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2022.10

和睦社区:老年人精神食粮的“供货商”

来源:清新国新 作者:于露

杭州市和睦社区乐养中心,几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正提笔凝神,用微颤的手临摹着毛笔字帖中的笔锋与神韵。


从2022年3月14日开始,每逢周四下午两点,中国书画课都会在社区乐养中心准时开始——84岁的陈岩定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堂课。


在陈岩定等一众学员当中,臧复和穿着一身朴素的蔚蓝色T恤端坐在房间中央,笔下是一首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手边是一套齐备的各式毛笔和一杯温热的绿茶。他是书画课的任课老师,也是生活在和睦社区的居民。


臧复和毕业于中国美院,主要研习国画创作,但在书法方面也很精通,因而社区着意邀请他来为心怀艺术理想的老人们教授书画课程。


在臧老师身旁,陈岩定笔走龙蛇间,书法大家赵孟頫的名帖《闲居赋》已如惊鸿落定,跃然纸上:有道余不仕,无道吾不愚。何巧智之不足,而拙艰之有余也!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身齐逸民,名缀下士......


文章作者苦于宦海浮沉,向往闲居生活,而正缓缓搁笔的陈岩定则已然退出了利禄的纠缠,真正享受到了作者求而不得的闲适与自在。


图片

正在临摹《闲居赋》的陈岩定


“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书法,但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一直没有机会好好学习,”陈岩定说道。在这样一个老龄人口占比高达33%的社区里,像陈岩定一样渴望学习的老人还有很多,而乐养中心多姿多彩的文艺课程则重新唤醒了他们心中对艺术的向往。


《“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强调,要积极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让更多老人享有更优质的晚年文化生活,面向老年人群体开展数字技能和文化艺术培训,切实解决老年群体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等问题。


而在和睦社区,老人们不仅能够跟着臧老师这样的业界专家学习书画技艺,还能学习太极拳、葫芦丝,甚至学到智能手机的简单应用和基础的亚运会英语。在这些课程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老人愿意走出家门,来到乐养中心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交游、学习,乐养中心百十平米的空间里总是回荡着老人们的笑谈和低语。


周三上午的太极拳课是陈岩定除书画课外最感兴趣的课程。“我了解了太极拳是怎么产生的、到现在经过了怎样的发展以及太极拳简化的过程,这些都是在课堂上学到的。”陈岩定说。


事实上,类似太极拳的一些文体活动并不仅仅停留于课堂,而是实实在在走进了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太极拳队,也有扇子舞队,都是居民自发组织的,”和睦社区文体宣传负责人蔡黎丽说道,“我们社区每逢节假日也会组织文体节目汇演或者竞赛,老人们也都乐在其中。”


蔡黎丽同时表示,和睦社区还会经常通过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邀请专业的文体老师来给居民们上课,同时社区与社区之间也能够通过统一组织的课程相互交流,成为一个互惠互利、互联互通的“大家庭”。


除社区安排的课程讲授外,和睦公园常常成为社区间、居民间沟通交流的场所,但杭州夏日灼人的暑热却令老人们更加偏爱凉爽的乐养中心作为休闲娱乐的活动地。

每天,陈岩定都会准时来到乐养中心“报到”——早上八点半来,中午十一点回,下午两点再来,五点关门时再回去——他喜欢看书,喜欢乐养中心琳琅满目的书籍,也喜欢与同龄人一起读书看报的氛围。


“别人家的孩子很早就上学了,可是我到了九、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念书,连课本都没有,看书的机会是很难得的,”陈岩定珍惜地抚摸着手中翻开的《信仰的足迹》,不由回忆起童年时对书籍的渴望,“所以有时间我都会选择过来看书。”


图片

陈岩定在读的《信仰的足迹》


据统计,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已有为老服务活动用房143112间,但相对于我国超过2亿的老龄化人口来说,还需持续推动构筑“居家、社区、机构”为闭环的街区式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积极为老年人培育精神园地。


和睦街道户籍人口约1.3万人,而其作为街区养老模式的先行者和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乐养中心自然不会是老人们唯一的“读书圣地”。


“为了满足老人们的精神需求,我们社区里还设置了‘和睦书阁’。”和睦社区讲解员吕小惠介绍道。一张长长的木质书桌、几把白绿相间的靠背椅、十数盏暖黄的明灯,在环绕书阁的原木色书架之中正如一捧厚厚的沃土,稳稳守护着老人们的精神之树日日长青。


和陈岩定告别时,正是阳光明澈的午间。他仰起脸向我们展开大大的笑容,笑意融于耀眼的阳光中,模糊了脸庞。


依稀还是那个16岁的少年,怀着忐忑来到陌生的杭州,却被橱窗里的书页吸引了目光——只不过他那时所向往的,此时正捧在他的手上。

排版:李柳莹



编辑:liu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