和未知的刺激下,迎接人生不同的可能。

2014年,杨晓嫣从武汉大学毕业,赴香港中文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她爱旅游、美妆和美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毕业前,她已经是武汉大学小有名气的网红来香港是因为读书性价比高,一年就可以拿到学位,并且我个人比较喜欢香港,东西文化交汇。我其实不太喜欢过于西式的地方。

然而,留在香港工作并非杨晓嫣的初衷。我很喜欢时尚杂志,所以想从事与时尚相关的工作,北京在这方面机会比较多。在一年的硕士学业结束后,杨晓嫣先到了北京找工作,但过程并不是十分顺利。在拒掉了一份带有北京户口的国企工作后,杨晓嫣又来到上海,最终如愿以偿入职了一家时尚杂志。

但后来我发现在那里工作能学到的东西非常有限。三四个月后,工作室琐碎的杂活儿令她感到失望。一次,她在朋友圈偶然发现有个朋友在香港卖保险,便萌生了兴趣。

当时也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但看这朋友做得挺有趣的,所以也想试试。香港保险业和内地不太一样,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也很想学点新东西。于是她辞掉了上海的工作,重新回到香港。

根据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杨晓嫣仍可以留港寻找工作。她很快考下保险从业牌照,通过保险公司考核,正式走上了保险从业者的道路。虽然长了张娃娃脸,但杨晓嫣留着干净利索的短发,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也很洋气。她的朋友圈永远都是丰富多彩的内容:旅游、美妆、美食、健身,甚至普及保险知识。在香港中文大学念书时,她也顺带做起了代购。如今,代购的收入已经能满足她一个月不工作时的正常生活开销。

虽然一开始没有想过要留在香港工作,但我在香港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这令我非常开心。杨晓嫣说。我挺喜欢也挺适应香港的生活的,虽然节奏快,但总给人激情,丰富多彩。

1.2 “专才优才

谋学之外,还有部分人通过输入内地人才计划


编辑:liuying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