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3.08

“咖二代”如何为云南咖啡注入新活力

来源:清新国新 作者:朱益孝

“我从小在咖啡地里长大,但一直到25岁我才喝过我们家咖啡,还是别人做好给我喝的。”林润咖啡庄园主梅子回忆家庭三十多年种植咖啡的经历时说。


1892年,法国传教士在云南种下了第一颗咖啡树。1987年,雀巢公司开始将规模化咖啡种植引入云南,培养咖农,梅子的家庭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咖啡种植的。


即使咖啡树随处可见,但从前的云南咖农却很少有饮用咖啡的习惯。一方面,咖啡生长周期和加工链条很长,咖农对咖啡的理解仅停留在田间管理阶段,生豆成熟后直接销往雀巢等大企业收购点,经营方式单一。另一方面,咖啡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舶来品,当时社会没有咖啡消费习惯,产业也很不完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咖啡也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作为“咖二代”,梅子发现,中国消费市场已经迅速地形成独有的咖啡消费习惯。最早的时候,中国人是通过西式餐饮店的“赠品咖啡”了解到咖啡;之后,星巴克等大型连锁品牌塑造了连锁咖啡的口味;现在,越来越多小型精品独立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不仅仅关注咖啡产量,更关注它的口味、口感、品质以及原产地溯源。梅子敏锐地注意到,如果咖啡生产者一直原地踏步,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2015年以前,云南咖啡被很多咖啡从业者认为是廉价商业咖啡,一度被贴上负面标签。梅子说,在源头端上,很多咖农文化水平很低,有些连小学都没上过,无法理解诸如SCA(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精品咖啡协会)等复杂标准。有时为了完成采摘数量,未成熟的生豆都被采摘下来,影响了最终口感。在中间交易运输阶段,还有很多中间商利用渠道优势和信息差以次充好,影响了云南咖啡口碑。


2013-19年咖啡价格持续走低,尤其是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云南咖啡生豆收购价格一路猛跌,最低收购价仅10元/公斤,地方上经历了一场“砍树潮”。“即使种白菜都还能吃,种的咖啡没人要怎么办?”咖农一公斤咖啡豆收入还换不来一杯咖啡,很多咖农改种茶叶、橡胶、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以挽回损失。


咖啡产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升级。


“2015年,我们开始尝试去做精品咖啡。然后就发现,其实云南咖啡的底子是很好的,只要进行精细化加工处理,就可以提升它的风味品质。”于是,梅子从选择性采摘最成熟最优质的果实开始,2016年将第一批精品咖啡豆卖到上海著名精品咖啡店Seesaw,一天之内与公认的精品埃塞俄比亚咖啡豆都卖了50杯,打成平手,这一成果令人感到鼓舞。


很快就有感兴趣的咖啡交易商和爱好者千里迢迢地来到原产地,直接提出要以42-46元每公斤的高价求购精品咖啡豆。当时庄园还没有咖啡精细加工的能力,但在订单的催促下,梅子开始了庄园产业升级。


首先是脱壳和烘焙的机械化改造。咖啡豆是咖啡的种子,被外皮、果肉、内果皮、银皮四层所包裹。十几年前几乎所有加工流程都是人工,咖农们把咖啡豆放在竹筐,弯着腰在流动的河水里一清洗就是一整天,然后排着队用脱大米壳的机器脱壳,最后人工挑拣掉坏果,质量品质难以保证。


“精品化之后,每一个咖啡庄园都在升级。”梅子说,绝大多数咖啡加工环节很快被机器所取代:果皮处理完干燥之后会在机器中分离出所有品级不达标的小豆、碎豆,然后用重力分选机排除个头大但中空的豆子,最后用色选机去除破损、霉菌的瑕疵豆,极大减少了人力消耗。


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有限,很难突破全球咖啡产量总占比1.5%的上限。梅子认为,产业必须要逐渐转型和升级,融合第三产业,从而获得合理利润,最终塑造社会咖啡文化,形成可持续性循环。


今天的普洱,许多咖啡庄园还融入了第三产业,积极打造咖啡馆、咖啡文化馆,把吃住行融合起来。梅子的咖啡庄园,更是正在建设除了咖啡之外的普洱民风民俗、饮食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体验馆,为咖啡爱好者提供文化旅行选择。


图片

《给小朋友的咖啡书》以绘画故事的形式向青少年儿童传播咖啡知识,描绘「从种子到杯子」整个过程的科普读物 (图源:梅子)


“我们发现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咖啡知识,我们就干脆出了一本绘本,然后发给农户的孩子们。”梅子希望,与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学习咖啡知识的80后、90后“咖二代”们不同,从小读着咖啡相关书籍,很早就尝试自己冲泡咖啡的新一代的孩子们,未来将会接过父辈衣钵,为云南咖啡带来新的活力。



文字|朱益孝

排版|仲宇璐



编辑:liu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