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2.10
2022年9月9日下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2022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周庆安院长代表学院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他解读了“清新学子”的内涵与意义,鼓励大家践行清华精神,投入专业研究,肩负时代责任,关心人类未来。
以下是周庆安院长在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全文。
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
亲爱的各位同仁,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2022年的金秋,注定是历史上一个极不平凡的金秋。在这个充满了期待的时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迎来了2022级研究生新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的120位硕士新生、36位博士新生,其中包括27位外国留学生和9位中国港澳台籍同学共同加入清新大家庭,我代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向各位的加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经过了两周的入学教育,大家对于清华和清新,都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成为2022级的清新学子将会意味着什么。
我们常常说,一入清新,一生清新。清新二字,首先是清华的清,这意味着你们将从清华精神的仰慕者,转变为清华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111年的清华大学,留给一代又一代清华学子的传统,不仅仅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而且是这八个字后面肩负国家使命、终生追求卓越的爱国奉献精神。选择了清新,首先就选择了认可清华精神,选择了践行民族使命。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注定和清华二字休戚与共,不可分割。
清新二字,同时也是新闻传播的新。这意味着你们将从媒介的使用者,转变为媒介的研究者。在今天的世界,媒介的变化,创造了一个更加细化和差异化的信息世界。研究者的角色转变,要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就需要你们以一种更加投入和开放的研究姿态,来理解学科,研究问题,探索答案。新闻传播的学者,是人文社科领域中最具有开创性、包容性和好奇心的群体之一。因为我们接触的内容、技术和对象,讲述的故事,每时每刻都是新的。
更重要的是,清新二字,还意味着你们将逐渐走上人类未来创造者的岗位。这个角色的转变,意味着责任、使命,更意味着现实和艰辛。现实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发展也未必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快。我记得1986年,在我小学的时候,老师们留了一篇作文,题目叫《2000年的我》。畅想2000年,我写的是我刚刚从火星基地回到地球,地球环境遭到了破坏,开始安装蓝色的空气净化器。现在想起来,这篇作文既有对现实的忧虑,又充满了对未来的空想。
转眼2000年又过去了22年,我仍然没有机会从火星上回来。我也放弃了从火星上回来的希望,变得更为现实。因为当全球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必须接受这个时代的所有美好和不幸,接受这个时代超乎想象的快,和意料之外的慢。我们要放弃理所当然,放弃空想,认识到黑格尔所说“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放眼2022年的世界,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冲突、对立大行其道,疾病、饥饿仍在肆虐,分歧和偏见渗透在媒体世界的许多角落。百年未见之大变局的根本,是我们面对无法从历史中找到的挑战,更意味着人类无法从历史中直接找到应对现实挑战的工具。当然,这也意味着,不管你们是否愿意,你我必将成为创造历史的一代人,而且要比历史上任何一代开拓者都肩负更大的责任。老师们的经验,未必能够帮助你们解决你们所面对的问题,但是我们的经验可以帮助你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解决掉制造问题的人。你们所应当拥有的,除了日新月异的知识体系,还有坚定的信仰和从容的身段。而这些,都可以在清新未来的几年学习生活中逐渐得到。
明天就是双节,我国第38个教师节,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团圆佳节中秋节。这彷佛在提醒我们,教育永远是一个让人们团结在一起,而非分离的事业。我们不但有教无类,而且在分享人类共同的知识,打造全人类未来共同的精英,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起承担。
而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师,我们深感这两个节日所承担的沉重隐喻。在古老的寓言中,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人类最终无法建成通往天堂的高塔。此时此刻,其实我们正站在巴别塔未修建完的高处。如果我们不能讲述真诚的故事,构建有效的传播,打造弥合冲突的媒介,那么我们就无法为未来的世界构建再一次繁荣的巴别塔。这个隐喻不仅属于某个民族或者某种宗教,也在时刻提醒我们传播的不确定性,提醒我们学习新闻传播的真正意义。
欢迎大家,节日快乐,新学期快乐!
谢谢。
排版 | 王昕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2023.08.14 13:45
11
2024.12
11
2024.12
11
2024.12
2025.01.03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