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3.08

踏绿海红土,感民心相连——新闻学院22级国际新闻硕士师生一行抵达普洱市宁洱县展开调研

来源:清新国新 作者:李慧韬

2023年7月23日上午,2022级清华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硕士项目团队抵达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市及宁洱县相关领导热情接待。时值雨季,重重水雾包裹着这颗西南山野间的“绿海明珠”。云山层叠,大雨时落,调研团队先后赴漫崖咖啡庄园、民族团结园、同心镇那柯里村等地,就普洱市宁洱县咖啡和茶叶产业发展、民族团结、非遗传承等工作情况展开深入学习调研。


所谓“千年茶韵,一城咖香”,普洱市不仅以茶闻名,同时也拥有一个多世纪咖啡种植的历史,凭借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降水丰沛的自然条件,培育着以品质出众的咖啡豆。“普洱咖啡”在2013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并于2020年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


图片

庄园中陈列的咖啡豆


“26年前,我的妈妈建立了漫崖咖啡场,在不通路不通电的山上种植咖啡;2013年,我们创建了中国普洱漫崖咖啡庄园。”普洱漫崖咖啡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张芮向同学们介绍了咖啡的起源、种类及其在普洱当地的发展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政府的积极推动和跨国咖啡企业的进入,普洱开始向规模化咖啡种植迈进。2012年,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正式命名普洱为“中国咖啡之都”;2022年,全市咖啡种植面积已达67.8万亩,产量5.42万吨,实现综合产值47.5亿元。而漫崖咖啡公司也从最初从事第一产业的咖啡种植,发展为集工业化生产、咖啡文化综合业态、职业技能培训等为一体的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同学们在庄园中品尝水洗、日晒等不同处理方式咖啡豆制成的现磨咖啡,并观看了虹吸壶咖啡冲煮展示。郭文青同学表示:“云南咖啡正在成为新‘网红’。这次参观学习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咖啡产业在云南当地的火热发展,也看到了沉浸式咖啡体验庄园与旅游业和文创业紧密相连的无限潜力。”


图片

师生们观赏虹吸壶咖啡冲煮展示

图片

调研团队在咖啡文化博物馆前合影


在咖啡产业之外,丰富多样又有机交融的民族构成是普洱的另一张名片。普洱下辖九个民族自治县和一个区,少数民族人数占全市总人口61%,在抗战和建国时期,这里就留下了“深入村寨作动员”的佳话。1950年,第一届“普洱区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召开,当地26个兄弟民族(含支系)的民族头人、首领、各界代表汇聚一堂。而为了纪念此次大会的召开,1951年,代表们按佤族的习惯剽牛卜卦,喝咒水盟誓,立“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于今日民族团结园所在地。


下午,调研团队驱车前往民族团结园瞻仰誓词碑并参观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听闻少数民族首领们深怀信任,辗转多地甚至步行翻越山岭,只为赴京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国庆庆典,朱益孝同学深有感触:“我国民族团结事业与解放事业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以真诚实干和正确指引感召引领云南不同民族;而少数民族人民亦始终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成为了民族团结的中心力量。这种民族团结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图片

调研团队瞻仰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


“我们廿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铮铮誓词铭刻于石碑,48位代表用汉、傣、拉祜三种文字签下的名字则承载着跨越时代的普洱民族团结风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


图片

调研团队在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前合影


坐落于同心镇的那柯里村则以回响千年的古道蹄声生动复现着民族团结的壮美诗篇。那柯里村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这里,哈尼族、彝族、傣族、汉族等多民族长年聚居,民族通婚率已经达到100%。


如今的那柯里早已从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化为游人如织的特色小镇。但在现代化和商业化的过程中,这里98%的经营者仍是本地原住民,茶马古道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则得到充分挖掘。调研团队在那柯里农民绝版木刻(国际)交流中心共同了解了绝版木刻的工艺技法。中心的长廊上挂满了学生和农民学员们刻制的作品,其中不乏并无美术功底却荣获普洱农民绝版木刻大赛一等奖的“农民画家”大作。农民群众在业余时间学习绝版木刻版画创作,为乡村注入文化动力的同时为自己增加业余收入,也让那柯里村获得了“中国农民绝版木刻第一村”称号。


图片

调研团队了解绝版木刻


沿着石板斜街深入村寨,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兴昌老师已经在等待大家的到来。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为调研团队详细讲解了普洱贡茶制作所涉及的祭茶神、原料采选、鲜叶凋萎、杀青、揉捻等11个步骤。师生们与其深入交流、听雨品茗。李兴昌老师一家世代居于普洱贡茶主产地宁洱县困鹿山,这里自清代雍正年间成为皇家御用茶园;2008年,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4年,李兴昌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图片

非遗传承人李兴昌老师讲解普洱贡茶制作技艺


邓诗晴同学认为,茶马驿站和那柯里村以“非遗”为基点,融合农文旅打造了独特的风情文旅产业,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非遗乡村提供良好的指导参照。“这让我对中国非遗文化有了更加深入了解,也更能体会到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晚间,师生在那柯里村的普洱传统饮食饭店那柯里心园品尝了“马帮菜”。马帮菜是古时马帮穿梭于茶马古道,在餐风宿露中形成的特色饮食,具有“食材信手拈来,可食用之材皆可成菜”的鲜明取向。2020年12月,马帮菜制作技艺被列入普洱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那柯里心园饭店的负责人赵毅则成为其市级传承人。


从醇厚咖啡到鲜野马帮菜,从民族交融到非遗焕活,师生们踏绿海红土,亲身感受着这片土地的文化传承内力与产业创新动力;感民心相连,在国情认知、新闻作品产出的强化锻炼中进一步理解与传扬民族团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未来几天,团队将在云南普洱进一步展开深度调研。



文 | 李慧韬

图 | 李慧韬 

排版 | 刘兆希



编辑:liu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