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3.08
7月24日,清华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硕士项目调研团队继续在云南省普洱市调研。从普洱市博物馆,到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林润咖啡庄园,再到淞茂谷林下生物医药产业,在参访的过程中,同学们浸润在茶香、咖啡香、药香中,深入了解绿色产业赋能普洱高质量发展,创造诗意文明新城。
普洱市博物馆是今日调研的第一站,这里是普洱市14个世居民族物件和文化风尚的浓缩展示,也是千年普洱茶文化的剪影。在民族历史文化展厅,傣家竹楼、拉祜族芦笙、佤族史诗《司岗里》等……边地多样的文化星火共同讲述了普洱市的多姿民族故事。
普洱是澜沧江流域种植茶叶的中心地区,普洱茶的历史与普洱的历史在漫漫时间中逐渐融为一体。在普洱茶博物馆展厅,从野生型古茶树到现代化生态茶园,从茶马古道到普洱府历史变迁,同学们领悟着“普洱茶既是能喝的文化,也是活着的古董”。
同学参观普洱市博物馆(图源:扶威)
第二站同学们来到了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左手咖啡右手茶”是普洱人的日常生活。“饮用咖啡,不仅是享受咖啡的口味,也是在品尝咖啡的产地、历史与故事。”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理想的气候与海拔、热情勤劳的咖农、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为改善基因多样性的不断努力,使得云南的咖啡别具口感与风味。
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产量和农业产值占全国的98%以上。为服务咖啡行业,打造咖啡经济产业链,促进中国与世界咖啡交流,引领中国咖啡产业升级,云南咖啡交易中心成立于2014年7月9日云南咖啡交易中心成立,并于2016年12月29日更名为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建有一个咖啡交易总部、一个精品咖啡加工园区、三个咖啡集货中心、一个咖啡交割仓。在此,同学们了解到中国咖啡产业的历史以及云南咖啡产业如何构建并强化当地“精品咖啡”概念。当前,云南咖啡豆正处于精品化转型阶段。在参观咖啡豆物性检测室、咖啡杯测教室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云南咖啡所建立的高品质与可复制的操作模式。在国际评比中,云南咖啡豆精品率不断提高、精品评分的逐渐上升,意味着云南咖啡的不断崛起,成为了国货之光。
师生学习手冲咖啡(图源:熊珂)
随着咖啡市场的火热,咖啡人才的培养与咖啡技能提升成为行业刚需。据介绍,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2016年起开始开展咖啡培训,分为专业课和兴趣课两个板块,兴趣课面对咖啡爱好者进行入门培训,专业课主要针对咖啡从业者开展国际认证的SCA课程和CQI课程。
“云南咖啡是云南高原农业产业中最有启发性、最有代表性的作物。”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刘海峰说道。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云南咖啡的香气传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云南咖啡成为世界的焦点,中国成为了不可小觑的全球咖啡代表国。“咖啡在中国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未来如何掌握咖啡世界交易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将成为云南咖啡的下一个思考问题。”刘海峰表示。
师生在云南咖啡国际交易中心(图源:扶威)
青山掩映,白云悠悠,随后团队来到了林润咖啡庄园。映入眼帘的是一间木制咖啡屋,往来游客络绎不绝,或是随窗倚望风景,或是三两闲谈品赏咖啡,或是把玩打量着屋中堆放的咖啡豆。屋后是林润咖啡庄园的咖啡豆加工车间与种植基地。
林润咖啡庄园中的咖啡豆(图源:张莉)
庄园主名叫华润梅,她是当地的“咖二代”。在接手父亲的咖啡产业时,当地的咖啡交易基本以生豆贸易为主,价格低、利润低、信息差大、风险高,因此带来了咖啡种植人员流失、种植面积减少等问题。对此华润梅转向生产品质更高,利润空间也更大的精品咖啡。凭着个人对咖啡的热爱,华润梅主动学习外国的咖啡生产与管理技术,拓展咖啡售卖渠道并且创新咖啡售卖场景,主动寻找咖啡种植的新出路,带动了当地咖啡种植的复兴。
