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2020.12

“全职太太值不值得提倡”是一个伪问题


近日,曾筹建起丽江华坪女高、帮助数以千计的女孩走出云贵山区的张桂梅校长,因为自己的学生做了全职太太,断然拒绝了对方的捐款,并且直言道: “女人要靠自己,不能靠男人” — —这也引发了社会对“全职太太值不值得提倡”这一问题的激烈讨论。

“全职太太”这一家庭分工角色是“男权社会的恶劣产品”,是一种“带有强烈附庸色彩的职业” — —这似乎已经成为一部分平权主义者的共识。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在原始部落的两性分工中,女性虽然不用外出狩猎,但也在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采摘、制陶等,所以此时两性较为平等。然而,金属工具带来的农耕发展对密集劳动提出了要求,也深刻地改变了劳动分工:女性被限于家务劳动,而男性负责主要的生产活动。随着男性在生产中逐渐登上统治地位,女性的家务劳动逐渐被去意义化 — —“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 — —这被恩格斯称为“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回到“全职太太”这一话题上,恩格斯所言的这种“失败”,就体现在当今社会部分女性没有“选择不做全职太太”的消极自由。部分女性,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女性,自幼就被抛入“成为全职太太”的流水线进程中,被剥夺继续受教育的机会,被剥夺了经济社会地位,被束缚在强势男权的控制下,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局限在一室之内。她们成为“全职太太”这一过程就是与独立和自由逐渐分离的过程,甚至她们可能都意识不到这一点 — —这是不可接受的、也是平权运动应当摧毁的对象。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全职太太”这一职业就不应被提倡、而应当被彻底铲除呢?这其实是一种肤浅且不负责任的观点。

如今,虽然部分女性没有“选择不做全职太太”的消极自由,但也存在部分女性具有“选择做全职太太”的积极自由。不可否认的是,出于兴趣、对后代的关心等等因素,有些女性以及男性自愿选择做全职太太或者全职丈夫,承担起重要的家务活动和教育工作。首先,倘若把主动选择做全职太太的女性通通打上耻辱的标签,这实际上是对女性权益的反向压迫。其次,无论男人或是女人,其本质上都应当是独立自由的个体;而局限于上述男女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我们往往会妨碍个体真正做出自由的选择。

因此,提倡全职太太这一职业未必是在给邪恶的历史糟粕招魂、批判全职太太这一职业也未必是在为平权运动添砖加瓦。实际上,诸如提倡或是反对“全职太太”这样的争论大多都是无效的语词之争,未能真正切中问题的本质。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方面,部分女性没有选择不做全职太太的自由,而做不做全职太太这应该由女人自己说了算;另一方面,由于可能存在的人身依附关系以及法制不健全等因素,全职太太们的权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包括但不限于稳定的经济回报等),其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的承认。

总而言之,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并不是陷入“全职太太值不值得提倡”这一伪问题的争论中自说自话;相反,我们需要关注的,一是保护女性有选择不做家庭妇女的自由,二是保护自由选择做家庭妇女的女性受到公正合理对待的权益。保护前者,需要更多像张桂梅这样的先驱,让贫困地区女童受教育,通过读书来创造自己的人生;至于后者,这要求我们不能把张桂梅的观点盲目上升,以至于上升到对全职太太整个职业的批判乃至污名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wu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