师生在咖啡豆加工车间与华润梅交流(图源:扶威)
在庄园主华润梅的带领下,如何从枝头摘下的鲜果,经过脱壳、分拣、分选、发酵、烘焙等程序,最终成为馥郁芬芳但又风味各异的咖啡豆的过程被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同学接着,同学们走入咖啡种植一线,面对一株株带着青涩果子的咖啡树,华润梅向同学们介绍了如何通过精细化的田间管理才能得到可生产精品咖啡的原豆。从咖啡树状态判断到果实采摘标准判断,每一个精细的步骤都影响着咖啡的风味。“当我们看到被天牛啃食过的青涩果子时,才意识到了种植咖啡的过程面对太多不确定因素的考验,每一杯咖啡背后都是咖农的智慧与付出。”陈晨同学感叹。
师生一行来到咖啡种植园(图源:张莉)
这家庄园经营模式中的创新思维和对国内同行先进经验的主动汲取触动了林宇轩同学。在此之前, 尤其是庄园主华润梅在意识到本地商品咖啡多年来一直原地踏步、前端种植人力成本高昂等问题后,开始主动探索利润空间更大的精品咖啡,并且定期邀请专家给农户培训,提供医疗服务,为农户孩子组织绘画活动等等。“作为从小在咖啡地长大的一代人,梅子切身体会到咖农的辛劳,因此想方设法为农户和社区的生活提供回馈。从梅子的咖啡庄园中,我们得以窥见一种更可持续发展的咖啡业态,或许在未来会具有更多的吸引力。”林宇轩表示说道。
最后团队大家来到了淞茂谷调研林下生物医药产业。雨后初晴,山间云雾缭绕,漫山中药呈现阶梯状,梯次增长,有石斛、茯苓、龙血树、鹿仙草、滇黄精等。所谓林下中药经济即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大力种植中药,将生物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不断促进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山泉水与富氧环境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据介绍,淞茂谷中药材种植基地共5000亩,其中种植面积3314亩,有石斛1294亩,滇黄精560亩,龙血树900亩,鹿仙草200亩,余甘子360亩。淞茂谷当前已种植5000亩中药材,山泉水与富氧环境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普洱淞茂医药集团总经理周正凤介绍道:“当前我们的中草药都是保留它原始的天然的生存环境,来保证药的自然生长和天然习性,真正做到纯正的品质药材。”
除了种植药材外,普洱淞茂医药集团已经建立起中医药全产业链,包括中药材存储、现代中药饮片研制、中医药实验室、中医药博物馆等。并且该公司也开设了淞茂中药馆,集中医治疗、中医养生、中医炮制、中医教育等为一体,宣传中医文化的同时,为大众提供丸、散、膏等多种中药剂型。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学习到了龙血树的药用价值与种植要点、鹿仙草特殊的生长环境、石斛的制药,并且品尝了黄精食疗与石斛花所泡的茶。最后同学们来到了淞茂中医馆,在望闻问切中,了解中医的魅力。淞茂谷林下生物医药还包括药材研发、药材加工,开放中医药馆科普中药以及提供医疗服务。
最让高一凡同学印象深刻的是淞茂医药集团这家公司的“慢”。“作为一家中医药公司,淞茂非常注重原生态下药材的生长,几乎不打农药,这种情况下生长的药材能够达到很高的品质,这也是淞茂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能达到30%之多的秘密武器,这也意味着漫长的生产加工周期与较高的成本”她说, “大道之本,等待与沉淀这也是中药的哲学。”
师生走入淞茂谷中药种植基地(图源:扶威)
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美育有机结合,普洱市将打造自身成为生态美、产业兴、文化昌的新城市。蓝天白云、碧水青山,在秀丽的云南,红色的土地不仅孕育着茶树、咖啡树、中药材,也孕育着发展的新生机。
深入产业、走进田间,今日清华团队在亲身实践中深入了解了新农人、新农业、新产业,感悟到了传统与现代交晖的力量。明日他们将继续出发西双版纳,探索森林公园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
文字|仲宇璐
排版|王子露
2023.08.14 13:45
11
2024.12
11
2024.12
11
2024.12
2024.06.14 10:02